第八十三章出殡

A+A-

    我又连忙将铁门关上,又往炉子中填了些柴火就回去了,躺在火炕上,我没有马上睡着,而是在想着事情。

    如果只从李大壮这几天的表现来看,就已经可以明李二楞的事情跟他没有关系,再加上当时从抗洞中发现李二楞尸体时,他的表情以及神态,都是而已证明这一点的,而且如果他知道李二楞在里面,也是不会同意他们拆开来看的。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那天没有外人来过,家中只有我们四个人,也就是别人是不可能接近火炕的,我和苏弈雪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有会做这件事情的人,就只有李大壮和他的老婆。

    退一万步讲,就算那天真的有外人来过,但有人从外面弄一具尸体进来,并且放入自己家的火炕中,绝对是不可能发现不了的。

    所以,我的分析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做这件事情的人就只可能是他们两个,只是还有一点是我一直没有想明白的,为什么在李二楞家人来兴师问罪时,吴媒婆会一下就知道他的尸体在这火炕里面呢?

    从这一点看来,吴媒婆肯定是一早就知道了什么,而之前我也过,如果村子中没有我们这些外人的话,是不会有人看出漏洞的,因为整个村子的人都相信她有真本事,那么她知道这个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这样以来的话,就让整件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了,如果事情是李大壮做的,那么他的动又是什么,难道是为了陷害自己不成吗?

    若是,这间事情是吴媒婆做的,虽然她的动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她一个念过六旬的老太太,又怎么可能将李二楞的尸体弄到火炕中,而不被我们发现呢?

    思来想去,事情还是回到了最初的原点,虽然已经知道李二楞的尸体是怎么进入抗洞中的,但我却没有办法确定,这件事情到底是谁做的。

    不知不觉中,我也渐渐的睡着了,早上醒来的时候,李大壮已经不在了,估计是下地干活去了。

    其实我最佩服的就是能起早的人,尤其是这些农村汉子,他们每天无论多晚睡觉,早上天不亮的时候都能起来,下地去干活。

    而最让我最为鄙视的,就是刚子这种人,晚上早早就睡,早上还起不来的人。

    深深的打了个哈气,见外面的天还没有全亮,我正要躺下再睡一会儿,而就在我刚躺下的时候,却发现在刚子的眼睛猛然的睁开。

    就见他在嘴边比了一个禁声的势,声的在我耳边道:“昨天晚上我其实一直都没有睡”

    原来刚子昨天其实并没有喝多,而是假装喝多了而已,甚至我去给炉子填火他都知道,知道李大壮下地干活去他才睡了一会儿。

    就在我想问他为什么不睡的时候,就听他:“昨天夜里,李大壮出去过一次。”

    实话真的是把握下了一跳,这两天的发生的事情太过诡异,不由得让我有些疑神疑鬼起来,但当我听到他的话后,马上就想起昨晚的事情,还有那扇在炉灶旁的铁门。

    于是我便狐疑了起来,他这大晚上的出去会是干什么去呢?莫非

    我似乎猜到了什么,如果李二楞晚上在出现,那么那个背后的人就是一定是李大壮,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几天过的十分平静,没有在发生什么事情。

    在这几天中,刚子和李晴则是借住在旁边的一户人家中,而我和苏弈雪又去找过几次吴媒婆,但不论我们怎么问,她对当年的事情都是闭口不提。

    这种平静一直持续了三天,这里的习俗是人死之后要停灵三天,今天正是停灵的最后一天。

    按理来三丫头死了,向我们这些外人是不应该参加出殡的,但李大壮去了我们自然也就跟着去了,除了吴媒婆,其他的人对我们的出现到也没什么。

    “你们几个人,我了多少遍,让你们离开这里,怎么就是不听呢?”这是吴媒婆看到我们之后的第一句话。

    听了她的话,我心中好笑,心这李家村是你们家开的不成?还是我们住这儿吃你家一粒大米了?你要我们走我们就走?

    但我却没有这样,而是看着吴媒婆道:“大壮叔人很好,在他们家住的这几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很显然是有人刻意为之,若是不查个清楚我们怎么能走呢?”

    其实这样也算是跟她杠上了,毕竟跟她一个老太婆吵嚷,怎么都会是我们理亏,但这样的话,却是更通人情,听我这样,她只是冷哼了一声,便没有在什么。

    接下来,就是三丫头的出殡仪式了,农村的出殡与我们城里的习俗有些不同,其实对于这个每个地方的习俗也是不同的,好比停灵一,有的地方是三天,有的地方是七天,甚至有的地上要停灵半个月之久。

    就在这时,李晴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她低声的在我们耳旁,对我们这关于丧葬的事宜。

    死者的入殓分为大殓和殓,其中大殓就是将尸体放入棺材中,在古代的很有讲究的,葬仪丧大记在死后的第三天,其实宗教的成分相对更多一些。

    选定好了入殓的时辰,再由死者的家人帮忙换上寿衣,按理来是要由孝子奉尸殓入馆了。

    若是在上海,入殓前还要有“走尸”的仪式,其实就是将死者的“”、“脚”、“腰”分别绑在其他人的“”、“脚”、“腰”上,并将死者的脚踏在那个人的脚上。

    由那个人带着死者在屋子中的各个房间里“走”一遍,最后来到厅堂之中,将死者放下来,再绑到椅子上,经过这一段才能入殓。

    之后才是送魂和出殡,送魂的时候,则是死者的家人拿着一面铜锣,在街上敲打,一边敲打,口中一边喊出死者的名字。

    我不知道李晴怎么会知道这些,但想必她应该是读过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对她点了点头,我便看向场中的吴媒婆。

    就见她先是让人,将三丫头的尸体从棺材中去了出来,在她的身上散了一些白色的粉末,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我猜测应该是些防虫的东西。

    随后,让人帮她换上了寿衣,但我却注意到他们并没有帮她穿上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估计应该是有特殊的寓意吧。

    之后并没有刚才李晴提到过的“走尸”,就见吴媒婆从米缸中擓了一舀子大米,泼在地上,然后让人将尸体放在大米上,带着她走上了几步。

    见状我有些疑惑,出殡我也见过,但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仪式,于是我就回头问他们:“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吗?”

    刚子也是一副大惑不解的样子,摇着脑袋:“不知道,我也从来没有见过!”

    旋即我又看向苏弈雪,就听她道:“这应该是当地一种独特的风俗,具体是做什么的我也不知道。”

    就在这时,李晴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这应该是大殓之前的一种仪式,我之前听过,有的地方相信,人死后很容易变成僵尸,僵尸跳着走,而且吃人的脑子,在米上行走寓意应该是让他们将双脚粘在地上,死后就不会变成僵尸了。”

    虽然不知道李晴的是不是真的,但见她一副真的模样,应该是没有在开玩笑,虽然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僵尸的存在,但每个地方的风俗却是不一样的,或许在当地就很信奉这一套呢。

    我看了一眼,李晴对她竖起一根大拇指道:“你知道的还真不少。”着正要回过头去接着看,就听到刚子的声音响了起来。

    “那你看看,我们家晴晴,那可是行走的百科全书!”

    看着刚子那一副装逼犯的样子,我气就不打一处来,要不是现在场合不允许,我不定就会给他一顿毒打,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做低调。

    当我再次回过头时,发现他们已经将尸体从洒满米的地上抬了起来,将尸体脚面上附着的米粒擦掉,才帮她穿上了鞋,最后才放在了棺材之中。

    将尸体放进棺材之后,他们并没有马上将棺材盖儿盖上,而是前来的村民,都上前瞻仰遗容。

    这个我倒是听过,于是就见一个个的村民从棺材前走过,每个人的脸上都表现出一副悲伤的样子。

    很快就到了我们,当我来到尸体前,仅仅看了一眼就走开了,因为尸体的死相实在是有些难看,脸色并不像李二楞那样残白,而是有些发青,估计这可能跟吊死有着一定的关系。

    看着一个一个的村民从棺材前走过,他们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是悲伤的,有的是有些缅怀的,也有的与我相同是惊讶的,他们在惊讶三丫头的死相。

    三丫头虽然算不得什么美女,但也算是眉目清秀,但死后变成了这幅样子,看起来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

    当所有人从棺材前走上一圈儿,这一项就结束了,李晴之前对我们过,其实现在所做的这些都不算是出殡,只是大殓,在大殓之前的收敛也称为殓。

    紧接着就见,三五个大汉将一个厚重的棺材盖儿抬了上来,只听到“咣当”一声棺材盖儿就被盖上了。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九月,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在古墓之中,她一个人便将棺材盖儿掀开的场景,这得多大的力气啊!

    随即有想到了她不止一次救我的场景,心中便有些想念起来,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没有看到她了,不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公司的事情有没有处理好。

    “封棺了!”

    就在这时,苏弈雪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我才回过神来,见她正盯着前面,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发现几个大汉正用三寸多长的棺材钉,拿着锤子往棺材上钉呢。

    我知道这个是很有讲究的,封棺材的时候,棺材钉钉的不能太死,也不能太松。

    不能太松是因为,不让死者的魂魄被困在棺材之中,不能太死是为了防止其它的游魂借尸还魂,我记得这些还是的时候听爷爷讲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