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进入正轨

A+A-

    “老郑,你不是想让郑去做工人的吗?而且都和锦华来的师傅关系那么好了”付松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老同事,“你可要想清楚啊,当销售也不是什么容易的工作。”

    “我想清楚了,这子啊,让他安心去做工人是不可能的了。和我那个弟弟一样,我是想着让他看着点我弟弟,因为老育才他肯定是要去应聘销售的。昨天我们大吵了一架,我想了想,如果他们真给厂子卖赔了,我总要承担点损失,所以我这不是来投钱了吗?”

    原来老郑是打的这个主意,一旁收钱的李不吭声了。

    这让刚刚还信心满满的付松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

    “不是,老郑,你就一点信心都没有?这可是复刻的人家锦华一的先进经验。”付松深呼吸一口气,“而且这个销售,暂时还是让销售部来担着的。”

    “也就是,我弟和我儿子都不能帮着卖?”老郑收紧了自己的钱包。

    “那倒不是。”付松想了想,“总之,我会让锦华的人进行专业的培训,这一点你放心,都是苏纪纲来做,老三和你儿子肯定没啥问题吧?”

    “没问题。”老郑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交了钱,然后拿着厂子里发的盖着章的股权证明走了。

    等人走了,付松才开始教育李。

    “我付厂长,你看看,除了咱们厂领导,还有几个人和老郑一样实在啊。”李撇了撇嘴,“你让他们来投钱,这要是亏了,他们得对厂子多失望啊?”

    在李看来,厂领导都有钱。

    哪怕付松其实也只住一套五十来平米的一居室,也不影响她怀疑厂领导都有钱。

    “你总之,如果再有人过来投钱,你一句话不,也不能影响员工积极性,算了,你别在这个岗位上了。”付松咬着牙道,“这样吧,让李昭在这儿负责,你就别管了。”

    “哎,我付经理,你怎么能”

    “我还没忘了,我才是这里的领导,这段时间我是太惯着你们了,通知所有人,过来开会。”付松算是明白了,他在厂长的位置上没人信服,在这个位置上也是一样的。

    他也不是完全没有脾气,怎么能让底下的人这么压着欺负?

    而且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候。

    郑育良的投资,让众多工人又开始摇摆了,零零散散的,总算有员工过来投资。

    被抽调过来的李昭也投了五千块钱,他这段时间跟着苏纪纲一起做销售,钱是不少的。

    经过他的一番忽悠,那些本来就有意向的员工,多多少少都跟着投了一些,因为最低投资是一百元,所以有五十多名员工,是一百两百的数额往上投的。

    两个礼拜过去,这个新厂子就凑够了十五万元的启动资金,同时洋源重也将新厂房空了出来。

    这个厂房的员工也确认了下来,首批一百三十名厂子里相对来比较需要工作的中年人成为了这个厂子里的第一批职工,他们收到的第一笔订单,是为张晓芳旗下的服装品牌,生产吊牌和包装盒。

    因为张晓芳的服装品牌相对来比较高档,所以她需要定做一批高档礼盒,来进行产品包装。

    本来她是想委托给锦华一的,但是这种工作锦华一还真做不了。

    生产大型械的车间,没有做这种工作的空间。

    所以这笔订单自然就流到了洋源重。

    工人们没想到第一天上班就有工作做,几台从锦华进口的切割正放在厂房里,还有一批硬纸板,这些纸板会沾上一层特殊的布料,然后做成纸箱子,八个角会用金属的三面角码固定住,就成了非常高档的箱子。

    这些东西做起来不难,尤其是吊牌之类的,这些金属吊牌是直接压制出来的,工人师傅们负责将这些吊牌从铁板上抠出来就行,工作简单易懂,上容易。

    和锦华一样,这些东西也都是按件计费,愿意加班也可以,但是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时长,这些工人们本身就遇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工作的积极性都挺高,分配好工作之后,很快厂子里就热火朝天起来。

    看着工人们奋进的样子,付松恨不得哭出来,不过他忍住了。

    之后他对着身后的郑三叔侄两人道:“这都是锦华给咱们的生意,但是之后这个厂子能拿到多少订单,还是要靠咱们厂子自己。”

    “这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郑三看到这个场面也有点激动,一想到自己拉来的订单不只是能养活自己,还能养活几百名员工,这劲头就别提多大了。

    这时候苏纪纲走了过来,看到员工们已经工作上了,颇为惊讶。

    要知道当初锦华一的电子厂弄起来的时候,员工还需要一点时间进行培训呢,上也不会这么快。

    “这么快都已经工作上了?”苏纪纲笑着道,“那我们也不能闲着了,今天还得去一趟进修学校呢。”

    “去学校做什么?”郑三有点不解。

    “你去了就知道了。”苏纪纲拍了拍郑三的肩膀,一副熟络的样子。

    在两个星期之前,郑三还不知道自己哥哥替自己做了这么大的决定。

    他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

    没有给自己放到关键的岗位上,他才变成现在这幅样子的。

    可是你要是他有什么技能,有什么能力,那还真不清楚。

    有时候他也会自暴自弃,但是他更多是把问题归咎到了社会上,认为自己是生不逢时。

    甚至觉得自己当厂领导,才能解决厂子里的基本问题。

    直到他被自己侄子拉着去见了苏纪纲,三个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然后苏纪纲问了郑三几个问题,他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他才知道自己哪儿是什么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其实就是废罢了。

    听到苏纪纲这么,郑三一点反对的意见都没有,屁颠屁颠了跟了上去,还不忘了问要不要准备些什么,看起来特别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