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契丹这个称呼的事情

A+A-

    最近不是一直在找资料,然后发现了一些清乾隆年间欧洲或者中亚使节的往来书信。

    哈萨克人管乾隆皇帝叫“黑契丹大可汗”,一下子就整不会了。

    然后我才反应过来,这种对中国人就是契丹人的误解可能与哈喇汗王朝有关。

    当年呢海路航线还没有开发,东西方交流全靠陆路。

    而当年雄踞中亚,掌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国家就是哈喇汗王朝、即黑汗回鹘。

    如果有看过唐骑的伙伴,应该对书中第一个出场的反派萨图克有印象。

    萨图克大汗,就是促使哈喇汗王朝走向鼎盛的领导者。

    后来的东亚契丹人崛起,还继承了大唐帝国的部分封贡体系。契丹人汉化的很深,便常常对周围的国以中国自居。

    正巧哈喇汗王朝与中原的交流就是直面辽国,故而哈喇汗王朝一直以为中国便是契丹。

    再到后来辽国被灭,耶律大石西征西域。西辽不仅是占据了哈喇汗王朝的国都八剌沙衮(就是唐朝的碎叶镇),还改名为虎思翰耳朵。

    哈喇汗王朝被驱赶的部众,就到处宣扬契丹人西征的消息。还进一步把中国人定义为契丹人,自此之后契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中亚的那些国家认为,北方的蒙古人与女真人是黑契丹。南方的汉人是黄契丹,西夏党项人是唐兀惕契丹。

    这种误解直到清朝建立,中亚诸民族还认为中华文化圈就是契丹文化圈。

    欧洲人被中亚人所影响,也接受了契丹人等于中国人的这种法。

    现在打开翻译软件,使用俄语、乌克兰语、鞑靼语这些语言去翻译中国二字都会出现响亮的“kidai”的读音。

    而西欧那种没怎么受中亚影响,在大航海时代之后直接与中国建立联系的国家对中国的称呼基本上都是“”。

    比如英语和意大利语,对中国的翻译都是以“ch”开头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