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陛下舍得吗

A+A-

    “贤侄所言颇为有利,众皇子学习的确要吸纳各家所长,为自己所用。”房玄龄支持陈弈的建议。

    李世民听陈弈的提议,欣慰的:“这建议不错,朕觉得武将来讲学,文官也该前授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哪怕培养出几名干吏名臣,都百利而无一害。

    何况太子贤达,继续留在书院听课,肯定博学多才,成为合格的继承人。

    程咬金挺身而出自荐道:“陛下,臣愿前去书院授课。”

    “臣才疏学浅,也愿去书院渐渐军事。”李道宗。

    “臣亦愿意去书院讲学。”侯君集欣喜的。

    武将热情高涨,一众文官不甘落后,萧禹,魏征,房玄龄纷纷表态,希望前往书院传道受业。

    李世民听着欣慰,当场赞同:“这个筒单,朝廷内阁,各卫大将军,六部尚书,每月抽一日来此讲课,为朝廷培养更多贤才。”

    “喏!”

    房玄龄等领命。

    这时,陈弈突发奇想,狡黠的:“陛下,各卫将领来书院授课时,我建议,聚集长安军中年轻将领来此旁听,开阔见识,提高军事素养,届时,我抽空撰写几本兵书,大家畅所欲言探讨。”

    “妙啊,太妙了,朕准了。”

    李世民赞同。

    老将授课,讲述作战策略,更好的传承兵法,比死读书,读死书强得多。

    关键他期待陈弈撰写的兵书,能否媲美神武纪要。

    闲谈片刻,李世民向百官道:“玄龄,克明,玄成,无忌留下,段纶,派工部官吏尽快制造曲辕犁,活字印刷,剩余的人回去吧。”

    “喏!”

    百官颔首领命。

    临走时,萧禹好奇神色好奇的瞥了眼李世民。

    程咬金长臂搭在李孝恭肩膀,朗声:“君集,道宗,去河间郡王宅院瞧瞧,争取混一顿晚膳。”

    “对,是该宰他一顿。”李道宗附和,谈笑中勾肩搭背离去。

    百官离去,皇后,公主移步内院。

    雨亭内,仅剩李世民,陈弈等人,顷刻间清净不少,陈弈端起酒杯给他们斟酒,边喝边询问:“陛下,有何要事,搞的这般神秘?”

    李世民朗声:“听闻你提议推广科举制,朕希望再商讨商讨。”

    “哦!”

    陈弈敷衍的回道。

    却有点惊讶,李世民竟然没有死心。

    房玄龄,杜如晦四人深色凝重。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分定姓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与太原王氏四个贵族世家,获得与皇室通婚资格。

    多年来,形成巨大的利益集团。

    消弱世家,无疑是虎口拔牙,稍之不慎,朝堂掀起腥风血雨。

    李世民决定与陈弈等密探,也是有此顾虑。

    发觉陈弈吊儿郎当,朗声:“此前朕与玄龄等商议过,但消弱世家阻力很大,你建议推行科举制,消息一出世家肯定群起反驳,欲推行科举制,必须先消弱世家,你有何良策?”

    “是有些策略。”陈弈淡淡。

    不过,从萧禹驳斥魏征的态度来看,消弱世家起来筒单做起来难。

    断然财路如杀人父母,打压世家比断人财路严重百倍。

    若皇帝不下定决心,或做事摇摆不定,事情恐难成功,他提出策略也恐怕陷进舆论风暴中。

    陈弈举杯满饮,正色的:“陛下,此事如火中取栗,危险万分,若陛下铁心消弱世家,我自然有主意,若筒单询问,目前恐怕时仍不成熟。”

    李世民轻笑。

    旋即,瞥了眼房玄龄四人向陈弈,对他吊儿郎当的举动颇为不满,厉声:“北伐后,玄龄已秘密上书,当初消弱世家已经提上日程,可惜被旱情耽搁了。近来范阳卢氏之事极为糟糕,再不消弱世家,难道眼睁睁瞧着范阳卢氏勾结外族的事儿继续上演吗?”

    “没错,太上皇搬出太极宫,陛下彻底掌权,目前时刚刚好。”房玄龄。

    “再不消弱世家,必将尾大难除,大唐数代后,北魏以来的王朝更替肯定上演。”长孙无忌。

    魏征额首,嗓门极大:“世家贵族斤然是爬在百姓身上的吸血鬼,不光兼并土地,还仗着自己地位,试图搞学识垄断,若不尽早根除,后果不堪设想。”

    原来皇帝早有打算啊。

    一时,陈弈信心满满,直言不讳的:“常言道三岁定八十,世家情况更是如此,世家子自出生,仗着先祖的权势,无需任何努力即能得到高官厚禄,很多草包充斥官场,严重影响朝廷政令

    陈弈试图陈述世家的弊端时,李世民懒得听他啰嗦,催促:“世家弊端,朕心似明镜,直接你的解决策略。”

    “也筒单,其一,派人编撰全国各地有名氏族谱系,从名义上打压世家,借抬高皇族地位。其二,朝廷下令,禁止世家之间通婚,剪断他们之间的姻亲联系。其三,杀范阳卢氏儆猴,以范阳卢氏勾结高句丽为由,分拆卢氏,把卢氏子弟迁往不同的地域。

    单凭这三个政令,肯定能震慑世家。

    此时,适时推行科举制,所遇到阻力必然大大降低。”

    呼!

    听着陈弈口若悬河的叙述自己的策略。

    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均深呼口气。

    三条建议,第一条竟然与他们不谋而合,至于后面禁止士族之间通婚,魏征稍微提过一嘴。

    至于第三条策略,他们尚未想过。

    “贤侄,你把握?”魏征询问。

    “当然。”

    陈弈朗声,他所提的建议,绝非无的放矢。

    贞观年间,李世民采取编撰氏族谱系的策略,高宗时,下令禁止士族之间通婚,至于分拆卢氏,后世很多朝代打击大家族时,最寻常的策略。

    “若世家反抗,有更狠的一招。”着陈弈望向长孙无忌。

    观之,长孙无忌不由得一惊,喝道:“臭子,你看某作甚,某支持陛下,支持消弱世家。”

    “别打无忌的主意,快你的狠招。”李世民催促。

    长孙氏与李氏一样归为陇西勋贵,目前,他没有消弱陇西贵族的想法,免得落下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恶名。

    “我当然相信伯父。”

    陈弈郎笑着,他最狠的一招,恰好是武诩惩治长孙无忌的策略,压低声音:“最狠,也最简单,把世家官吏赶出朝廷,贬摘到边缘地区,他脱离朝廷中枢,影响力肯定衰弱,再想咸鱼翻身,希望渺茫。”

    “你过分了。”李世民当场驳斥。

    世家危害不浅,但他向来唯才是举,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无端贬摘官吏的事儿,他做不出来。

    “行吧。”

    陈弈耸耸肩,没有当回事,补充:“相较世家官吏,科举制选贤任能,所选拔的官吏,陛下亲自封官,即为天子门生,他们对朝廷的忠诚肯定超过世家。再者他们没有背景,更容易控制。”

    这句话陈弈到点子上了,李世民颇为赞同。

    陈弈不光有策略,还比他们想的更周全,关键段更狠。

    至于天子门生。

    确实能带来很多好处。

    李世民斩钉截铁的:“此事这么定了,届时,朕强行推广,你们必须支持朕,特别是你陈弈。”

    “喏!”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欣然领命。

    陈弈却微微蹙眉,道出自己的疑惑:“陛下,我怎么觉得你把我视作冲锋陷阵的马前卒昵?”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