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两百九十九章 强硬态度
自然考虑不到文字侵入的重要性。
“皇上,这是好事。”楚恒浅笑道。
“哦?怎么?”宣明帝就知道喊楚恒来是个正确的决定,他跟钟阁老已经商议过了一遍,针对这种情况,他们觉得在能控制的情况下,对大楚不算什么坏事。
但直白的是好事,还这么肯定,也就只有楚恒做得出来这种事了。
“皇上,你想想看,以后四周的国家的百姓都认识汉字,也学习汉字,你,他们学来总不会不用吧?只要要用,肯定就会看我们大楚的书,时间一长,可不就会影响了么?”
关于书籍的影响,都不需要楚恒,宣明帝作为帝王,就更加明白这里面的好处。
毕竟鼎鼎有名的焚书坑儒,不当时具体的历史,但藏在背后的,到底还是文字统治。
钟阁老坐在旁边,摸了摸胡须:“这么来,我们不仅不能阻止,还要支持了?”
“明面上我们不支持,但暗地里,却要放任这种文化发展。”楚恒见宣明帝没有流露出抵触的情绪,直接点头。
“是啊,越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不是么。”宣明帝想明白这里面的关键之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正好,朕还觉得拼音的名头不够响,大楚的百姓也未必所有的百姓都接受了,可不能浪费这么好的一次会。”宣明帝是皇帝,他决定好怎么做,自然不需要跟两人交代。
只是在对待他们的时候,态度更温和了一些。
甚至还留了两人在宫里用午饭。
两人用完饭,就各自回衙门去了。
而宣明帝则在两人离开后,直接拟旨,让大楚所有的书院夫子,都必须教授拼音,否则就不允许成立。这个圣旨下达下去后。
瞬间,在民间的读书人群里,掀起了一阵的热潮。
一些迂腐的读书人不愿意接受拼音的存在,把其贬得一文不值。
但也有读书人十分推崇拼音。
不管民间怎么吵,有了这强硬段,加上童生试必考科目就有拼音。
让原本不愿意学拼音,觉得不是正道的学子、读书人,就算心里再不甘愿,也只能跟着学。
而正当已经过了童生试的学子庆幸不已的时候,
又听闻在乡试和会试,会加重术算的内容。
一时间。
听了消息的读书人,又全部跑去书铺里买书,而永和书铺出品的一些习题册,就成了最多的学子买的。
这本书是楚恒跟钟阁老编写的。
都是一些比较绕的术算,但内容很丰富。
光是冲着钟阁老的名声去的就不少,更别楚恒曾经还被皇上点名夸赞是做实事的官员。
不管这些学子怎么想的,这两位出的书,就算再不甘愿,也是肯定要看的。
万一皇上也是这意思,接下来的乡试、会试出到相关试题的内容可能性就很大。
至于古板的想法,怎么也比不上仕途重要。
比起这些高高在上的学子。
大楚许多百姓家里,却越发感激起拼音的出现。
&p;lt;pntyle='dply:nne'&p;gt;gkcewt4tc4tryimu0v2yi/wpulqqvqk60doqlbeq5kv6nyzfwnhlvkrojhvpyhazzzfylq3k+w==&p;lt;/pn&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