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拍卖会后续

A+A-

    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其实不过就是一句笑话,自从王珪死后,攀附在王家的人早已经有一大半另投别人了。

    搞掉一个王家,五姓七望的其他人,都没有一句话。

    这是因为他们都感觉到了,太原王氏新任族长自己找死的。

    反正自己家族不会有事,这就没有任何的大问题。

    “老师,不好了,钱庄有人闹事了!”

    方启正在皇庄之中组织佃户建造库房呢。

    这一次,可以是大收入啊,那么多钱入账了,自然要修建库房了,总不可能一个个的箱子全都堆积到库房之中吧,这也是因为那些佃户还有流民家的房屋已经修建好了,这些学生全部住回自己的家中了,所以这些房屋空了下来,才能够勉强将这些钱币全部都藏好。

    所以现在方启就忙着修建库房,这个库房自然不可能建得很简单了,墙壁,地板,甚至是房顶,这些地方都加上了钢板,然后再用钢筋混凝土将这些墙堆砌起来。

    至于库房的门,那是和墙是一体的,门锁又是和门是一体的,设计成了一种鲁班锁。

    由于这个墙非常的厚,方启足足设计了三道门,并且每一道门都是一个鲁班锁。

    这库房已经修建了一个月了,就剩下最后的一点点了,方启正在指挥干活呢。

    这个时候钱庄有人闹事。

    不用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因为方启早就料到了,这些人铁定会闹事的。

    这一波将长安城中的世家门阀,勋贵皇亲,全都给收割了,他们能不着急吗?

    钱存进了钱庄,居然要十年之后才能够取出来,这不是搞事情吗?

    还有那些想要拼一波贷了款的,没有买到东西的,那才叫一个凄惨呢。

    里拿着两份存单,一份是原本的家产,一份是贷款之后的存单。

    等于是贷款贷出来,没有用,还存进去了。

    虽然存款有利息,但是贷款又要收利息,这一对比,还要亏特么的好大的一笔。

    这些人顿时就接受不了了。

    这简直就是坑啊。

    被方启如此坑了一波,这些人肯定要闹事的。

    “让他们先预约,然后等候通知,一个一个的处理这个事情。”

    方启二话不,直接就对这个来求救的学生道:“你不用着急,告诉他们,白纸黑字的契约,如果想要解约,态度不好的,就按契约上写好的办。”

    方启早就料到了这一点,知道他们会解约的,所以早就在合同里面写清楚了条款。

    这些人如果好好话,不定自己能够放他们一马,但是他们要是不给面子的话,那就等着被自己坑死吧。

    反正白纸黑字,自己又没有逼迫他们,都是他们自愿签署的合同,并且还有保证人的,这种事情他们抵赖不了的。

    此时方启正忙着呢,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心思去搞这些破事情的。

    库房修建正在关键期,自己要设计密码的,怎么能够分心去做别的事情呢?

    “宋国公,这一次你竞拍了六瓶酒,总共是十八万贯,到时候只需要给我十万贯的存单就行了,还有八万贯作为商税,你直接将这个钱送到国库就行了。”

    萧瑀过来跟王灵云商量商税的事情,结果王灵云直接就跟萧瑀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按照二十税一的税率的话,不是只有七万五千贯的商税吗?”

    萧瑀看着王灵云,一脸疑惑的道:“这不是还多出了五千贯吗?”

    “这五千贯就当我提前交的税,下次扣除就好了。”

    王灵云一点都没有在乎,萧瑀顿时就愣住了。

    提前交五千贯的税?

    哪有这么搞的啊?

    “这样子不好吧?这可是五千贯啊。”

    萧瑀看着王灵云有些不知道应该什么好了。

    “五千贯,不过是钱罢了。”

    王灵云笑了笑,然后道:“以后还有会的,东家了,以后要在东市开一家酒馆,做生意,以后还要请宋国公多多照顾女子了。”

    这话的确是方启的,他是要开一间酒楼,其实也不是为了赚钱,他就是想要在这个时代引领一下潮流。

    比如炒菜啊,比如茶叶啊,比如猪肉啊。

    这些东西,都需要通过酒楼来推广的。

    方启开酒楼的目的就在这里,赚钱倒是其次的,他现在根本就不缺钱了。

    整个长安城的财富都被他给掠夺过来了,他现在根本就不缺这么一点钱了。

    钱不缺了,自然要开始搞事情了。

    这酒楼只是其中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重要的计划呢。

    他第一批教导的那些国子监明算科的学生,如今已经学了很多了。

    基本上接下来就可以教他们一些关键的东西了。

    但是想要教导他们这些关键的东西之前,最好要检测一下这些人的忠心。

    不然的话,方启不是很放心这些人。

    想要测试忠诚度,自然要给他们先讲一些高端的东西,还要给他们制定一套特殊的惩罚方式,不能要了他们的命,还要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足够的恐惧。

    不过这些事情并不着急,方启一边制定惩罚方式,一边接见了那些想要提前取出存款的那些人。

    方启其实早已经将所有的事情全都已经写进了合同之中,这些人借钱迫切,存钱也迫切,所以根本没有仔细看合同。

    自从知道了合同的事情之后,这些人翻了一下合同。

    有些存的少的人,根本就没有过来找方启了。

    只剩下了那几个存的比较多,还借钱存款的人过来找方启想要解约。

    方启看着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然后道:“你们出自己的要求吧。”

    “我没有什么要求,按照契约来吧。”

    有的人直接就要按照契约来。

    “我不服,你写的那些东西,我都没有看,我要求你返还我的钱,并且还要赔偿我!这借款我就不换了,不过这存的钱,你必须要还给我!”

    还有一些人是这样的态度。

    这些人不仅要让方启还钱,还要方启赔偿,并且借的钱还不还了,这种情况之下,方启岂能惯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