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剑锋已亮21

A+A-

    宋灵的毕业论文题材就是,华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概况。

    为了完成这个论文,她不得不搜查大量的资料,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在查找一些事件的时候,她发现其中很多名字都是反复出现,这些名字代表了一个时代,也组成了那些惊心动魄的外交事件的一部分。

    其中一个名字,叫做谢雁。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是绝密档案的很多资料,如今都已经解密,宋灵也因此可以接触到更多,之前不为人知的事件细节。

    这些故事,每一个都改变了她对以前在历史书上浅尝辄止学到的内容的看法,也让她知道了更多的真实事件细节。

    原来,那些不为人知的绝密事件,那些暗潮涌动的暗杀威胁,那些每一次会谈和博弈,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

    她顺着谢雁的资料往下查,根本停不下来。

    宋灵看到的,不是一个华国的外交官,而是华国的外交历史,是谢雁和她的同事,以及无数投身华国外交事业的人们的故事。

    他们有的日夜忙碌地准备资料,折腾出了胃病,有的多少年只能在国外,遥望自己的故乡,有的要面临更大危险,甚至可能付出生命

    但在如今这个以娱乐为主的舆论环境里,这些故事鲜为人知。

    等晚上闭馆了,宋灵还没看完资料,只能等第二天再来继续。

    就这样在图书馆里呆了近一个月,她的论文终于有了雏形。

    而宋灵最后一天走出图书馆的时候,看着明媚的阳光,还有周围年轻而热烈的脸庞,回想起当时在档案里查到的老照片。

    那些黑白的照片上,也曾有这样一批不输于他们的年青人,而现在,那些人的名字,都变成了一个个故事,镶嵌在档案的深处,等待着某一个想要回顾历史的人去翻阅,随后,再被他们的激情和理想所激励。

    最可惜的就在于,这些记录那些传奇故事的书籍,已经很久没有人借阅过了,它们躲在书架最深处。

    在她的毕业论文里,以“谢雁”为主角,展开讲述了那些年华国的外交事件和外交策略变化。

    很快,有一个导演看到了这篇发表出来的论文,以其作为素材,整理了剧本,拍摄了一部十集的献礼剧。

    这部献礼剧,以外交部的那群年轻人为主视角,讲述了华国曾经的那些岁月,以及一路走来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因为没什么流量参加,也没有资本投资,集数很少,钱都花在刀刃上,精益求精,虽然只选取了几个事件,并没有完全写完谢雁的整个人生故事,但足以让人以此窥见当年的历史一角。

    这里面的年轻人,鲜活形象,也真实,而那些指引他们前行的前辈们,亦是一个个同样鲜活的影子。

    这些影子,怀着对祖国的热忱,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所留下的痕迹和故事,无一不是和祖国有关,也无一不让人动容。

    献礼剧引起了很多青年和少年的反应,他们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分享这些故事,然后写下自己的感言。

    “看完后想再去刷五百套五三!”

    “再没有理由不努力了!”

    “原来那些年,我们经历了这么多,先辈们太不容易了。”

    宋灵太快乐了!

    因为这部剧播出之后,上出现了很多二创的内容,她又能看着那些剪辑得令人落泪的各种视频层出不穷,吃到好多粮!这些二创,引得更多的人去关注事件本身,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在视频的评论区和弹幕上,大家都表示要不忘历史,砥砺前行,要好好学习来建设祖国,让祖国变得更美好,更强大。

    然而,就在这些铺天盖地的热度和讨论下,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出现了。

    “一点都不符合事实,当年西方那么强大,能这么对西方的媒体话?谁给你的勇气?当年那么弱,还敢这么强硬,太不现实了。”

    “太假了,看着就不合理,这样的剧就应该禁播!”

    “哪有那么夸张,假的吧,联合国有那么重要?”

    “教孩子吵架的剧,播出来影响不好,已寄信给广电,不谢。”

    “太无脑了,女主怎么能和她姐夫在一起?这不是抹黑这个职业吗?”

    这些评论看得宋灵满头问号。

    女主连姐姐都没有,哪来的姐夫,这是串台了吗?

    这些评论有的为了孩子,有的为了这个那个,但宋灵看了半天,横竖也没看见什么合理的逻辑,反而有些观点过于离谱,不能一模一样,只能和原作毫不相干。

    关键是,还有人信这个剧情真的有,在评论下面义愤填膺。

    [太过分了,居然出现这样的剧情!这不是瞎拍吗?]

    [是被删减了吗?求资源!]

    [????上面求资源的认真的?]

    尽管上的言论有些混乱,但每次看到一些言论,宋灵还是很生气。

    她打开键盘就和他们开始对线,结果对面就和有组织有群一样,瞬间就把她的社交平台淹没。

    她截图了评论,举报给平台,但在对方的攻势下显得极其势微,的确,正常人谁会在上刷屏带节奏呢,最多只是看见不平的时候,偶尔出来一两句,很难扛过这种攻势。

    而这些节奏的评论下,还有很多没看剧,或者很容易被带偏的人,真的接受了这些“言论”。

    对啊,当年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你怎么能这么强势呢?肯定就是过度美化,肯定有问题!虚假!举报!无脑!

    宋灵气的一晚上没睡好。

    第二天她打开热搜,发现献礼剧的导演上了热搜。

    原来,他转发了那条微博“一点都不符合事实,当年西方那么强大谁给你的勇气?”

    并且,转发只加了一句话。

    “祖国给我们的勇气。”

    刚发出来,他的微博下面立刻就被义愤填膺的人攻陷了,但随后,越来越多的友自发地出来,用很长,但是真情实意的评论,在他的评论区进行回应。

    “即便那个时期我们无比艰难,我们正在努力地追赶国际的脚步,但我们从来都是挺直了脊梁的话的,哪怕面对霸道强权,也绝不卑躬屈膝。”

    “啊啊啊啊导演这回复,爱了!!!”

    “导演永远的神!!!真的很多人别被轻易带节奏了,今年很多献礼剧,我国的宣传也跟上来了!”

    “这部剧我看过,有拍的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我不会因为我不喜欢某个桥段,就对整个剧进行攻击和否定。评论里很多的不合理剧情,其实剧里根本没有,雁姐没有姐姐,也没有姐夫,她的对象是我(不是)——是苏明笃,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神仙cp,为国献出了一辈子。”

    很多媒体大v也纷纷转发,数万的友,用行动告诉了那一片声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紧跟着,苏明笃的故事和两人的信件来往也被公布出来,虽然公布出来的只有寥寥数封,但足以让人明白两人之间的感情。

    那个时代,写一首诗,给一个信物,接受了,就代表姑娘已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你。

    不像现在一些大张旗鼓的表白,社交平台的秀恩爱,固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表达情感的方法,现在发一条博文,就是爱你。

    但在那个时代,愿意让自己的人生里多出另一个人,就是爱她。

    一开始,那个帖子只是简单讲了两人从相识到结婚的故事。

    [看不出来,是举案齐眉那种吗?]

    [一生一世一双人,就已经足够了啊!]

    [那个时代都是从一而终,很正常啊,但他们怎么突然喜欢上的?一见钟情?]

    随后,帖子里贴出了他们之间来往的部分信。

    谢雁会给苏明笃写自己驻外的所见所闻,而他会写自己做研究,有时有突破的高兴,有时陷入瓶颈的痛苦。

    两人或许并不在一个地方,甚至不在一个国家,但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即为祖国的强盛而不停奋斗。

    在那个年代,志同道合,即为同志。

    彼此欣赏和爱慕,想要和眼前的人共度一生,即是夫妻。

    即便没有轰轰烈烈的恋爱,没有海誓山盟的结果,没有私定终身的诺言,没有大张旗鼓的宣布,但陪伴对方一生,一同奋斗的选择,已经证明了一切。

    即便在他失踪的那些年,没人知道他会不会回来,有一些像他一样的人,回来之后,家没了,亲人走了,妻子改嫁,孩子住在了别人家里

    而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回来了,谢雁还在那里。

    最后他编写了很多资料,调整课程结构,出论文,苏明笃编写的课程,成为各大高校的教科书,后期他的身体好了一些,又加入了一些实验和研究当中,为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献出了一生的时间。

    论坛里贴出的最后一张照片,拍摄的是最后一封封信,由谢雁写给他的信,坚定而有力的字体写着——

    “我不是在等你。”

    “我只是不会再喜欢其他人。”

    我有自己的路,你也有,我会朝着我的路走,若有必要,我会为祖国献出我的一切。

    正巧,你也是这样的人。

    正巧,我们遇见了。

    [呜呜呜呜呜我泪点太低了!!!!]

    [去看献礼剧吧,看完我人哭没了。]

    [什么,楼上的我不敢看了qaq两个人不是在一起吗,是he吧!]

    最后的电视剧出来,苏明笃的戏份很少,因为这部剧主要就是讲外交,而非科研。

    但这一集的最后,有人在下面推荐科研相关的一系列的电影和纪录片,其中一个就是以苏明笃等科研人员为主角原型之一的电影。

    至于那部献礼剧的第一集,是从一个少年出国留学,从千千万万无个青年跨出国门开始。

    中间,或有波折,或有惊险,或有离合悲欢,或有挣扎痛苦,但他们依靠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建设一个强盛祖国的理想,坚持地走了下来,坚定地走了下来!

    结尾的最后一幕,是看着依然还很显年轻,但五官已经成熟长开的妻子,她站在丈夫的墓前,轻轻一笑,擦了墓前的白石,放上一颗很普通的水果糖。

    妻子站在那里看了良久,才终于转身离开。

    离去的背影,一如那年他们都正是年少时,一起在大学的校园花廊下躲雨时,远处有人叫她的名字,于是她先离开的背影。

    像是被风带走了一样,她又融入了这祖国的河山中。

    而他,则被留在原地。

    两人去的方向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将自己永远地献给了他们所热爱的祖国。

    这就是“影视剧的结局”。

    **

    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结局。

    但祖国的故事,永远没有结局。

    从某日后,天亮了,梦醒了。

    她起身抬头,挣扎着走在这个泥泞的世界里。

    这路上,

    有人对她指点,有人冲她喊叫,有人侮辱她,嘲笑她,抹黑她,也有人对她好言利诱,哄骗推扯。

    有人叫了别人来当客,叫她往更美更“自由”的别路去。

    “这条路不也有自由吗?”

    她不明白。

    客,“你的孩子们,喜欢歌,喜欢舞,喜欢漂亮的人儿和衣服,那里可有很多!而且路面干净开阔,不会扎脚,你何苦再走这条路呢!”

    她晃眼往那一看,大白路上乌泱泱全都是富人,哪有穷人的活路?

    她现在是不穷了,可她不会忘记自己也是穷人起来的。

    孩子们喜欢那些,可她要孩子们,不止是能平安喜乐地享受那些,更能不忘最初的心,继续往前走。

    她又低头看着自己的脚。

    绣花鞋,

    红彤彤的鞋面,

    是她自己一针一线缝出来,不,正好合脚。

    鞋面沾了泥,她轻轻一擦,然后,

    “走那条路,不是站着走,是跪着走。”

    “自由怎么会跪着?”

    “自由不会跪着,跪着的不是自由。”

    她笑了,笑容很简单,也很美。

    客还想再做点什么,但她摆摆,摇了头,告别客,继续沿着这条路往前去。

    这一路上,她嚎哭过,大笑过,摔倒过,迷茫过,也清醒过。

    生死历劫,方自此始。

    新的光,已经在前面亮了起来,新的炬火,由她的千千万万个孩子高高举着,汇聚成一条红色的龙。

    任凭身后的人怎么喊叫,她依然抬着头,带着和鞋面一样通红的,充满了朝气的脸蛋,继续往前走去。

    **

    路,还长着。

    而新的故事已在那险山峻岭,暴雨如注的夏夜里——开始了。

    那里,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正在打量周遇的一切。

    烈火在雨夜里燃烧,照亮漆黑的夜。

    雨势很大,但火却烧了许久,起火点在荫蔽处,水与火交融在一起,雷声与噼啪声交错。

    火烧了一夜,

    村里的狗,也叫了一夜。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