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29长颐和亲

A+A-

    不日,圣旨就颁下,昭告天下,两国联姻,长颐长公主正式嫁与吐蕃吉德王子。

    吉德在长安城没几日,就赶回吐蕃了。

    他对朝阳的话,朝阳放在心里,未曾透露半个字。

    如若真如他所,一回去就要接任赞普,那么他的父汗或许已然身体有恙。

    在即位如此紧要关头,他却长途跋涉,只为来长安城见朝阳一面,朝阳真是百感交集。

    春去秋来,落叶纷飞,御花园里的菊花开始争相斗妍。

    听闻今年干旱严重,粮食的收成不顺,皇上近日眉头总是紧皱,有时候过来也不多话,睡觉也不安稳。

    朝阳收敛了原有的任性,心翼翼的侍候着。

    可是越谨慎,皇上反不满意。

    偶尔,他会让朝阳喝几杯酒。

    就如他先前所,他喜欢朝阳酒醉的样子。

    朝阳知道那是从前的她,无拘无束、大胆妄为的她。

    宫中的日子平淡如水。

    永定元年九月,长颐长公主在送亲使安信王世煊和吐蕃迎亲专使和禄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

    吉德在柏海亲自迎接,谒见世煊王,行婿之礼。

    之后,携公主同返逻些。

    长颐出使前夜,宜阳宫惠竹殿一夜未眠。

    临行前,朝阳匆匆见了长颐一面。

    长颐在苏太妃的怀里哭的像个泪人,满殿的人都止不住泪下。

    朝阳给吉德修书一封,让世煊带了过去。

    在信中,朝阳望他善待长颐,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异国情缘。

    送亲那天,朝阳终于出了皇宫。

    她在长安城的城墙上翘首期盼,多么希望在送亲的百官之中能看到世凡的身影。

    世凡的确请旨请求送别长颐,但是皇上没有准许。

    难道这一生,他们兄弟永不再见?

    难道这一生,朝阳也永无会再见世凡了吗?

    百官之中多了不少生面孔,熟识的赵太尉、李尚书都不在列。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皇上自然会有他自己的主张,也自然会培育他自己的势力。

    只是世煊这么一走,没有两三个月不能回来。

    长安城里朝阳是更加寂寞了。

    禁足令撤掉后,朝阳虽然应与其他妃嫔一样,只是情况特殊,难免觉得处处格格不入。

    在宫中,她除了日常请安,基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犹如禁足一般。

    朝阳心里太明白了,在这宫中,要么锋矛毕露,要么淡泊宁静,她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朝阳闲了就看看书,闷了就临摹作画,有时她自己都从心底佩服自己的淡定。

    只是再淡定,身处这漩涡之中,有时依然不得不面对讨厌的人和事。

    其实后宫中妃嫔并不多。

    皇后吴氏是正一品太保吴辰之女,慈寿皇太后内侄女,顺颐十八年高宗钦定为安礼王妃,永定元年世宗即位后晋封为后,居宜悦宫,管理后宫。

    接下去就是瑾贵妃、淑惠妃、吴淑仪、沈淑媛和江充媛,她们都曾是安礼王府侍妾。

    皇上即位后百日后新封的只有何贵仪和林朝阳。

    何贵仪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何品军之女,皇上即位三月后直接纳入宫中,册封为贵仪。

    贵仪乃是从一品四侧妃之首,想当初朝阳纳入后宫时才不过是正六品的舒容而已,晋封后也不过是位列正二品的四嫔,还不是四嫔之首。

    想必何尚书应是皇上身边心腹重臣。

    不过至今朝阳还未见过何贵仪。

    这个何贵仪不亏是贵人,六月入宫,侍奉皇上几次后,七月就怀孕了,让众人羡慕不已。

    怀孕初期,听闻胎像不稳,怕有事便一直卧床静养。

    太后体贴的免除了日常请安之礼。

    平常的宫廷活动她也从不参加。

    所以朝阳从冷宫出来后,从未见过她。

    她虽然和朝阳一样深居宫内,但皇上依然时常去探视陪伴。

    她才是那个隐藏着的得宠贵人。

    朝阳不比她,每日还是必须向皇后请安。

    宫中请安是朝阳最厌恶却不得不行的事情。

    她和皇后两人彼此厌恶。

    皇后平日里拿她没有办法,唯有每次见面过度苛责。

    宜悦宫每日都以此为乐。

    请安声音不够响、跪姿不够标准,多次呵责后借口成了态度不够端庄、请安不够诚心。

    她是皇后,朝阳只是一个的昭容,如果当面冲突,只会让众人更以为朝阳是恃宠生娇。

    朝阳只能吃个哑巴亏,隐忍起来。

    幸好瑾贵妃一直从旁协助,免了朝阳不少难堪。

    没能准时更新,补更新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