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曹晓彩(二)
90年,英语列入考试科目,以30%成绩计入总分,另外在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
曹晓彩弃了总分为640分的文科,选择了总分为0分的理科。
复习的时间着实不够多,可曹晓彩还是以6高分成功逆袭,整个曹家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样子。
大哥大姐自然会过来道贺,那位向来不喜回娘家的二姐也来了一回。
“二姐,能不能帮我订张去京城的卧铺票啊?”二姐可真真时髦的很呢——喇叭裤,蝙蝠衫,高跟鞋,加上白皮肤,红口唇,大波浪——时代浪潮儿。
“没问题。”曹晓霞一口应下,她丈夫是市府的干部,打个电话就能订下卧铺票,这一回这样来,她在好奇妹咋改了命运——
不是被砖块砸了头,成了植物人,然后被她丈夫抛弃在医院,不过几日便被医生宣布脑死亡。
接着,她丈夫和砸人的姑子以及参加打架的村妇们都被曹家父母告上了法庭,最后人人自危,将一切推给了用砖块砸人的姑子个个都罚了款,也都判了刑。
曹晓霞咋知道呢?
自然是因为她是个穿书女。
原主是个下乡女知青,在农村结婚,为了回城,可谓是抛夫弃子可回到了城里,原主也没好日子过,没房子没工作,要与妹挤一张床匆忙再嫁,对方也是个抛妻弃子的男知青
生活,如同一地鸡毛。
原主,是女主的对照组,女主也是女知青,考上了大学,将丈夫儿女都捎上,一同回城改革开放后,丈夫成了暴发户,可是对她依旧如初恋
原主,被女主比到了泥地里。
穿书女——曹晓霞是条咸鱼,穿书过来,没有顺从剧情下乡,而是千方百计的折腾,只为了不下乡有了后妈,就有后爸,她是个不得宠的,最后只有嫁人一条路,选来选去,最后选了一个老婆难产去世,留下三个儿子的黑壮硬汉。
很好,曹晓霞很满意——一,她不必生孩子,二,她可以接婆婆的班
十来年的日子,着实不坏。
“你是穿越女吗?”重生,不可能的,一连参加了三次高考,次次不中,可,这一次,与市状元也差不了多少分,只有穿越了。
“嗯。你也是?”曹晓彩还是头一次遇到不按常理出牌的穿越女呢?!不过,她很坦然的点头。
“什么时候过来的?”曹晓霞笑了,很开心的问。
“就是将工作卖给了二嫂的时候”曹晓彩耸耸肩,有心人一看就能对比出她前后的改变,不过目前的人还没有那么大的脑洞。
“是不是想在京城买四合院啊?”曹晓霞又声的问。
“嗯。”曹晓彩点头。
“我已经买下了。”曹晓霞笑了,她没有要孩子,自己的工资都是自己存银行的,婆婆是想要她的工资。
可是她将全部的票据都留在家里,又在床上拿下了丈夫,丈夫也便由着她。
票证年代,钱也不是那么重要,丈夫的加上婆婆的,够开支。
“多少钱?”曹晓彩追问。
“我是年买下的,四合院,又破又旧,只有正院和东西厢房,五千多”曹晓霞是第一时间请假跑去京城,如果不是钱不够,还想去海市买洋楼呢。
接着,俩姐妹又了很多后世的八卦,发现俩人穿越时间不同,所处的时空也不同,反正领导人是不同的。
曹晓霞惊奇不已。
“你来那么早,为什么不好好用功考北大啊?”一般穿越女,不是这样的套路吗?因为只有这样子,才有会跃过阶层屏障如同后世的明星们,出了名才有会嫁入豪门。
“我是个学渣,205年的高考只有三百分,上了高价大专在学校混了三年,毕业后,回家啃老反正,我是很讨厌学习的”曹晓彩皱眉。
“是不是害怕生孩子啊?”这个姑娘,真的很有个性呢。
“是啊是啊我还喜欢兵哥哥呢我老公做俯卧撑时,我最喜欢坐在他的背上我还喜欢看漫画看”美滋滋的,这个少女天真浪漫
曹晓彩的第一志愿是京城外国语学院,她的英语几乎满分,因此如愿被录取。
一收到通知书,曹晓彩立马收拾收拾,进京。
曹晓霞送的火车票,是四人间的软卧,真行啊?!
当曹晓彩被大包包的二哥和弟送上包厢时,里头已经坐了一对年轻男女,特别体面的衣着,特别骄矜的神情男俊女靓。
“同志,你们也是去京城吗?”二哥成了生意人,见人就是三分笑。
“是啊。”男同志放下上的英语杂志,礼貌的点头。
“这是我的妹,是外国语学校的大一新生请多多关照,多多关照”二哥的表情很是复杂,自豪又谦卑
“嗯,原来是学妹啊?”那位女同志微抬下巴,接了一句。
“学姐好!学长好!”曹晓彩立马配合着二哥对着对面两人一鞠躬,十分上道。
“我不是”男同志摆,他是北大外语系的,跟着一位出差上海的世兄——外交部——过来见见世面。
蔡建军还想上几句呢,可是列车要出发的铃声响起,同时也有乘务员到处赶人下去,曹通京就接着二哥走了。
“我二哥和弟弟”见对面两个充满疑惑的表情,曹晓彩笑着解释。
“嗯。离开学还早着呢,你这是”这样早,进京,要自己解决吃喝睡的问题,靓女表示不解。
“我啊,进京找亲戚呢”当然不敢是买房,这年头啊,银行还没有后世方便,曹晓彩身上带着一万现金呢,因此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和打着补丁的蓝裤子,以及布鞋。
“嗯。”只是漫不经心的点头。
又聊了几句,列车缓缓启动,包厢内安静下来。
蔡晓彩直接躺下,昨晚没睡好,老妈对着她叮嘱又叮嘱,到了五点钟才睡着,不过十一点钟二姐又过来送火车票送水果,还约好给她写信。
开身份后,二姐当蔡晓彩是‘老乡’,是知己
再次醒来,是晚餐时间,乘务员正好过来卖饭盒。
蔡晓彩立马也要了一份,一块钱一份,不要票,里头几块排骨有黄瓜丝有咸菜她取出自己三门冰箱内的海鲜酱。
“真香,这是什么?”对面的靓女,没忍住,还是问了出来。
“我妈妈给我做的”蔡晓彩可不舍得给出去呢,立马盖上,装了回去,笑笑解释:“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再吃上?我珍惜的很呢”
“嗯。”表示理解,同时遗憾不能尝上一口。
吃了,还是接着睡觉。
可睡到半夜,感觉有人站在床铺前,立马惊叫着醒来,蔡晓彩身上带着巨款呢,哪能睡得踏实啊?
“上铺的”那人很平静的了句,爬上了上铺。
蔡晓彩忐忑了半时,才又重新入睡,第二天才看到了‘上铺的’,不由的眼前一亮,那些形容君子的成语一个个冒出来——
温润如玉,风度翩翩,气宇轩昂
真真是人中龙凤啊!
蔡晓彩与这位‘人中龙凤’特别有缘分。
哦,这位人中龙凤,被那一对俊男靓女称之为——金大哥(俊男称他为金大哥,是同学的弟弟)和金主任(靓女称他为金主任,是单位领导)——全名,暂时不知。
金主任除了晚上过来睡觉,别的时间都消磨在列车的餐厅上。
是有缘,那是真的有缘——下了火车,蔡晓彩住进了外国语学院招待所,就开始到处打听房子,去街道也去房管所,也一家家的敲门问过去
如此下功夫,老天到底不负有心人。
蔡晓彩花了全部积蓄,拿下了一个大四合院(正房加耳房加厢房加门房十几间),或者也可以是大杂院,是房东刚刚拿回来的,一见院子被糟蹋成这个样子,老人被气得病倒,直喊着:眼不见为净。
儿女们一商量,就卖了卖了吧。
蔡晓彩拿到,没钱拾掇,干脆打扫打扫,一间间的转租出去,自己占了一间门房,去郊区收鸡蛋,接着卖茶叶蛋。
金先生便是蔡晓彩第一个顾客,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住在隔壁呢,向胡同大娘一打听——
金先生,全名金铭,三十有六,有车有房,父母双亡。
不,不提这个。
金铭是个天才,还是个语言天才,岁从北大外语系毕业,同时修了英语和俄语同年,进入了外交部。
如此人物,特殊年代,自然要下放。
好在金家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老北京人,还能好好的当他们的工人。
可惜不长寿,在金铭被平反后回京,父母便相继去世。
那兄弟姐妹呢?没有,不,有过的,上头有哥有姐,夭折了
那老婆孩子呢?
没有,有过一个对象,后来嫁别人了。
可怜啊!
才不可怜呢?金龟婿的便是金铭先生。
回缘分啊——曹晓彩的房子买在隔壁,她第一份翻译兼职的老板也是金铭先生。
如此缘分,曹晓彩自然不放过,身边很多竞争对的情况下,她便直接用上了‘大杀招’——厨艺。
金铭先生有胃病的,曹晓彩便天天送养胃粥到他单位。
每个周日,曹晓彩就提着菜蓝子,光明正大的上门去当‘保姆’。
金铭着实喜欢这个女生的厨艺,当俩人熟悉后,曹晓彩向他表白,要当他对象时。
金铭很矜持的点头。
曹晓彩却直接扑倒他心水很久了,男|色,也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