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就是钱嘛,小问题

A+A-

    董晴回头看了韦一言一眼,后者上前一步,给她俩做了介绍。

    “看样子,你妈妈今天这是设的鸿门宴啊。”

    “阿姨笑了。”韦一言打哈哈,在赵晓月旁边坐下。

    “今天月儿是过来征求阿姨意见的,珂都不知道。”

    董晴挑眉笑:“哦,什么事?”

    赵晓月也干脆,直接把郑老先生建议她换选题,然后让她跟董珂一起做这个课题的事儿详细了一遍。

    “我之前问过我教授,江教授可以试一试,但是这个选题有点太大了,怕我架不住。然后听我想跟董珂一起做这个课题,他就觉得稳当多了,但我们俩都是年轻人,很多关于戏曲方面的东西,还得请教老一辈的艺术家们。董珂似乎对这个有点排斥,我就想听听董阿姨您的意见。”

    董晴优雅的坐着没动,也没喝茶也没搭话,像是在凝神思考,又像是懒得跟赵晓月交流。

    三楼的气氛逐渐沉默下来。

    “你到了啊?”随着蹬蹬蹬上楼的声音,韦一言的妈妈推门进来,“外面可冷死了,还是你们这里舒服。快给我倒杯热水暖暖。”

    赵晓月闻言赶紧重新烧水倒茶,之前的热水倒进一个玻璃瓶里,用绣花毛巾裹了下,递给韦一言的妈妈当做暖宝用。

    “起这个,我前两天还在跟曹哥呢,他不是跟人合办了个厂么,我让他找人设计定制了一批巴掌大的暖水袋,也不知道做好没有。要是做好了,记得让他拿点给我送人。这天气,没有暖袋,上课写字都困难。”

    他们定制的暖袋,上面印着他们店的店名和地址,还有漂亮的人物卡通图。

    “诶,今天早上好像有人送了一批东西过来,放办公室还没拆呢。我去看看去。”

    韦一言起身往办公室跑,他妈妈笑着摇头,目光里盈满喜悦。

    回头看了眼好友,知道对方这几天正跟儿子生气,也没在她跟前显摆什么,只是问了一句董珂是不是还没回家。

    “他跑他同学那里住去了。”董晴不自觉的抬揉了下额角,“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呢。”

    她看了赵晓月一眼,没有继续往下。

    韦一言妈妈笑了笑:“这事儿啊,你不能跟孩子拧着来。月儿也跟我了下情况,其实我觉得郑老的安排就很好。二十大几的伙子了,都得顺毛捋,你跟他来硬的,他比你更硬。”

    “我这不是为了他好吗?”董晴瞥了一眼赵晓月,看对方起身往茶水室走,心里略有些满意,“今年年底,有三个团的团长副团长都要退休了,这就空出来好几个位置。他要是得了奖,接不就顺理成章?”

    “你好好跟他,他能听进去的。你也别一来就强硬的安排他做什么,那孩子性子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是他妈妈,我还能害了他?”董晴拍着胸口,气不顺,“他的唱功,舞台,表演都是一等一的,我儿子我还能不知道,差就差在年龄上。但要是得了梅花奖,谁能拿他年龄事儿?再了,我们京剧院的情况你也多少知道点,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老人们还能撑个一年两年的,可下面的年轻人一直立不起来也不是个事儿啊。我虽然有私心,可不也是想让董珂当个标杆嘛。”

    韦一言妈妈拍了拍董晴的,安抚她。

    “这些话你慢慢给他啊,那孩子是个懂事的,你好好,他肯定能听。”

    “他啊,就看到团里好多年轻人跑去唱什么流行歌曲了,然后挣大钱了。流行歌曲能跟戏曲比?这圈子里的艺术地位,孰高孰低这不显而易见嘛。”

    韦一言妈妈嘴角抽了抽。虽然是顶了个艺术家的名头,可没钱也是真没钱。当然,头部的艺术家们还是身家不菲的,但下面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女孩子还好,能找个有钱的男朋友也不错,男孩子咋办?找富婆?那不成了吃软饭的白脸了?照韦一言妈妈的想法,董珂唱戏都这么好,转头去唱流行歌曲那不到擒来?挣了大钱回头再来唱戏不就得了!

    还没几句,韦一言就抱着一个箱子,跟赵晓月一起回来了。

    “妈妈,阿姨,来看看你们喜欢不,拿几个回去吧。给家里孩儿也行,这东西不大,可以塞兜里,灌上热水能管一两个时吧。”

    都是橡胶的,外面套了个毛线袋子。没灌水的时候,就只有赵晓月巴掌那么大,灌满水也不大,就厚了一点而已。他们拿一个来试了试,果然挺方便的。

    韦一言妈妈顺拿了一个,一看乐了。

    “这大头娃娃咋这么像你啊儿子?”

    “这个啊,是月儿画的人物卡通肖像,还注册了权的。除了我的外,还有秋果和关敏的,另外还有店长和咖啡师的头像,其他店员就没有画了。月儿,这个叫什么周边,就是用我们书吧的名气来带动这些物件的销售,创收嘛。而这些东西买的人多了,其他人看到也会关注一下,然后我们书吧的名气也会越来越大。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韦一言的妈妈娘家是经商的,她虽然养尊处优,可到底打耳闻目染,对这些生意经一听就能懂。

    “其实我们这个不算啥,像董老师他们京剧院的话,这些周边的用处更大一些。比如排新剧的时候,可以在团扇啊,杯垫抱枕之类的东西上印角色的头像,或者经典的造型。然后根据销售量来判断那个人物更受欢迎。甚至可以把主演的头像脸谱印到衣服上,放在剧团的店销售。谁卖出去的周边更多,就代表谁更有知名度。而且这也是间接的给剧团和剧目打广告。”

    赵晓月还记得自己也曾经去买过一件川剧脸谱的体恤,还有京剧脸谱的外套和背包。她曾经最喜欢的一把团扇,上面印的就是京剧贵妃醉酒里贵妃娘娘那经典的造型图。

    别的东西还没引起董晴的兴趣,她这创收两字,可瞬间拨动了董晴的神经。

    所有情节都是傻作者yy的,请勿代入现实。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