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内城外城

A+A-

    行驶了半个时辰,马车外的声音也从市井吵闹逐渐变得安静,再掀开帘子一看,原来是到达正阳门。

    这是内城的入口之处。

    四个一身甲胄齐全的守卫,握大刀,远远看到他们的马车就冲过来拦截。

    城门上的弓箭也纷纷举起中的弓瞄准了他们。

    一队重甲兵则纷纷围住城门,中的盾牌全部竖起,后面的一队长矛兵马上紧随其后,长矛架盾牌的孔洞中,一个方阵顷刻之间已然完成,虎视眈眈的对准迎面而来的马车。

    车马未到,战阵相迎。

    这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应变,带着浓烈的萧杀气息,仿佛让徐京墨几人又重回刑场一般。

    从未见识过这种阵仗,当下更是被震惊得不出话。

    这就是内城和外城的差别吗?徐京墨难以置信。

    外城八门,虽然有士兵把守,但是对于行人却不做检查。

    他跟陈香茹,外出的时候,看着外城门口的士兵从不曾阻拦,还笑话道形同虚设。

    没想到这内城却是如此严谨。

    刘陆英从怀里拿出通行文书和身份牌,再让下车,左右的大拇指分别粘了点印泥,按在通行文书上形成指印,再递给四名持刀守卫。

    只见几个守卫细细比对之后,这才互相点头,而后收刀分为一左一右站好,为他们让行。

    后面的方阵看到他们的动作,这才撤开阵型,露出身后的城门口。

    “刘总管,内城看守一向如此严格吗?”

    徐京墨放下车窗帘,按耐住内心的震撼对着回到车里的刘陆英询问。

    刘陆英老神在在的收回文书和身份牌,点头道:“自然如此,否则如何保得内城安危。”

    “但,如果只看身份牌即可的话,难道不怕被仿制吗?”

    “天阁的身份牌,从来无法被仿制,有空你尝试一下即可知晓。”

    “那如果是夺走他人的身份牌呢,难道不能冒充?”

    “文书申请批过后,便需要当场按下申请人指印,城门口检查时,需当众再按一次指印,最终再和身份牌上的指印比对,三者相同才会放行。”

    耐心很好的刘陆英慢慢解释给徐京墨知道。

    这一明更是让后者目瞪口呆,这不就是指纹识别吗?

    这到底是哪个朝代如此先进,这简直闻所未闻!

    “况且,你以为他们为什么不检查车厢,天阁进出均可豁免搜查,否则所有可以藏物的空隙都会被检查一遍。”

    “每个内城门都如此戒备森严吗?我倒是很好奇皇城门口又是如何。”

    “自然,内城四门,除了正阳门外,信阳门,烈阳门和血阳门均如此,皇城门你总会见到的,到时便会清楚。”

    一行人马车慌慌驶过城门。

    陈马辛和白芷在车内正襟危坐,帘子都不曾掀开,反倒是陈香茹还敢偷偷的透过缝隙看上几眼。

    不过徐京墨就完全无所谓,他甚至掀开了帘子,仔细的打量。

    近距离观看才发现这些守卫的军风之严谨,装甲之精良。

    一众守护目不斜视,近处是一排排的护卫矗立,远处也有不断巡逻的队伍在前行。

    岳国独爱黑色,守卫身上的甲胄不知道是何物制成,漆黑一片,哪怕阳光照耀其上,也几乎没有什么光线折射出来,唯独刀枪的的刃口闪烁出一道道寒芒。

    每人腰间甚至还别着一把短刀,用以近身搏斗使用。

    而城楼上的弓箭看得不甚清晰,但从背后插着的三个投射短矛也可见非同一般。

    直到此时徐京墨才终于明白这内外城的策略。

    难怪外城城门的不严谨,广开城门迎接八方来客,可以方便商贾往来通行,带动经济的发展,外城的经济发展又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前来,从而保持繁荣昌盛。

    当初陈马辛和白芷两人也是看重了这一点,才不远百里迁徙到范阳城。

    范阳城,外松内紧。

    外城更像是大杂烩,无论是行商还是走贩,吆喝,喊价都是寻常的卖货段。

    抢地盘,联合压价抬价,成帮结派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外城的白天一片吵闹,喧嚣至上。

    进了内城后,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沿路两旁的变化。

    沿路两旁没有摊位,有的都是一间间的店铺,无比工整的排列在道路两旁。

    马车在这条路上行走,甚至能听到“哒哒哒”的马蹄声。

    一路行驶,如果外城代表了混乱,那么内城则是秩序。

    马车穿过集市时,依然有闹市的嘈杂,只是少了些扯嗓子大喊大叫的叫卖声,孩提的哭闹声,争执的谩骂声。

    “快到了,前方就是,希望你们能习惯这里的生活。”刘陆英看着前方的房屋,提醒在一旁思索的徐京墨。

    “好,好我在想,为什么内城外城差异这么大,这一路看来,内城比外城要富足太多,但是外城的人也没有听想进来的,难道是进内城的要求太苛刻?”

    他看了看行人的穿着打扮,忍不住问出声。

    “每座城市,每年会考前十名才能入住内城,这比万中挑一还苛刻,自然不会有多少人向往。”刘陆英笑着摇头,徐徐道来。

    曾经范阳城不设内外城,是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安居乐业,岳国一向支持贸易自由,因此城池之间的流通除了需要查看身份牌之外,再无其他的禁止。

    后来铉国觊觎岳国的富足,细作盯上重要的官员,不少人一夜之间死于非命。

    整个朝廷甚至因此而足足瘫痪了半个月,重要大臣的暴毙使得权利交接出现了漏洞。

    也就是这个时候,铉国进攻岳国,然而岳国的大军直接击碎了铉国的野心。

    作为岳国的皇帝,震怒之下成立天阁,让阁主护卫皇城的周全,而天阁阁主果然不负圣恩,带领旧部短短一个月内就抓了无数细作。

    但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正面战场进攻不利,往后一段时间细作依旧在不断渗透。

    皇城之内只住皇族,但是诺大的范阳城太大,保护起来难免故此失彼,这才花费了不少人力财力打造内城。

    而后所有朝廷官员,六品以上均可无条件搬入内城,不搬也行只是安全自负。

    作为内城的首批原住民,当时是向全国邀约了所有城池中,现在或者曾经祖上为岳国做出贡献的家庭入住内城。

    并且一旦入住内城有诸多好处,分配房屋,店铺免租,高等学府等等,面对内城的诸多好处,于是无数人入住内城,一时之间,范阳内城成为岳国无数人心中最向往的地方,但是在前几年的搬迁之后,剩下的人就不再向往内城。

    因为符合条件的都早已经住进去,剩下的想进也做不到,人们也接受了这个事实。

    毕竟外城也有外城的好处,一个开放的都城,一群不愿入住内城的权贵,让外城也得以拥有许多会去致富,对于其他国家商贾的往来交易管制并不严苛,这也让外城汇聚八方来客,范阳城周遭都因此多了不少乡镇。

    如果外城重商,那么内城就是重文化,皇城直接就是政治中心。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