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石娥妹(一)
942年金秋,河南
“爹,早早卖了我吧。”当石娥妹知道自己最后的下场是——八岁,被易子|而食——便一直想着离开石家人没有早早的离家出走,是她不过八岁,而不是十八岁,又没有幸运的遇上受伤中的地|下|党
石娥妹是今年春天过来的,河南全省滴雨未下,成片谷物在禾秆上渐渐枯萎秋收成了人们唯一的指望。
哪料,整个夏天又是滴雨未下。
大旱过后,接着便是蝗灾。
天灾外,还有战争
石家人是推着单轮车背着旧包裹出逃的,还是比较早的一批人,本来嘛,石家人还有十几亩薄田是舍不下的。
但是石娥妹天天天天的,从春天到了秋天,石家人被通了。
“行,等出了河南,进入陕西,爹给你找个大户人家”石父本就不大稀罕闺女,要稀罕也是稀罕闺女——凤,那是天生带有福气的,能带来同胎弟弟的,自然要多疼点。
大凤,也是疼过的,是头一个孩子呢。
先开花后结果,哪知期待是儿子的第二胎,还是个闺女,本就失望,正巧与他不对付的人家,得了个大胖子。
更是连个名字也不取,还是大凤叫着二妹二妹,那就娥妹吧。
打娥妹三岁起,就要摇摆着去扫院子去喂鸡
“谢谢爹,那我少吃少喝,熬着”天天吃蝗虫配树皮,石娥妹已经受不了。
石父却摇头,得多吃点,养胖才行。
石父不是个没眼界的,早年便是不喜这个二闺女,也没不让吃饱饭的,闺女是要嫁出去换彩礼,是要好好养着。
“爹,前头有人要签丫头呢。”石娥妹早就不想走了,又怕又累,总是很注意听前后的动静。
“哦,我去问问”石父点头。
石娥妹直接跟了上去,见到了一个中年汉子正在问话呢,他身后跟着两个穿着破烂、表情怯生生的姑娘。
“你会什么?”
“我力气大。”
“你呢?”
“我会缝衣服。”
到了石娥妹时,她:“我会算术”特特去过几回地主老爷家,听过几回在县城上学的宝珠姐念书,这是全家都知道的。
“4+”
“2。”
“5+9”
“4。”
“不错不错”中年汉子满意点头,这个丫头眼睛塌鼻子,丑是丑些,胜在灵。
当着石娥妹的面,石父与中年汉子开始讨价还价最后的价格是三十斤粗粮,签了三十年长约。
“过来吧,你几岁?”中年汉子招,让石娥妹到自己身后去。
“十一岁了。”石娥妹早就想好了,全国解放时,她就自由了,到时是个成年人比较方便行事。
“你没吃饱过吧?像个八、九岁的”嘀咕了一句。
“叔,我是二闺女,没人稀罕我”石娥妹立马接话。
“难怪难怪”着,给了她一个豆渣饼子,并指正道:“喊我扁叔吧。”
“谢谢扁叔。”石娥妹立马狗腿的道。
一天下来,扁叔一共签了十三个孩子,其中只有三个男孩。
晚上,石娥妹他们跟着回了一个大院子,十个姑娘睡一间大通铺。
第二天,扁叔又出去了,石娥妹她们被留在大院子,来了一个自称是扁婶的,每天让她们吃得饱饱的,还会教她们一些眉眼高低。
这期间,又有新来的姑娘加入,也有老的被送走,被送走的大部分是长得好的
在这个大院子呆了整整三个月,石娥妹也被捂白了,原来她是白皮肤啊。
到了943年,石娥妹等被剩下的一些长相普通的姑娘才被送出河南,到了山西省南边就要脱。
“都是特特挑选过的,脚麻利,干活勤快”到了一个名下拥有一座煤山的老爷府上,扁婶对上一位衣着整洁头发乌黑的婆子,笑出满面褶子。
“抬起头来”婆子只是淡笑着听满扁婶一通恭维话,最后淡淡的来一句。
二十来个姑娘齐齐抬头,表现的乖巧无比。
“”不错,没有一个过于出挑的,太太见不得那些个,老爷要是喜欢就在公馆养着便是,这个府上,还是要听太太的何况少爷们都是半大少爷呢,不能早早年龄就
“如何?”扁婶是了解这家人的,不要过分美的,也不要过分丑的,将长相普通的姑娘好好的教导了才送过来的。
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呢。
“都留下吧。”婆子很是大气的道,接着对身后跟着的大丫头秋燕点头,示意她带下去安排。
跟着前头大上十来岁的大丫头,在府上拐来绕去的,终于到了一处偏僻院子。
“你们暂时先住这里,十人一间,一人两套衣裳一床被褥,不许争不许抢”秋燕将石娥妹一群人带到了左右两处大通铺,道。
又是一年的秋天,微风一起,枯黄的落叶在径上飞舞。
穿着上袄下裤的石娥妹正举着大扫帚,不停的清扫着径上的落叶。
“娥妹,好了吗?咱们回去吧”
“哦。”
当时二十来个姑娘,在府上只住了一晚,次日就被送到了这个庄子上,自然有婆子跟着来教导她们规矩。
可也不能什么也不干吧,那就最一些洒扫活计。
回去后,石娥妹快速又简单的洗漱,到是早餐时间,匆匆去了食堂,杂粮粥和杂粮馒头。
刚吃完不久,那钟声响起来。
“快,学规矩时间到了。”
大家快速而不显急促的前往
“见过嬷嬷。”
“迟到了,自己去外头罚站”嬷嬷板着脸道。
“是。”
“这两天警醒些,老宅要来人了,这是你们的会”嬷嬷接着道。
“是。”
最后,石娥妹被分到了表少爷身边,十二岁的表少爷是个活泼的,便是身边来了个眼塌鼻的丫头,还是要逗一逗。
“叫什么名字?”吊儿郎当的样子,不知道哪里学来的?
“娥妹。”石娥妹很是规矩的站着,声音不高不低,没有半丝起伏变化,有人提醒过她,这个表少爷是离家出走几年的姑奶奶让人送回来的儿子,不知道对方的爸爸是谁?却是府上的霸王。
“淡扫娥眉不错不错。”表少爷着,还凑近一些,认真的看了下石娥妹的眉头,还真的有点淡,还有点细细眉眼塌鼻,真丑,唯一入眼的只有脸与粉唇了吧。
“少爷,谬赞了!”石娥妹还是那么淡定的抬眼扫了一眼,暗道:这个表少爷是个绣花枕头吧,长得唇红齿白,大眼高鼻圆脸——像贾宝玉啊。
不知道有没有一个贾母呢。
“行,你留下吧。”表少爷跟着姑奶奶姓章,有一个很普通的名字——章平安。
就这样子石娥妹成了表少爷的二等丫头。
待遇大有提高——十来个姑娘一间的大通铺,成了四个丫头住在左厢房。
吃的,也从一个馒头一碗粥成了每顿有荤有素有汤的待遇。
月钱,在章家,那是没有的,只有主子打赏,大部分是赏吃的穿的戴的
时间缓缓流逝,一转眼便到了949年的夏天。
“娥眉,舅妈让你跟我去京城吗?”今年十八岁的表少爷已经长成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大少爷,没了婴儿肥的脸蛋,越发精致漂亮,但又不娘气。
“是的,表少爷。”这两年来,章家在慢慢的渐渐的‘败落’——
先是章家老爷投资失败赔上了煤山,接着染上了鸦片,在外头公馆的姨太太们卷款私奔后,开始变卖田地和店铺家里有头有脸的忠仆被解雇了目前,已经到了分家卖祖宅的阶段。
一定有人穿越或是重生了?
“那就快快收拾吧。”表少爷皱着那双漂亮的浓眉,从来没见过的母亲在京城等着自己呢。
舅舅自己的父亲牺牲了,母亲再嫁了,又给他添了一对弟弟妹妹。
“是,少爷。”石娥妹平静的应下。
949年0月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全国解放了,你有什么打算吗?”在北大上大学的章平安当晚这般问自己的丑丫头。
“我想上学,你会不会帮我?”石娥妹已经知道有问题的是章瑛——章平安的生母,到底是重生还是穿越?就不知道了。
“可以。”章平安点头,他知道章家没败落,是母亲让舅舅选择,是出国还是留下?如果留下,就要成为一个穷人舅舅是个守旧的人,不想出去,只有装穷了。
“谢谢,少爷。”石娥妹笑起来,露出一对的酒窝。
“没有少爷了,喊我平安吧。”章平安也笑了笑。
“谢谢你,平安。”石娥妹从善如流的先了称呼,这些年,她跟着表少爷,总是装成很爱念书的呆样子,什么勾|引啊爬|床啊,与她绝缘,而那些丫头一个个被送走章太太可不是好相与的,不是送去妓|院就是烟|馆
次年,石娥妹如愿考进了京城女子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