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给我俩小铲子
林玄礼原本以为一个皇帝身边会有很多勋贵世家出来的同龄人,陪他玩耍,跟他培养感情。实际上,从老师到宫女太监都是三十岁以上,老成持重,忠心不二,同龄人和同学都不存在。皇子可以有同学,皇帝绝对没同学,就像他——赵佶的考试成绩完全没人搭理一样。
在太皇太后眼前秉持着食不言的精神吃完饭,双双告退。
十个健壮的中年宫女跟着赵煦,给他穿的厚厚实实,加上披风,戴上可爱的大红风帽,从额头到下巴围了一圈雪白兔毛,风帽里只露出一张脸。
还叫来两个健壮的内侍,等着官家和十一郎走累了,叫他们背着走。
赵煦低声问:“宫里冬天有什么景色吗?”
“花园中有些苍松翠柏,雪后红梅。”林玄礼低声:“我叫人清理出来一块冰面,泼了点水,滑了许多屁股墩。”
赵煦:“哈哈。”
林玄礼又:“我不外乎荡秋千、蹴鞠、斗虫、画画、摘花、上树这些事,天寒地冻,最近和姐妹们玩过家家。”她们终于带我玩过家家了,感动,差点去抱朱太妃的大腿。没办法,虽然怕向太后嫉妒,但是宫里同龄的四个姑娘有仨是她生的。
赵煦:“哈哈哈,真有意思。过家家玩什么?”
“用花换酒呀,用肉饼换手帕,假装做生意。一起捏点心准备过年。”
在不久的将来,妹妹们会尊称我一声炙烤师!嗯,如果保母和她们的保母不拦着我亲自烤肉,我早就成了。她们动手烤的真不成,火候掌握的不好,大厨要被气的吱哇乱叫了。再长几年,铁板烧等我!锅我都看好了。
一路走一路闲聊。
林玄礼有上辈子的生活经验,深吸一口气就知道空气中飘来的是烧麦秸、高粱根,还是山火,或者是煤炭味儿,亦或是劣质烧烤木炭/顶级果木熏烤。前几种是童年经历,后两种则是职业素养。思维还停留在上辈子提倡的环保上:“这炭味真难闻,以后要是不用就好了。”
“有诗曰:沙堆套里三条路,石炭烟中两座城。不用石炭,百姓以何为生?佶儿,要知道,大宋不定都长安洛阳,正是因为那两处的树木砍伐殆尽。”赵煦慢悠悠的往前走:“数年前,乌台诗案之时,慈圣光献皇后。你记不住,曹娘娘,临终前还为苏东坡开脱。他去做了徐州太守,那年徐州城秋冬缺少柴薪度日,百姓恐难度寒冬,会冻饿而死。苏东坡就命人四处勘探,终于发现了石炭。为此写了一首诗。”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盘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林玄礼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以前给人送礼时买过精装的苏轼大全集,好家伙,一寸厚的书的足有六大本:“我滴哥哥,你怎么记得住。”请接收学渣的膜拜。
赵煦讶然:“这么形象呢,为何记不住?天冷,薪贵,有市无价,山里有珍宝,大家都去看,炼钢做刀……给你切鱼吃。”他随口又讲了讲常平仓存的炭,就是等大雪苦寒,京城鬻炭者疯狂涨价时,便宜卖些炭。
“哥哥你还知道这些事?哇。”好的不食人间烟火呢?
赵煦心:可别提了,司马光一党的疯狂给我讲百姓有多艰难困苦,本来就吃糠咽菜勉强生存,等王安石改革之后就活的更难了。
对前面这段我信,先帝也这么。后面的离谱。
晃晃悠悠就走到了林玄礼居住的地方,距离不远。
进门来宫女们慌忙上前行礼,忙忙的捧茶,把罩着银丝熏笼的炭盆移到皇帝眼前。跟着官家的中年宫女拦住这些十七八岁的姑娘的手,帮他脱了风帽又脱了外套。
赵煦:“我有一年没来了。还不错。”
屋里有一盘子香喷喷的佛手,摆着一只唐代的红釉瓷壶,龙泉青瓷的椭圆水仙盆里枝叶舒展,喜庆的陈设。
薄薄的白瓷茶盅,热热的香茶。
林玄礼伸着手让宫女给自己挽起袖子,绑上护腕:“我来烙饼!”
赵煦微微一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演武呢。”
宫女们又红着脸抬过来一张矮几,一个面板、扣在盆里醒着的面团。四个碗。一碗从鸡汤中提取出来、炸了花椒面的鸡油,一碗葱花,一碗布面,一碗豆瓣酱、甜面酱、红腐乳、蜂蜜混合的酱、一碟芝麻。
一个又圆又平的煎饼锅。
林玄礼心:[这煎饼锅就很适合做铁板烧!她们不让我靠近嘤嘤嘤。给我俩铲子吧!]
老宫女们受命保护官家贞操,决不能让他在十二三岁就被人勾引,虎视眈眈的盯着这群脸红的姑娘,暗暗狐疑。
其实宫女们只是觉得郎君要烙饼给官家吃,显得她们毫无用处。
赵煦端坐在主位上,还没看他动手,就觉得好笑。这好大一副阵仗,孩子做什么动作都夸张,露胳膊挽袖子的爬上凳子。
洗了手又擦干。撒上布面,掐了一块面团开始擀:“六哥,你真愿意让苏东坡当我的老师吗?”
我再怎么不擅长诗词也记得他当过你的老师,然后在你亲政之后被扔到天涯海角,和他大长脸弟弟天各一方。蛮可惜的。
赵煦的沉默持续到他在面皮上涂满鸡油撒上葱花卷成卷,二次醒发,徐徐道:“仁宗喜欢他,慈圣光献皇后也喜欢他,先帝一直想重用他,只因为他反对王相公变法,受了些阻碍未能成功。”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高娘娘极其推崇仁宗,推崇他那时候不交战而四夷太平,她又喜欢重用反对王安石的人,苏轼此次回京必得重用。苏门四学士都偏向于司马光。
十一弟喜欢,就给他,苏门领袖而已,我毫不惋惜。
林玄礼明白了:“我也想陪六哥畅谈天下大势,但我不懂。”把三张饼的饼坯都做出来,重新把第一个擀开。
往铁锅里一扔,取下熏笼搁在旁边,铁锅架在炭盆上。
赵煦看他耳朵上沾了点面粉,忙的满头是汗:“你每日都研究这些?”快去读书啊?
“我也识字学琴,但是这个好玩又好吃,比宫外的肉饼还好吃。”
保母死守不许他动火的底线,抓住了他的衣袖。只得指挥宫女们:“翻面翻面,拿筷子翻。”“刷酱!”
又按照吩咐把饼切成块。
林玄礼拿出大厨的风度:“六哥请用。”
赵煦哪见过刚出锅带着镬气的美食,欣然提起筷子:“好啊,色香俱全。”
谁能不爱酱香饼呢?
赵煦简简单单的品尝了一块又一块,有一点酥脆,千层,淡淡的葱香和表层的酱香:“好吃,堪称京城第一。”
林玄礼趴在八仙桌上:“哥哥,以后我在宫外开家店,你给我写这个。啊呀。”
赵煦捏了捏他沾有面粉的耳朵:“佶儿,不要放浪形骸,整日不务正业,身为郡王,将来封汝为王,要体面些,年纪就想着与民争利。”
爹爹问百官利益,那是为了丰盈国库,你就想卖饼?真是毫无志向可言。虽然不要求你志在天下——那就麻烦了,你好歹也寄情山水、游乐歌舞啊。
林玄礼脸上写满了无辜,心我也不能我等着你体力不支给我让位当皇帝吧,我这是出去调查民间疾苦及美食,深入百姓,扎根民间,从群众中…哦不是,到群众中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后世青苗法,保甲法,议论纷纷形成粉圈,我要亲眼看一看。“痛痛痛,QAQ,我让这些姐姐们学会了之后去开店嘛。我不算学卓文君当垆卖饼和酒。”
另外两张饼也烙出来,分了三盘,拿食盒装好了,赵煦亲笔写了帖子,分别送给亲妈和向太后。给朱太妃的洋洋洒洒一百百字,给向太后的就惜字如金二十个字。
“这一盒,你拿回去,高娘娘用午膳时奉上。跟她老人家十一弟仰慕苏东坡。”然后,把目光转向赵佶:“苏东坡身经三朝,帝后都晓得他有宰辅之才,你就知道他善于烹调?大材用。”
林玄礼挠挠头:“我还没上学啊。”
文盲的理直气壮。
怎么也得等我学了一年之后,才我是个学渣吧。
……
高太皇太后把苏轼的痛哭流涕不久,也任命他做官家的老师,听赵佶也想要之后,想了想,同意了。苏轼此人多才,他可以给官家讲治国理政,为君之道,也可以给赵佶讲诗词歌赋,风土人情,官家和赵佶亲近,那么赵佶的思想品德也得抓一抓,不能放逸懒散,带坏皇帝。
向太后拨给他两个身强力壮的内侍,换走了一个学会酱香饼的宫女。
林玄礼站在台阶上脚踩着门槛看他们。被保母推了一把:“不许踩门槛,再踩”
“你要我?”
保母微微冷笑:“给你洗脚时挠你脚心。”郎君怕痒怕的疯魔了。
林玄礼立刻规规矩矩的站好:“你们叫什么名字”
一个嘴上微微有胡须的高大汉子:“人童贯。”
另一个看起来娘们唧唧的:“人高蜜。”
林玄礼猛地睁大眼睛,一股寒意猛然升起,转瞬控制住情绪:“你们都会什么?”高蜜也会烹饪,也会管理,如果是他穿越过来,那难道不是他杀了我?还是重名呢?如果他也是穿越的,别被他发现。
童贯笑道:“人会歌舞,翻跟头,拳,抖空竹,抽陀螺,笑话,力气也大。”
高蜜:“人会抓蛐蛐,厮扑,唱曲儿。”
林玄礼依然没放下心,仰头看保母:“我想让他们相扑。”
保母:“该吃饭了,吃完饭再看,也让他们准备准备。”一般都是商量好的。
进屋吃饭时,保母又问:“你不喜欢高蜜么?方才觉得郎君有些,恼怒?”
似乎是害怕,但你是郡王,你怕一个内侍?
虽然不能生杀予夺,却能把他远远赶走,不想见就一句就成了。
林玄礼随便找借口:“我以为他名字叫告密,吓我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