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五十八章 想法
“可明白了?这作家,自然也是独立存在,类似于诗人一样的道理。”他尽可能用简单易懂的话来解释,毕竟让一个没读过书的商人来理解这里面的区别,确实难度不。
钟山听完恍然大悟:“明白了,掌柜的可真的见识宽阔。”
“这名士影响力不,收徒、门生等,都是往官场发展,而诗人跟作家,只是某方面杰出的人才,并不涉及官途。”
“没错。”掌柜的觉得他这话也没啥问题,便点了点头。
钟山这下放心了,松了一口气,笑着:“没问题,在下答应掌柜的要求。”
“钟老爷果然大义,本来在下还以为钟老爷觉得这想法是异想天开,不愿意接触呢。”掌柜的这话倒是真心话。
这时候,但凡出现一个新职业,就会被划分到不同的阶级里面。
但这种事,不是他们这些人物能决定的,而是朝廷的意见。
不这作家的社会地位,就突然出现陌生的一行一业,总归是冲击不少人的思想,未必能服大多数人都接受。
他被服,还在于夫人那就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觉得这件事可成。
要不然他也没把握能办成这件事。
之前遇到的几波合作者,除了是一些对派过来的探子,要么就是胆子太,要么就是根本觉得他提出来的要求异想天开。
别帮忙了,能不拖后腿就算了。
毕竟舆论很多时候很难控制,一开始若是掌控不住舆论,后面想要再达到目的,就要花更多的代价。
所以书铺掌柜情愿慢一点,也不想找不合适的人合作。
跟钟山谈好契约,定下五千本书,三日内交货,掌柜收下了二百五十两定金,剩余的尾款等交货的时候,再结清。
钟山那好契约,急冲冲的就离去了。
书铺掌柜也赶紧的去盯着印书,书上的内容需要校正,不能有错别字,印刷时也不能有问题。
为了保证质量,也能更好的宣传。
三日后。
钟山带着车队过来,从书铺里搬走五千本书,又交了剩下的两千二百五十两的尾款,急冲冲的跟镖局里的兄弟一起,把书籍运出了京城。
而大楚其他州府,以京城为中心,扩散官报的影响力。
最近几日经常能看见一些衙役,往驿站送信,每个县城的官府跟官府的印刷构统统都收到了消息,宣传官报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多的把官报名声给打响。
当然,官报的定价都是有规定的,不高,但赚来的银钱,一部分归衙门所有。
这个规定一出来。
地方官员不敢不从,又有利益驱使,官报办理得很顺利。
这边,楚恒在官报上也刊登了一些叶暮雨写的种地的法子,每种粮食怎么种,怎么肥地等。”
叶暮雨写话本子是有时限的。
她也不打算以后写话本子为生。
但又想经营好笔名,就最好一直有作品。
所以她就决定,这些农科类、工科类的杂书,她也都能整理成册然后出。
&p;lt;pntyle='dply:nne'&p;gt;gkcewt4tc4tryimu0v2yi/wpulqqvqk60doqlbeq5kv6nyzfwnhlvkrojhvpyhazzzfylq3k+w==&p;lt;/pn&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