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林安平报喜

A+A-

    “山枣,明日我们一家子都要回王屯村过年,你要不要回去?”

    钱山枣含蓄地笑着开口,“当然回去了,不过师父,我还想在药铺里待到年二十九那天,然后才回村,行吗?”

    “当然可以了,你既然还想多留在药铺几天,那就多和陈大夫请教请教,别浪费了这么好的时。”林安然闻言,笑着启口。

    一旁的陈大夫轻哼一声:“你收的徒弟,天天跟我后面偷学,安然丫头,这你可不厚道了。”

    林安然咧嘴一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有点狐狸的架势。

    “陈伯伯,山枣明明是求学若渴,你愿意倾囊相授,这本是一桩好事,怎么就成了我不厚道,大不了日后你收了徒弟,我也指点她一二好了。”

    陈大夫撇撇嘴:“真是伶牙俐齿,也罢也罢,反正我也喜欢山枣这孩子,就是不知道我的好徒儿啥时候能出现。”

    话音落下,陈大夫惆怅地叹了一口气。

    林安然他们几个顿时笑了起来。

    从回春堂离开,林安然又去了一趟好运赌馆。

    谢追寻和赵大刀在对账,一看见林安然来了,立即招呼着她进了屋里。

    “姑娘,你来的正好,赌馆这几个月的营收都在这了,共计七万三千两银子,繁华楼那边支了一万两建造,目前还剩下六万三千两。”

    “拿出五万两银子来,全部入暗煞门的账上,当做培养他们的本钱,其余的当做流动资金,然后赌馆还有繁华楼那边该给年赏就给,让大家伙也都过一个好年。”

    谢追寻闻言,有些意外。

    “姑娘,那今年不分红了吗?”

    “分了啊,今年你我各赚了二万五千两,这不是要放到暗煞去了吗?”

    赵大刀在一旁提醒一句:“安然丫头,这年前不拿分红钱,来年怕是要亏空啊,多少你得拿点,寓意来年红红火火啊!”

    谢追寻也是这个意思,最主要的,林安然让他帮着做生意,至今却一分钱没拿。

    全都又投入回来,这和当初的想法不同。

    林安然听着赵大刀的话,又看着桌子上的银票,便拿了一千两,道:“那我拿点分红,剩下的银子都投入到暗煞门那边,去兖州买一处大宅院开门建派。”

    谢追寻答应一声,也拿了一千两银子出来,随后便是将零碎银子拿出来,给了一百两给赵大刀当做他今年的酬劳,赵大刀感动不已。

    见过赌馆赚钱的,没见过对下这么大方的东家。

    谢追寻不喜在人前话,将赏钱给了赵大刀,让他安排赏下去。

    傍晚时刮起了风,冻得人直哆嗦。

    等林安然回到家时,天色已经黑沉透了,她脸冻得通红,把安素云他们心疼坏了。

    林安然没心没肺笑着,一点也不冷,下一秒就钻到火炉子旁边,烤起火来。

    “二哥来信啦!”门口传来林安知的声音,片刻后就火急火燎的钻进堂屋。

    一家人围在火炉子前,听林安业念着林安平的家书。

    林安平信里只有三件事情,一是向全家问好。

    二是透明橱窗受到皇上喜爱,给他提升了官衔,成为虞衡司的主事,是个从六品的京官,还得了五百两银子的赏赐。

    三是叶梅有喜了,两个人在燕京城里租了一个一进深的院,让家里人莫要牵挂,他们夫妻俩在燕京城里一切安好。

    信都是托人写的,却显得语气轻松,十分满足。

    林大山满脸骄傲,安素云却有些红了眼眶。

    林安然见状,伸握住了安素云有些粗糙的,安抚一句:“娘,二哥二嫂他们在燕京城已经立足,是好事,等回头三哥和晟哥哥他们会试的时候,我们也跟着去一趟燕京城。”

    安素云偏过头拿着帕子擦了一下眼泪,应了一声:“好,我呀,就是头一次和你二哥分开这么久,突然舍不得,你也知道你二哥,他是一向报喜不报忧,也不知道是经历了多少困难,才在燕京城站稳脚跟。”

    林安然靠在她怀中好生安慰,总算让安素云开心了一些。

    不过安素云的话没错,虽燕京城是好,可在天子脚下,哪是那么容易生存的。

    林大山便了给林安平拿钱的事情,家里人都没意见,他立即吩咐林安业写了一封家书,絮絮叨叨了三张纸,随后夹着两千两银票放在信中,打算明日一早托北上的商队,将信件给带给林安平。

    翌日。

    林安然一家大包包的准备回乡下过年,连带着林大林二他们也一块回去了。

    到了城门口时候,林安然瞧见封贵一家人也坐在马车上,就在城门口,像是等候多时。

    “晟哥哥,你们这是要去哪里?”林安然掀开帘子,对着对面的马车问道。

    封晟勾唇温柔笑着:“林叔没告诉你吗?他邀请我们一家子今年跟你们一起过除夕,自然是等着你们一块回王屯村啊!”

    林安然扭头好奇地看了一眼安素云,安素云解释道:“你宋伯娘私塾里过年冷清,我就邀他们一块回乡下过年,昨晚回家得晚,忘记告诉你了。”

    林安然这才明白,心想这一块过年也好,这个年能更热闹。

    还能盯着封晟,不倒霉!

    两家人浩浩荡荡地三辆马车回了乡下,乡下已是农闲期,地里没活,乡亲们都聚在大榆树下有有笑。

    秦慧娥带着儿媳妇坐在其中,时不时和大家伙搭几句话。

    有人好奇问道:“秦氏,你二弟他们一家子今年怕是要在镇上过年了吧?”

    秦慧娥面露骄傲道:“不在镇上过年,我侄媳妇了,他们过了二十三就举家回来,在咱们村过年。”

    有人赶紧附和:“就是,那祖坟祖家都在村里,哪有在外过年的道理。”

    一听闻二房一家子要回村过年,大家伙心里都冒出点想法。

    先前林安羡种出亩产量超高的粮食,他们已经分了红利,可眼瞅着二房越来越有钱,他们一个个都想着,能不能也去镇上做生意。

    寻常看不着,这念想就一直搁置着,如今二房的人都回来,大家伙心里都起了心思。

    秦慧娥刚完,就有人指着村口喊道:“你们瞧那一行人,是不是大山他们回来啦?”

    一声落下,大家伙全跑着往路边赶去,探头望着。

    秦慧娥瞧着他们,轻哼了一声,立即带着儿媳妇和孙子走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