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A+A-

    四合院位于后海北沿,蛮子门出来就能看着后海。

    距离银锭桥距离不到五百米。

    “住这里真不错!”王骆丹声的着。

    “那装好了给你留一间房?”杨浩笑着到。

    “我就是!”王骆丹没有直接拒绝,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穿过银锭桥,沿着前海北沿往下,就到了有名的赏荷区。

    “可惜荷花都凋谢了!”王骆丹看着满湖残荷,有些尴尬的到。

    “留得残荷听雨声,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杨浩微微一笑,镜头对准了王骆丹。

    王骆丹十分配合的比了一个耶的势。

    再走就到了荷花市坊。

    两根大红漆柱,撑起的牌坊,两边吊着耳坊,青瓦红檐下,蓝底金字,写着荷花市坊四个大字。

    一边比邻前海,一边则是四合院改成的商铺。

    靠近河边,还有不少捡摊的艺人。

    捡漏与否,全凭眼力见。

    汪亮如果学业有成,这样的地方大概是经常逛逛。

    杨浩是个门外汉,不过却也不是普通的工地老头能忽悠的,当然,这些摊上一半以上的藏品,他是分不出真假的,唯一能分辨出的,就是那些明显就是工艺品,人家也当工艺品卖的一眼假,也就是所谓的工地老头套装。

    挑了一个摊儿蹲了下来。

    王骆丹也跟着蹲了下来,声的问到“你懂这个?”

    “略懂,略懂!”杨浩装逼的了一句,人家摊主看着,你总不能不懂吧。

    杨浩看了看地摊,拿起一件豇豆红的花瓶。

    “老板,这件多少钱?”杨浩开口问到。

    “一万八!”老板直接开口到。

    杨浩看了看,底座有一点磕碰的痕迹“有伤的啊!”

    “那个不叫伤,叫岁月的痕迹!道光的!”老板似乎搞笑一般,开口到。

    杨浩继续看了起来,“你这瓶也不大,东西!”

    “真想要,一万五拿走!”老板开口到。

    本着后世络上砍价的精神,去个零砍一半“七百!”

    “走走走!”老板着就要来赶人。

    杨浩无奈的把东西放下,这玩意,一窍不通还真不好买。

    看样子刚刚那个花瓶应该是真的了,但是价格杨浩也搞不懂啊,真的东西不一定就是贵的东西,有些东西几百年下来,几百块都嫌贵。

    “老板,这堆怎么卖?”杨浩走到隔壁谈,看到一堆瓶,颜色各异,形状不同,有蓝色葫芦瓶子,青色圆口瓶,黄色玉壶瓶,红色棒槌瓶,紫色方瓶。

    瓶子不过指头大,一只轻易能拿两三个。

    “两块钱一个!”老板开口到,所谓的两块,不是真的两块,而是两百,这点杨浩还是知道的。

    “二毛一个卖不卖?”杨浩这次没有上次狠了,只是砍了一个零,没有减半。

    “两毛拿不了,成本都不够,至少都要一块五!”老板继续到。

    “一块五太贵了,便宜点,一起拿了!”杨浩继续砍价。

    砍价是地摊文化的精髓,不砍价的地摊是没有灵魂的。

    王骆丹在旁边听得咋舌,开着阿斯顿马丁的人,在路边摊为了几毛钱砍得火热,好比拿着lv限量和菜市场老板非要争送不送一根葱的既视感。

    “一块二,最低又要一块二!”老板又让了一口价。

    “八毛,八毛打包了!”杨浩又讲了一口价。

    “兄弟,我看你都诚心要,一块,大家一人让一步!”老板再次让价。

    “行!”杨浩没有继续讲,从皮包里拿出五百块,递了过去。

    一交钱,一交货,钱货两清。

    “不是一块钱么?”王骆丹开口问到。

    “这里面有个行规,一块就是一百,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可千万不要乱还价,要不然还了价不买可不行!”杨浩装出一副很懂的样子。

    “哦!”王骆丹点了点头。

    “送给你了!”杨浩想着,花是不能送了,也算是送了礼物出去了。

    五个东西看上去也算是精美,价格不算便宜,也不会太贵。

    王骆丹从杨浩里接了过来,刚才杨浩看的时候,她也喜欢上了这几个瓶,所有杨浩讲价的时候,一听两块一个她其实就想买下来了。

    “这是什么东西?”王骆丹开口问到。

    杨浩哪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不过不知道不代表不能胡诌啊,反正他肯定王骆丹也不可能知道。

    “这个啊,应该是古时候放丹药用的,这东西是工的,东西越,工制作难度越大,所有老板以为他赚了其实他亏了!”杨浩一本正经的胡八道了起来。

    “这能是什么时候的?”似乎是自己第一件古董,王骆丹很想把东西彻底搞清楚一样。

    “晚清到民国的吧!”杨浩也没敢太胡诌,要是这玩意是现代工艺品就搞笑了“遇到懂行的,买个五块应该是没问题的!”

    “那我们刚刚不就是赚了两千块?”王骆丹一脸震惊的看着杨浩。

    杨浩头大了,姑娘,你千万别拿去问价啊“不过这东西很众,很难遇到懂行的,所以价格会低,开店的老板也不喜欢收这些东西,有可能几年都卖不出去,压货压在里是最不划算的!”

    “你知道那些老板,其实他们背后都有很多大老板买他们的货,只要收上来,货对,基本上很快就能转,真的放在店里的,要么是利润实在很大,一时间找不到买主的,要么是假货!”杨浩继续一本正经的胡八道。

    王骆丹看着杨浩“四倍的利润还不大啊!”

    “这要看出货的快慢啊,很多大家熟悉的字画,瓷器,这些东西,也许没有老板要,但是喜欢的人多,懂得人多,即便是压货,也就一两个月,几个月的时间,最多也就一年半载,像这种三五年都不一定卖得出去的货,没有百十倍利润,人家肯定是不会收的!”

    胡扯的宗旨就一个,这东西,你就算拿到店里,他要么不收,就算是收,也就给个五块十块的,你自己也不懂,又找不到懂得人,所以这东西你就别卖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