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北极星之战(三)
“你跟我请假,就是为了跟那个业余的姑娘排双人滑?你算退役然后陪她去参加大众冰雪公开赛?”文非凡的声音气得简直有点尖锐,“那我们费那么大劲,让你在嘉年华展示竞技状态,为你积极争取名额还有什么意义?”
“教练,我……”陈辞犹豫了下,到底还是开口了,“这段时间你也看到了,不管是我本人的意愿,还是竞技状态,都适合回去练双人。”
电话里一片寂静。
有鸽子从头顶飞过,哗啦啦一串,转瞬消失在天际。
半晌,文非凡才道:“你这是执迷不悟啊!”
随后,挂断了电话。
焦虑的忙音一声跟着一声,催的人心头发颤。
陈辞把手重新插进衣兜,仰头去看头顶的苍穹。
飞鸟已经远去,只有稀稀落落的白云浮在青蓝色的天空中,一动也不动。
他把包甩到背上,慢吞吞地往前走了走,招手拦车。
司机年纪很轻,嘴皮子也利索,“帅哥,去哪儿?”
陈辞怔忪了会,把到了嘴边的“凛风冰上运动俱乐部训练基地”咽了回去,改口道:“去泉井洋胡同29号。”
司机一听是去老城区的胡同里弄,心里就有点犯嘀咕。那些地方呀,车道窄,房子老,开进去半天出不来。
顶顶不好做的生意啦!
一路上穿大街过巷的,好不容易把车开到距离胡同口几百米的地方,司机怎么也不肯继续开了:“伙子,里面开不进去了。”
陈辞也知道这里车子难开,付了钱,下车步行。
他熟练地拐进巷,在熟食店称了两斤卤肉,拿了两瓶干白,沿着路继续往里。
绕过种满大葱的花坛,转过停满了自行车的过道,总算跨进了霍家院。
葡萄架、枣子树、笤帚秧……院里一棵闲花也没有,栽满了各种实在的吃的用的。
气温不够的缘故,地上还搭了个不大不的棚子,蒙着白色塑料膜,种了不少家常蔬菜。
霍斌戴着副老花眼镜,背着手,正瞅着蓄满水的青花大瓷缸瞧。
“霍老师。”
陈辞出声招呼。
霍斌扭头,见是他,咧开嘴笑了:“腿好了?快来看看我这鱼!”
陈辞走近,探头往瓷缸里看去——水清见底,稀稀落落浮着两根水草。既没有锦鲤,也不见什么新奇品种,只两条黑乎乎的胖头鱼,甩着尾巴在缸底游动。
“霍老师,这是……”
“胖头鱼啊,”霍斌笑呵呵的,“不认识啊?”
“认是认识,”陈辞只是疑惑,“您养这个干嘛?”
他还真没见过谁养这个的。
这不就是花鲢嘛,又不好看,也不稀奇,甚至连个好听点的寓意都没有。
“这个鱼肉好啊,”霍斌扶扶眼镜,“清炖、红烧、酱炖、煲汤,怎么做都好吃。”
陈辞囧然,他倒是忘了,务实的霍老教练,怎么可能有闲情养鱼欣赏。
只可惜了这口青花大缸,看花纹看做工,绝对不是设计来养胖头鱼这种“肉菜”的。
霍斌欣赏完胖头鱼肥厚的身躯,领着陈辞往屋里走:“你今天来的可真是时候,我早上刚摘茄子呢——让你师母给你做葱爆茄子!这个葱呀,也特别好,我自己种的,绿色无污染……”
“就咱们这破空气质量,还无污染?”霍斌爱人钱芸从里屋出来,怀里抱着她那只宝贝狸花猫,“陈来了呀,中午留这儿吃饭。”
“哎,”陈辞应了声,“钱老师越来越漂亮了。”
“漂亮什么呀,都老了。”钱芸嘴上不,脸上笑意却掩藏不住,摸着狸花猫抱怨,“天天看你霍老师瞎折腾,今天种大葱,明天栽茄子,种的胡萝卜跟指头那么大。”
着着,瞥到了陈辞手里的酒和卤肉,“你们一个个,也不给我省心,又是酒又是烟的,当他18岁呢!”
陈辞笑笑,霍斌断她,“行了,人孩子那是好心——陈辞,快坐——芸,你别摸那猫了,毛都给你撸秃了,给孩子倒杯水去。”
钱芸把猫放到垫子上,摇着头往厨房走去。
霍斌冲陈辞眨眨眼,陈辞赶紧把袋子里的卤肉和白酒一一摆出来。
“今天我没开车,和老师好好喝一杯。”
霍斌却把酒瓶往自己这边拉了拉,“毛孩子喝什么酒?陪着我就行了!”
“霍老师,”陈辞哭笑不得,“我今年都22岁了。”
霍斌愣了下,忍不住感慨,“都22岁了?哎,怪不得我老了!刚带你和雪的时候,你还没我院子里养鱼的水缸高。”
听到“雪”两个字,陈辞的眼神黯淡了下,随即又恢复了笑容,“是啊,雪也22岁了,大姑娘了。”
“她……”霍斌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扭头向厨房喊,“芸,茶呢!”
钱芸这才端着茶杯出来,“你这个性子哟,急死!”
陈辞起身接过茶盘,“钱老师您别忙了,您也坐。”
钱芸摆手:“你们坐,帮我看着点儿梨花,我去买点菜,你中午留下吃饭。”
梨花,就是那只狸花猫了。
当年他跟舒雪第一次来霍家时,梨花还喝不了牛奶,叫起来也呜呜咽咽的,身体更是比一只老鼠大不了多少。
如今物是人非,奶猫也成了肥老猫了。
霍斌倒了两杯酒,犹豫了会,还是把属于陈辞那半杯倒回自己的杯子里:“你就别喝了,下午回去还训练吧?”
陈辞没吭声。
霍斌自言自语:“白酒容易上头,晕。人这一晕啊,上冰就得摔。”
“我今天……”陈辞的声音有些赌气,“我今天不回去了。”
霍斌瞥了他一眼,夹了块牛肉放进嘴里,“我这可没地方给你住。”
“您不还有个书房?”陈辞也去夹牛肉。
“书房被你钱老师征用了,”霍斌拿筷子遥指狸花猫,“给改成梨花的活动室了。”
陈辞看看猫,再看看自己,“霍老师,您宁可留给猫住,都不给我啊?”
“那是,”霍斌吃得腮帮子一鼓一鼓的,“猫没活动室,就得祸害我院子里的菜;你有没有没书房住,都一样得叫你文师兄一声教练。”
陈辞不吭声了,嘴里的牛肉也有点嚼不动了。
霍斌不但是他和舒雪的双人滑教练,还曾一路领着文非凡入门直到拿奖的启蒙老师。
后来文非凡受伤退役,霍斌才开始执教双人滑,带起了一对又一对的双。
那时候训练基地条件比较艰苦,陈辞和舒雪两人年纪最,也是队里唯一的南方人,特别不适应北方的伙食。
别人要控制体重减肥,他们俩瘦到肌肉力量不够,影响托举和跳跃。
霍斌嘴上严厉,回去后就买了一大堆南方菜谱,学做炝蟹、东坡肉、莼菜汤……
甚至,还像模像样地用发面给他们蒸豆腐虾米馅的包子,用鲜冬笋切丝,和里脊肉、咸菜一样下面条做片儿川……
于陈辞来,霍斌并不只是一个教练,是人生导师也并不为过。
而对霍斌来,自己执教生涯里,自文非凡后,最耀眼的苗子就数陈辞和舒雪了。
那么刻苦的两个人,那么好的天赋,那么高的起点……霍斌放下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
那一声叹息带着岁月的磨砺,划过陈辞耳畔,把记忆里的尘沙的都搅乱了。
“你觉得咱们几岁能拿冠军?”
“咱们不是拿过了?”
“那是世青赛,都一群孩子呢……我的是世锦赛、四大洲赛、冬奥会!”
“大约还要再过两年吧?”
“明年先拿冬青奥的,后年升成人组,适应一年,然后拿世锦赛的……20岁吧,最晚20岁,拿第一块奥运金牌!”
如今,8年过去了,火炬木年年萌新绿,那个把拿冠军挂在嘴边的女孩,却再没有醒来。
“你才22岁,不能老看着过去,老跟自己过不去。”霍斌道,“雪出事,我们谁也不愿意看到。但是事情确实发生了,又过去了那么多年了,你怎么还看不开呢?”
霍斌嚼着牛肉嘟囔:“你是一个现役的运动员,为国争光是你的责任,是义务也不算错!你为了自己的那一点“内疚”,非得回去练双人?”
“文师兄是这么跟您的?”陈辞忍不住问。
“需要他来吗?”霍斌没好气道,“你想干什么我还不知道?你觉得对不起雪,是吗?可你就回去练双人,也改变不了雪的悲剧,也不能把她从病床上拉起来练啊。”
“我……”陈辞欲言又止地看着霍斌,半晌,才解释道,“我想转双人滑,并不完全是为了雪,或者……雪只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那主要是为了什么?”霍斌一副不大信的样子。
“为我自己。”陈辞道,“责任、义务这些事我都知道——可我们学花滑,不就是因为喜欢吗?您当年问我,为什么要和雪组双人,我,因为我喜欢,我喜欢和同伴一起上冰比赛的感觉。而现在,我的答案并没有改变,您已经不能理解了吗?”
霍斌神色复杂地看着陈辞,这个几乎可以是他看着长大的男孩,半晌没有话。
单人滑是双人滑的基础,但单人滑的难度要求,其实更甚于双人。
所以,业内一般会劝在单人项目上难有突破的选手转投双人项目,反之,则很少。
陈辞当年从双人转单人,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的。
难得熬过来了,却要转回去……
不要文非凡不乐意,就搁他霍斌这儿,也觉得他在胡来。
“非凡你腿伤恢复的不错,”霍斌沉吟,“那心理上……”
“你们怎么都……”陈辞苦笑,“我心理健康,身体健全,只是想滑自己喜欢的项目,只是……想从摔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
霍斌不话了。
屋子里暖融融的,梨花喵喵叫了两声,把头蹭在垫子上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