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一百零六张 北征——何不带吴钩

A+A-

    “戎装投笔持汉图。竦长剑,天山路。铁骑弯弓疏勒固。三十六将,扬威绝域。五战龟兹渡。

    匈奴斥候金山暮,竟斩单于拜都护。试看西疆国土,一缕狼烟,映胡杨树。犹矗将军处!”

    朱瞻基在纸上写下一首青玉案之后,拿起来递给李蕙玉调笑着道“蕙玉看看着首词,你家郎君我的水平可是又高了不少呢。”

    “哦?最近看郎君的诗词风格,好像是特别崇拜定远侯班超呢。怎地这来了西域,郎君的心也一下子就豪迈了?”

    “蕙玉你这的是个什么话,你家郎君我一向都是如此的豪情万丈!”

    就在朱瞻基吹嘘之时,门外忽然传来了锦衣卫的声音。

    “启禀太孙殿下,前往金山增援的贺连成将军与高纯将军回来了!”

    “哦?也先他们呢?”

    “也先将军三人也跟着贺连成将军一起入城,现在正于府外等候!”

    前几日朱瞻基在收到了也先的汇报之后,立马派了贺连成还有高纯点齐军马前往金山增援阿寨台吉。

    “末将参见太孙殿下!”

    贺连成七人一进来就让朱瞻基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从贺连成的表情上来看绝对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云功你怎地如此的严肃,是阿寨台吉和他的车里钦部出现了什么意外吗?”

    “末将去的晚,根本没赶上援助车里钦部。

    那马哈木一边带着其麾下的绰罗斯部、土尔扈特部去接受杜尔伯特部,而另一边却提前安排了知院平章图拉尔率哈萨克雇佣军进攻了车里钦部。等末将赶到的时候,车里钦部已经被图拉尔给拿下了。阿寨台吉本人也被诛杀,图拉尔挟持了阿寨台吉的幼子脱脱不花回了瓦剌部的金山大营。”

    “哈萨克雇佣军?这些哈萨克人不过十万左右,而且都在亦力把里汗国的统治之下怎能会去帮助马哈木呢?”

    “脱欢率领的和硕特部在击败亦力把里汗国之后,十万哈萨克牧民就被瓦剌部所把持了。马哈木知道脱欢对他的政策方针心存不满,于是乎就让脱欢献出哈萨克牧民以此来换取脱欢半独立式的在西部自行发展。”

    “也就是现在的瓦剌部,已经统一了?”

    “马哈木现在控制了瓦剌部除了和硕特部以外的所有部落,军队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四万五千人。”

    “还有父亲大人的一万和硕特部骑兵呢,要知道和硕特部可不是要造祖父大人的反而仅仅是政见不合罢了。

    当然了,那两万哈萨克雇佣完全不需要算在内。这些人都是为了利益跟着瓦剌部打仗罢了,如果大明帝国能给他们更多的报酬他们是不介意对瓦剌部反戈一击的。

    听最近因为陛下第三次北征草原的事情,祖父大人与父亲大人都放宽了对亦力把里汗国的压制。这让亦力把里汗国的歪思汗再度有了心思,跟哈萨克旧部勾结似乎要对瓦剌部有军事行动。”

    也先接过话茬子,顺便拿出来最近他与脱欢之间的往来信件递给了朱瞻基。

    “这回咱们是让马哈木给耍了,这一借刀杀人真是妙啊。如果此番让马哈木肆无忌惮的兼并部落,很可能会导致北方势力平衡被瓦解掉的。”

    “还不光如此,现在的瓦剌部完成了统一之后会更难对付。咱们东宫亲军如果不倾全力去削弱瓦剌部,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让瓦剌部更加的壮大。比如亦力把里汗国与喀尔喀七部,绝对马哈木下一步的征伐对象。不管是让马哈木收服了谁,都会让事态变的失控的!”

    陈天正与郭资二人分析起了局势,给朱瞻基以意见想让明军尽快对瓦剌部下。

    “反正北方草原跟西域也没多少人,就算是让那马哈木全都给统一又能怎样?”

    话的是于谦,他一边喝着酒一边调笑着看向了众人。

    “你子在胡些什么呢?如果马哈木统一了草原与西域,大明帝国至少需要付出全国户口的一半才能消灭他!

    真是娃娃,读过两本书就敢大放厥词了?”

    徐景昌呵斥了于谦一句,看似是在辱骂于谦可实际上徐景昌是在保护于谦。徐景昌最后的一句话,是在告诉众人于谦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定国公你着什么急?我的意思是就算是瓦剌部统一草原和西域了,我照样又办法去对付马哈木!

    况且现在马哈木还没有统一草原和西域呢,对付他的办法不是更多吗?”

    “于谦你的意思是你有办法了?”

    “当然!”

    见朱瞻基问话,于谦倒是没有一点保留。

    “此番对付瓦剌部,不可直接与之开战。因为国库空虚陛下制定的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咱们不能在西域多树立一个瓦剌部作为敌人。而如果想要不打仗还能削弱瓦剌部,那有一个最好的办法。便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借刀杀人。

    这刀,便是阿岱汗!”

    “阿岱汗?这是什么法?”

    “陛下此战的原本计划,是通过骑兵奔袭快速将阿岱汗赶回漠北草原。而瓦剌部骑兵,则是作为后与东宫亲军汇合之后在阿岱汗去往漠北的必经之路上拦截于他。

    两面加攻之下,阿岱汗之乱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平定了。

    而现在,咱们就需要更改陛下的作战计划了。

    首先要想办法阻止瓦剌部增援漠北的意图,马哈木为了立功和收服漠北喀尔喀七部肯定会非常积极的调兵遣将去增援陛下的。

    咱们就要找一个理由,不让马哈木前去增援。

    而这个理由,就是以调查杜尔伯特部造反是否属实为名义就可以了。

    等到陛下那边击败了阿岱汗,且阿岱汗逃回了漠北且安顿后就可以命令马哈木整顿军马随我明军出征漠北讨伐阿岱汗了。

    在出征的过程中,可以想办法将阿岱汗困在山谷当中再引其夜袭瓦剌部突围就可以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了。”

    于谦看着众人,直接咧嘴一乐的道“现在回答一下你们这些蠢货可能问的问题,我只解答一遍哦

    第一,不要问我为何陛下一定会执行点到为止的方针而不会热血上头的追去漠北让计划无法执行。

    陛下乃是秦皇汉武一般的皇帝,他不会干出那种竭泽而渔的事情。”

    于谦这话很敏感,他是在朱棣会薅羊毛还不会让羊叫唤。

    朱棣这些年虽是减免了农税,但是变相的提高了徭役让百姓的负担加重。

    此番冒着国库破产的风险出来打仗,朱棣是绝对不会一上头就更改作战计划的。如果打的时间长了,国内的百姓可能就不是叫不叫唤的事情而是尥蹶子踢国朝的事情了。

    “第二,不要问我为何瓦剌部的马哈木能够顺利的听从咱们的安排。让他配合调查他就不出动军队,让他助战他就出动军队这种话。

    马哈木一代草原枭雄,他知道他现在还没有实力造反。太孙殿下亲自去瓦剌部要求调查事情,他是不会給咱们以口实不听话的。

    而当咱们要马哈木他协助平叛的时候,也是相同的道理他会派遣军队的。

    但是为了防止马哈木以瓦剌部刚刚经历叛乱军队不足为借口,只派遣几千军队协助作战咱们还需要一些其他的利益来引诱他。

    比如西域地区名正言顺的统治权,反正他回来还有没有实力拿下这些地方就不归咱们管了。

    第三,也不要问我如何才能困住阿岱汗又如何能让阿岱汗配合咱去夜袭马哈木这种事情。

    漠北草原上不是山丘就是河流,想在这样的地方想要拿捏一个阿岱汗还不是轻轻松松?

    而至于如何让阿岱汗听从咱们的命令去夜袭马哈木,那就要太孙殿下亲自书信一封然后盖上太孙殿下您的印章了。草民可以作为特使,去游阿岱汗。

    当然了,要放过阿岱汗那就真的要放过他。除了讲信义以外,那不还要留着他继续制衡马哈木呢吗?”

    “漂亮,于先生的计划完备而又缜密。除了在困住阿岱汗那里还有些不完善以外,其他地方都是不需要更改的。至于不完善的地方,有贺连成这几个蠢货去处理就好了!”

    朱瞻基是真心的夸了于谦一句,这种完备的计谋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少年人之口。

    “于先生大才,请受贺某一拜!”

    贺连成不是那种嫉贤妒能的人,就算是被骂了蠢货他也为于谦的智慧所折服。

    尤其是这些天贺连成更是了解了于谦的为人,他就是如此的心直口快。虽然不会话,但是为人正直有原则。还有着报国的热血,很能让贺连成高看他一眼。

    其他人等也是纷纷拜服,就连张辅也被于谦给折服了。

    “郎君啊,过刚则易折。这于谦的性子若是不磨炼一下,日后肯定是会吃亏的啊。”

    李蕙玉趴在朱瞻基的耳边嘀咕了一声,她是有点担心于谦的性格。

    朱瞻基闻言微微一笑,给了李蕙玉一个眼神示意她配合配合。

    “于谦啊,你的这么多不如亲自上战场历练一下。纸上谈兵,绝不如实践出真知。

    你的计谋很好,孤和诸位将军这些上过战场的人都觉得你的计谋很有实践性。

    但是你也能够感觉出来,你的计谋中对一些真正的具体操作方面不是很完美。如果想要让你的水平提高的话,那还是需要战场的历练。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当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不如当一个横刀立马的武将来的合适呢。”

    朱瞻基可没想让于谦真的去当武将,这种丞相级别的人才当武将可惜了。于谦生来就是萧何,何必让他去当韩信呢?

    朱瞻基真正的想法,是要于谦在军中磨炼一下性格。

    可是于谦又真的能改吗?

    改了,他就不是于谦了。

    “也好,此番攻打阿岱汗草民就亲自上战场吧!

    而且草民也跟太孙殿下请命,除了让草民去游阿岱汗以外还可以让草民去游马哈木。

    毕竟如何劝马哈木配合调查又如何让马哈木配合派遣军队,都是一门学问呢。”

    “可以,就算此番你不能完成任务也没关系。只要你能从中获取一些收获,孤也就满意了。毕竟一个人才可比一个瓦剌部重要的太多了。

    你于谦,是孤这些年发现的最值得培养的人才。不管如何,孤都会支持你的决定!”

    于谦不愧是与王守仁一起称之为大明文官典范的人,这种人就值得朱瞻基为他去创造成长的遇。

    一个能看清时势的人,叫幕僚。

    一个能把控时势的人,叫谋士。

    一个能创造时势的人,叫谋主。

    于谦这个还处于谋士级别的人才,只有通过历练才能真正的成为大明帝国的谋主。

    当然了,要是把于谦只当做谋主来看那也是浪费人才了。这种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爱国人士相结合的人才,就应当是大明帝国的首辅呢。

    “既然基调一定确定下来了,那就各自整顿部队准备开拔吧!

    还有让内邬将军进驻轮台旧地、让张景万将军留守哈密城,必须要防着点马哈木脑袋一热提前反叛。毕竟咱们对付这种草原枭雄,就要做万全的准备。知道他不能造反,但也要当做他有可能造反去对待。”

    就这样,三万五千大军开赴了金山。

    马哈木都已经点齐了军队,准备向漠北地区增援了。

    “好在咱们来的及时,要不然真让那马哈木去了漠北拦截阿岱汗可就有好戏看了。

    本将军敢,马哈木在堵住阿岱汗且消灭了他之后一定会狮子大开口向上位要漠北喀尔喀七部的管理权的。”

    陈天正看着眼前戒备森严的瓦剌部大营,心中对马哈木的戒备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谁不是呢,这陛下刚刚打完仗绝不会继续征讨马哈木的。喀尔喀七部,陛下无论如何都是要暂时妥协交给马哈木去管理的。等咱们大明帝国恢复了实力能够再度大规模的北征之时,马哈木在漠北喀尔喀七部的势力早就根深蒂固了。”

    于谦心中也是很惊讶,这马哈木到底是如何的草原枭雄才能在有如此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