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女婿首选
梅兰竹菊几组姑娘听要派她们到各处去开铺子,都是高兴,又有些舍不得。
高兴当然是能出去做事,自己做主张罗铺子。
外地虽然没有京都繁华热闹,但总比皇宫要大要广阔啊。
她们学了一身本事,也是跟着近卫军征战过的,整日圈在宫里,就是有空间老家可以回去走动,也会觉得憋闷。
舍不得当然是主子和京都的姐妹了。
方圆儿告诉所有人自己组队,毕竟以后在外要搭伴做生意,最好是脾气相投的,也更利于团结。
很快,姑娘们就都准备好了,然后装模作样带了行李出宫,再一起出发。
其实早就进了空间,被主子亲自送到各州。
各州早有方家的人,但都在暗处,藏了身份。
如今明处又要有铺子了,相辅相成。
为了遮掩空间的存在,姑娘们要在各地生活一个月,才能开始张罗铺子,这倒是给了她们适应的功夫。
送了姑娘们,京都外大营那边,养猪场和养鸡场也都建起来了。
方老大被抢去,亲自指导。
因为人充足,兵营里几万兵卒呢,所以,额外又开了二百亩荒地,都是山脚下或者河边的滩涂地。
这样的土地种粮食出产差,但种地瓜和土豆却还成。
正好地瓜土豆可以喂猪,只需要偶尔给点儿粗粮,养上两千头,陆续出栏,就足够所有人隔三差五吃顿大肉了。
养鸡场也是如此,鸡舍建在山脚下,圈一片山坡,白日直接撵到山坡上找食儿,晚上撒些粮食,鸡就会疯跑回来。
一只母鸡,一年能下蛋将近二百个,不下蛋了,还能杀了吃肉,简直是再合算不过了。
方老大是尽心尽力,半点儿不藏私,甚至还从家里庄子拉了几十头猪,几百只鸡,想请兵将们吃了一顿。
这下,方家人大方周到的名声彻底坐实了。
难怪皇后娘娘被拥戴,这是方家的传统啊。
就这么忙碌着,日子一天天飞快过去了。
眼见秋日收地了,缓解了夏日时候的水灾。
吃了中秋的月饼,这天气也就冷了下来。
百姓们忙着砍柴,忙着屯粮,预备猫冬儿歇息了。
皇宫里,趁着孩子们都放冬假,方圆儿把子侄们都接进宫里玩耍,吃火锅儿。
七斤八斤到京都这一年多,因为住在辛家学堂,多接触了同年岁的伙伴,真是成长不少。
起码不是原来傻吃傻淘气的子了,两人穿上长衫,倒也有有模有样,斯文懂礼不少。
秋平和秋丰原本就是书香门第,比这两个淘气子懂事多了。
四个子平日一起吃住,一起读书,感情好极了。
吃东西知道谦让,玩耍知道互相护着,就是没有哥哥们在身边,也无人敢欺了。
金子和根生最近常跟着辛先生出门去茶会画展之类,开阔眼界,也学学人情世故,越发沉稳了。
特别是家里人都在京都,吃穿用度照顾周到。
这俩少年,一个沉稳,一个俊秀,长身玉立,身穿锦缎长衫,腰悬美玉,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当然,他们的身份也是极耀眼。
八月时候,皇上下旨收了根生做义子,也明了根生父亲的功劳。
原本那些私下偷偷猜测根生是皇上庶子的人,都安静了。
当然,皇上念旧情,不肯亏待功臣,也是深入人心。
金子的身份更不必,皇后的亲侄儿,太子待他像亲哥哥一样。
安国公府的嫡长孙,也是以后的袭爵之人,这是妥妥的未来新贵啊。
当然,对两个少年公子最感兴趣的,还是各家有女儿的。
方家人口简单,早早就分了家,三房兄弟极团结和气,最主要是,方家无论是寒门户,还是如今的飞黄腾达,男人们都没有纳妾的心思,守着发妻过得安稳之极。
这样家庭的孩子,定然也不会有什么花花心思。
若是嫁进方家,起码省心很多。
至于福家就更好了,福家老爷子老太太寻安静地方养老去了,根本不在京都。
根生没有爹娘,身份又尊贵。这简直就是最好的女婿了!
但众人有心思也没用啊,福家长辈们见不到,方家闭门不见客。
所以,主意只能打到辛先生和楚家这里。
方圆儿坐在御花园的凉亭里,一边吃果子,一边看着不远处,金子和根生带着几个淘气子玩耍,忍不住感慨。
“我记得在梨花坳的时候,金子才五岁,我做饭,他就坐在门槛上,眼巴巴看着我。
我拿碗儿给他盛块肉,他就笑的露出一个豁牙儿。
这怎么一晃眼儿的功夫,都要被唤一声方公子了。
根生更是每天叫着姑姑,千方百计往后院跑来找我。
他也不闹人,就在我身边乖乖坐着,可安静了。
岁月真是不饶人啊,一看孩子就觉得自己老了。”
晴红和朱红几个听得笑个不停,“娘娘又开始悲春伤秋了,您若是老了,那这天下就没有年轻的了。
上次,命妇觐见磕头的时候,我还听很多人私下问娘娘用什么面霜呢。
娘娘如今二十几岁,却像十八岁的姑娘呢。”
“就是啊,起来还是咱们老家的山水养人。”
“山水再养人,也要日子过得顺心。
皇上疼娘娘,太子也孝顺,咱们娘娘笑口常开,才这么年轻。
那些命妇,谁家不是妾一堆,儿女闯祸不断,还要伺候婆婆,就是生气也气老了。”
“这倒是,什么都没有顺心重要。”
丫头们叽叽喳喳,方圆儿听得热闹就道。
“我娘在京都住够了,惦记梨花坳,要回去呢。”
“老夫人和老太爷喜欢清静,也喜欢干农活儿。
京都繁华,他们却不喜欢。”
“老太太在村里也有地方走动,在这里确实有些憋闷,只能去楚家了。”
“起来,娘娘,楚家舅太太好像给长风公子看中一个姑娘,知书达理,家里人口也简单。”
“舅母有看中的姑娘了?”
方圆儿惊喜,忍不住笑道,“这可不容易,舅母挑花眼了,长风也是个没主意的,让舅母更不好挑选了。”
“娘娘有功夫开库房挑挑,看看给长风公子添点什么东西做聘礼。”
春桃把剥好的葡萄往前推了推,建议道。
bqge&p;lt;/p&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