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龙政变的脚步,竟然已经悄悄的走近了

A+A-

    那几粒种子,丁昊极为眼熟。

    虽然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既干瘪又干巴,一点也不饱满。

    可是,丁昊还是一眼就辨认出来了,那就是玉米的种子。

    丁昊惊喜没名啊!

    顿时,连看汗血宝马的心思也没有了。

    绕过马厩的围栏,飞快的就冲进了马厩里。

    继而,对着那匹脏兮兮的驽马p股,就欲抠去。

    若非张九龄紧随其后,眼疾快,一把扯开了他,丁昊恐怕就要被这匹驽马尥起的蹶子一击毙命啦!

    张九龄惊魂未定啊!

    “伯爷!你这是?到底想干啥呀?

    咝!在下还真不知道!伯爷您竟然还有这癖好?”

    丁昊也顾不得解释了。

    指着那匹驽马的尾巴,急切地催促道:“快快快,九龄,将马尾巴里的那些泥疙瘩,通通给我抠出来!”

    张九龄犹自满头雾水。

    丁昊更急了:“那有可能就是我们一直在找的,高产农作物的种子!”

    张九龄终于明白了,敢情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

    知道事关重大,张九龄也不怠慢。

    立即就找来了一名马夫,令其来办这件事。

    不一会儿,在丁昊急切的关注之下,这匹脏兮兮的驽马浑身都被梳理了一遍。

    看着簸箕之中,脱落的马毛与干涸的泥污当中静静躺着的那几粒珍贵的玉米种子,丁昊惊喜莫名。

    这边的动静,早就将婆罗胡吸引过来了。

    见此情景,婆罗胡不无感慨道:“没想到这匹不起眼的驽马,竟然帮上了伯爷的大忙!

    若非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回来的路上,恐怕早就将它宰了吃肉了!”

    在婆罗胡不胜感慨与唏嘘的絮叨之中,丁昊才知道。

    这匹其貌不扬的驽马,是婆罗胡在滇南,顺道购得的一匹肉马。

    什么是肉马?就是为商队在路上提供肉食类脂肪补充的劣马!

    商队由于要长途跋涉,既要托运货物,又要携带粮食干粮,实在是太过不便了。

    购买一些劣马,既可以当做驽马来帮着驼运货物,食物不够用时,还可以充饥果腹。

    因为这匹马,其貌不扬,既瘦且,价值又不大,故而,一路之上连梳洗的待遇都得不到。

    所以,马尾巴当中夹杂着的五六粒玉米,才得以幸存至今。

    “产自于滇南的野马?”

    这个问题,又让丁昊百思不得其解了!

    他可是记得,后世的某些资料上,玉米是一种舶来品。

    最早起源于美洲,传入中国的最早时间,更是要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

    也就是明朝中后期,公元一千五百年左右。

    丁昊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心存侥幸,想要在这万国来朝的唐代碰碰运气。

    谁曾想,还真让他给找着了。

    既然找着了,那也就懒得再去想它的起源到底是哪里了。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几颗玉米而已嘛!为什么就没有可能呢?

    还真别!丁昊的这种想法,在后世里,也有科学家大胆的设想与查证过。

    已经有资料证明,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滇南就已经有了玉米的记载。

    也就是,中国完全有可能也是玉米的原产地!

    丁昊心情大好之下,执意要酬谢婆罗胡。

    此时此刻的婆罗胡,已经觉得丁昊挺对脾气了,愣是坚辞不收。

    丁昊无奈,只能作罢。

    只不过在离开之时,丁昊又了:“这几粒种子我先拿回去好好培植,待到卓有成效之时,必将禀明圣上,为你婆罗胡请功!”

    婆椤胡也没往心里去,他只当是丁昊的一句戏言。

    可就是这一句戏言,日后,彻底改变了婆罗胡的命运。

    也改变了整个婆罗胡家族的命运。

    让他们由此改变了商贾的身份,继而,迈向了大唐帝国的仕途。

    丁昊也根本就没有意识的,正是因为他这次的无心之失,造就了一代枭雄安禄山。

    婆椤胡,并非是这位胡商的姓名。更像是一个绰号,美称,就像是满大街的波斯胡一样。

    婆椤胡的真名,其实应该叫做安婆罗。

    先前自我介绍时,他尚对丁昊存有戒心,故而,只以神都城中博得的绰号示人。

    丁昊不虚此行,这六粒玉米的种子,被他紧紧地攥在心里,视若珍宝。

    一路之上,更是与张九龄不停的着,这玉米的不凡之处。

    什么高产啦!耐旱啦!贫瘠的荒地也能播种啦!以及煮着、蒸着是如何的好吃!烤着,晒干了磨粉更容易储存等等。

    一条一条如数家珍,听得张九龄一时神往不已。

    渐渐的,竟然也在心中萌生了,一定要好好培育这几粒好宝贝的想法。

    张九龄属于寒门士子,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的观念,在他的脑子里早已根深蒂固。

    此番,听闻丁昊将这玉米形容的神乎其神。

    早就按耐不住了,当然想要参与到这个玉米的培育之中来。

    自告奋勇,张九龄大包大揽道:“伯爷!此事还是交由在下来做吧!当年在下读书之时,也曾做过农活,交给我来打理,您就放心吧!”

    拢共就这六粒种子,丁昊当然不敢全都放交给张九龄。

    “眼下当务之急,主要是多观察,多积累经验!

    这六粒种子金贵的很呐!还是咱们一起精心的培育吧!

    等到来年,种子稍微多一点了,就可以慢慢的推广了!

    届时,若能够卓有成效,那可就造福苍生了!”

    张九龄做一代名相,自然不缺少悲悯人之心。

    对丁昊的话,深表赞同:“此事若成,功德无量!九龄必当竭尽全力。”

    稷农坛,丁昊令他的便宜父亲程俊,挑选了一间采光较好的房子,专门用来培育这玉米。

    这一段时间,应该能算作丁昊最为悠闲的时光。

    随着春去秋来,种子的生命力果然很顽强,全都破土而出,并最终长成了成熟的果实。

    玉米确实是培育成功了。

    可是,丁昊尚未来得及充分享受喜悦,令他一直悬在心头的那件大事,提前发生了。

    风烛残年的武则病倒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令他担忧的。

    最令他担忧的是,张易之与张昌忠两兄弟,竟然阻隔了众大臣的觐见之路。

    别是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就连太子李显,相王李旦以及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这些至亲,想要见上武则一面,都难如登。

    丁昊一下子就意识到了,神龙政变的脚步,竟然已经悄悄的走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