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郭威征西
自从杜重威被杀后,李守贞就成了惊弓之鸟,恐惧不安,加紧聚草屯粮、招兵买马。
前有范延光,后有杨光远,近看杜重威,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摆在李守贞面前:叛徒不会有好下场的。
不过在李守贞看来,自己是后晋时期的军界大佬,又立有大功(平定杨光远),且一向仗义疏财,在军中颇有人缘,深受各级官兵爱戴,自认为实力满满,根本没把年幼无知的刘承祐放在眼里。
倘若与中央朝廷决裂,自己不定还能借此会问鼎中原呢。李守贞在短暂的忧惧之后,就异想天开地做起了白日梦。
李守贞一面扩充兵力,一面派人联络契丹,想致敬石敬瑭。在他看来,后汉刘氏与契丹是死敌,他与契丹必然可以一拍即合。然而他的辖境是河中护国军,与契丹并不接壤,送信的使节几乎全部巡逻兵捉拿。
李守贞有位亲信,名叫赵修己,他明确反对李守贞搞事情,苦口婆心耐心劝阻,但李守贞一意孤行,置若罔闻。
赵修己苦劝未果,便托疾辞职,告老还乡。
李守贞迷信佛教,与一位总伦和尚相得甚欢。这位妖僧经常给李守贞表演近景魔术,被李守贞当成活神仙供着。一般来,凡是搞封建迷信、宠信妖僧妖道等“高人”、“大师”的,都没有好下场,李守贞也不例外。
妖僧总伦为揣测李守贞的内心,他掐指一算,李守贞将来可以当皇帝。李守贞大为欢喜,深信不疑。
某次宴会,李守贞拉满弓弦,瞄准墙上挂着的舔掌虎图,道:“假如我命中注定有非凡的富贵,就让我射中老虎的舌头。”结果一箭射出,稳稳地射中老虎的舌头。左右宾客一致鼓掌祝贺。从此之后,李守贞更加自命不凡。
赵思绾占据长安后,为了拉拢反叛力量,派人给李守贞呈献了一套皇帝的龙袍,并向他称臣、劝进。
这可送到李守贞的心眼儿里了,“此乃天意!”李守贞立刻自称“秦王”,派军进驻潼关,为关西地区的弟们撑腰,同时“任命”赵思绾为长安节度使。
同州也在关西地区,位于河中以西、长安以东,其节度使是老将张彦威。张彦威早就看李守贞心怀不轨,一直没有放松警惕,当李守贞突然叛乱时,同州并未被其吞并,成为中央朝廷在关西地区的一枚楔子,为“中心开花”战略打下了基础。
长安、河中连叛的奏章十万火急飞奏朝廷,朝廷调兵遣将,予以镇压。派郭从义挂帅出征,率领中央禁军前往长安讨伐赵思绾;派陕州节度使白文珂征讨河中李守贞。
此时的幕后主谋——王景崇,还没有撕去伪装。朝廷将他移镇邠州,任命他为邠州节度使;将原邠州节度使王守恩任命为长安节度使;同时将陕州节度使赵晖任命为凤翔节度使。
王景崇老谋深算,他首先是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肯离开长安去邠州赴任,私下里疯狂扩充军事力量,对外宣称是要讨伐长安赵思绾;
其次,他虽然不肯去邠州赴任,却以邠州节度使的名义召唤邠州的部队来凤翔会师,把凤翔、邠州两镇的兵力握在中。
最后,王景崇致敬了“高赖子”,同时向后蜀和河中李守贞称臣。
信任凤翔节度使赵晖上疏朝廷,揭露王景崇的叛变谋反行径,请求朝廷出兵征讨。
与此同时,夏州李彝殷看到了后汉的焦头烂额,于是集结军队,借口三年前羌族部落诛杀绥州刺史,现在他要用武力讨法。实际则是把夏州的党项势力向外扩张。
朝廷紧急叫停,而调停的理由比“三年维权”还要不走心:据天文台专家夜观星象、掐指一算,今年不宜出兵,谁先动谁倒霉!
乾祐元年(94)月,刘承祐登基还不到半年,西部三镇连叛的局面已经形成,朝廷前后派出多支部队进行围剿,但收效甚微。
原因是朝廷的主力部队基本都驻扎在河中地区,只有郭从义、王峻的部队靠近长安,而凤翔附近根本没有朝廷的一兵一卒。
将领们互相猜忌,防队友更甚于防敌人,都担心被友军吞并,再比如郭从义、王峻,二人的私人关系极差,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总之,平叛大军缺乏统一地、有力地领导,如同一伙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
这当然是因为刘承祐本身的威望不足,将领们不愿为之卖命,都持观望态度。万一凤翔又出了一个李从珂呢?万一契丹又帮助了一个石敬瑭呢?万一皇叔、皇弟们发动政变呢?万一后蜀大举入侵,扮演契丹的角色呢?
诸将的担忧并无道理,此时的一位“刘皇叔”——刘知远之弟刘崇,就在河东太原大肆招兵买马、招降纳叛、修缮城防、制作铠甲武器,对外声称是防备契丹人的入侵。
一连几个月,平叛工作毫无进展。刘承祐对此忧心忡忡,他耗不起。
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就派一名德高望重的军界大佬,前线督战。经过一番研讨,刘承祐最终指派了出将入相的托孤元老——郭威。
郭威此时的官职是枢密使、同平章事,刘承祐任命他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诏令河中、长安、凤翔等前线部队,全听郭威统一部署调遣。
郭威出征前,特意拜访了冯道,向他请教平敌之策。
冯道一语道破天,李守贞是前朝老将,长期以来广施钱财,收买军心,深得官兵拥护,这是他唯一的优势;你一定不要吝啬钱财,要对前线士卒大量赏赐,这样才能釜底抽薪。
郭威深以为然,反正这些钱财也是公款,自己何不借花献佛?于是自打出京之后,就大大脚地给士卒们赏赐。
除了当散财童子,郭威还扮演了“知心大姐”的角色,事无巨细,凡是有所抱怨和控诉,郭威都会和颜悦色地洗耳恭听,不摆官架子,不搞官僚主义。官兵们欢欣鼓舞,纷纷表示愿意为郭大帅效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