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杨兴文的大排档
这就很要命了!
饶是沈云峰定力再好,可也是热血男儿。
得亏梁玢茹不像那些浮躁女子,不懂什么魅惑之术,不然依她九十五分往上的姿色,就是很正常地被她多看几眼,一般人谁能扛得住啊。
此情此景,沈云峰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就一个字:逃!
虽然他疾步下楼的样子稍显狼狈,让准备下班的郭师傅诧异不已,但沈云峰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考虑什么形象了。
匆匆丢下一句,“后天出发”,就先郭师傅一步,走出恒兴。
猴跳着跑到停车场,启动车子迅速地驶离良马古玩交易市场,沈云峰这才稍稍静下心来。
找个地方把车停好,先找到杨兴文的号码,拨了过去。
第一遍铃声结束,无人接听。
又回拨一遍,铃声快要结束的时候,电话才接通。
“嫩找谁啊?”
让沈云峰略显意外的是,电话里传来一个中州女人的声音。
而且,周围很嘈杂,很多人在话,各地的口音都有。
沈云峰确认一下号码,确定是杨兴文的没错,这才道:“你好,我找杨兴文,请问他在吗?”
“嫩先等等啊,俺这就叫他接电话。”
女人急忙道。
沈云峰过谢谢,就听到搁到桌面的声音,以及女人大声喊杨兴文的声音。
很快,电话里就传来杨兴文浑厚,但明显有些疲惫的声音:
“你好,我是杨兴文,你是哪位?”
“杨大哥,半年没见,都知道‘你好’了,”沈云峰打趣道,“是我,沈云峰。”
“啊?”
“是沈少啊!”
杨兴文大感意外,有些激动地道:“沈少,找我有事?”
沈云峰笑道:“没事就不能找你聊聊天了?”
“年前我见杨师傅了,我看身体挺好的,还跟周师傅我们三个喝了会茶。”
“你最近怎么样,挺好的吧?”
杨兴文笑了笑,道:“还行吧,虽然辛苦了点,但过日子没什么问题。”
“老杨,嫩快点,工人师傅们快要下班了。”
沈云峰再一次听到,中州女子喊杨兴文的声音。
杨兴文含糊地答应一声,知道了。
沈云峰笑道:“杨大哥,我听着你那边挺嘈杂的,你现在?”
杨兴文道:“旁边就是工地,我开了个大排档,生意还行吧。”
沈云峰看一眼时间,笑道:“那先这样,我不打扰你工作了,你地方,我过去找你。”
杨兴文嘿嘿笑了笑,什么打扰不打扰的,我现在就是个厨子,了个地名。
沈云峰挂断电话,打开导航,按照杨兴文给的地址找了过去。
杨兴文的那个工地,就在汉中郊外,沈云峰开车过去,差不多用了半个多时。
远远地就看到一片钢筋水泥森林,工地占地面积极大,林立着十几个高耸的塔吊,一路上随时碰见各种工程车辆。
q沿着一条简易砂石路,找了过去。
在靠近工棚的地方,停着一辆流动餐车,一个挽着发髻的女子,正麻溜地指挥着两个中年女人,三人一起摆放塑料桌椅。
流动餐车旁边,宽大的案板上,摆着各种调料,和十多种切好的蔬菜。
已经蒸好的馒头,冒着热气装在一个大大的柳筐里,一口巨大的铁锅冒着呲呲冒着热气。
地上,堆着十多件啤酒、矿泉水和大瓶装的饮料。
沈云峰找到杨兴文的时候,他正站在煤气灶前,不停地把各种调料和蔬菜放进一口大铁锅里,不断翻炒,然后倒进不锈钢盆里。
炒好一个菜,抓起搭在肩头的毛巾擦一把汗,又立刻开始炒下一个菜。
虽然是给下苦力的进城务工人吃的大锅菜,沈云峰注意到,杨兴文却很认真地炒着每一样菜。
尽管以素菜居多,杨兴文都会挖一大勺或两勺大肉添进去。
仅有的两个荤菜,大肉烩白菜和粉条炒肉,沈云峰扫了眼挂着的菜价,每份0块。
最便宜的素菜,只要2块一份,馒头和米饭,不要钱,也不限量。
因为快到工人们下班的时间了,杨兴文甩开膀子翻炒,完全没有注意到,沈云峰就站在自己旁边,看的津津有味。
那个挽着发髻,身材匀称的中州女子,在指挥着两个中年女人摆好桌椅板凳之后,首先发现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笑眯眯地站在杨兴文身后看他炒菜。
看年轻男子的穿着打扮,不像是过来视察工地的大领导,更何况,也没有带着白色安全帽的人陪同。
但注意到停在不远处的q之后,中州女子的心咯噔了一下。
虽然不知道这个车值多少钱,但四个圈的车标她还是认识的,参考工地上一个包工头开的30多万的a4l,比较之下,中州女子很快就断定,沈云峰开的车,更贵。
“啧啧,q啊!”其中一个中年女人走过来道,“前几天房东给他儿子买了一辆,听下来一百多万呢。”
中州女子突然想到,之前接到的那个打给杨兴文的电话,想不起杨兴文什么时候认识身价丰厚的朋友。
稍微犹豫一下,赶紧走到杨兴文跟前,先用自己的毛巾给杨兴文擦了擦汗,这才夺过他里的锅铲道:“老杨,有人找你。”
“啊?”
杨兴文看女子一眼,顺着她指的方向再一看,就看到,沈云峰双插在兜里,笑呵呵地跟自己打招呼。
杨兴文没有显出丝毫的不好意思,冲沈云峰笑了笑,道:“沈少来了,你先稍等一会,等我把最后两个菜炒出来,咱们边吃边聊。”
从女子中接过锅铲,示意她赶紧给沈云峰搬个凳子。
沈云峰接过女子擦了又擦才递过来的塑料凳子,过去拍拍杨兴文,拎起一瓶饮料拧开,坐到一旁边喝边看他炒菜。
杨兴文嘿嘿笑了起来,炒菜的动作显得更加有力。
沈云峰一瓶啤酒还没有喝完,就看见,远处工地的大门缓缓打开,一群满脸疲惫里提着各种大塑料杯子的工人们,朝杨兴文的摊位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