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危机重重
副书记杨寒、人大主席林昌、副镇长庞明和党政办主任郑凯这四大金刚,不但是政府干部,其实每个人背后,都有企业。
杨寒和林昌,是五龙矿业的幕后大股东。
五龙矿业的总经理叫冯大庆,这个冯大庆,是杨寒老婆冯玉梅的弟弟。
五龙矿业的财务经理叫林英,是林昌的女儿。
林昌其实有会升到县里,但是,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段,一直站着人大主席的位子,六七年了不挪窝。
鸿发矿业的老板叫庞吉,是庞明的弟弟,但是,红星镇的父老乡亲都知道,鸿发矿业的大老板是庞明。
不过,据县里还是市里,也有鸿发矿业的股东。
郑凯家里到不开矿,但是,他养着一支车队,足足有三四十辆车,专门负责向外运输煤炭,叫运达运输公司。
王勇表面上两袖清风,公正廉洁,其实他有个相好,市镇农业合作社的主任谭玉珍。
这位谭主任,有个弟弟,叫谭玉龙。
谭玉龙开了个玉龙建筑工程公司,专门承建红星镇的各种土建工程,和道路工程。
至于是不是有资质,那都不叫问题。
据,谭玉龙的公司有好几个名字,好几个营业执照,需要哪个名字,他就拿哪个用。
大家心知肚明,也不点破,自然相安无事。
谭玉珍、谭玉龙姐弟俩的父亲,叫谭飞,是宏兴矿业的副总经理。
但是,宏兴矿业总经理一直是个谜,没有人知道是谁。
红星镇最大的危,还是来自于矿山安全。
从八十年代开始,红星镇就曾发生过矿难,到目前为止,没有十次也有八次,死伤至少几十人。
可是这些旷男从来没被上级调查过,主要原因就是红星镇捂盖子的能耐无可匹敌。
经管站下属的安环办,名义上负责红星镇各个工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但是因为从国家层面上就不是那么重视,所以,除了办个证,偶尔的组织次安全演练,基本没有别的业务。
但是这样一个部门,绝对不能放在那里。
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所以,安环办主任在上面领导的示意下,开始巧立名目,进行各种收费。
以前,这些费用,是针对红星镇的企业收取的。
起来,他们做的也挺公平。
鸿发矿业、五龙矿业和宏兴矿业的各项费用,也在征收,而且绝不比其他企业征得少。
在这种情况下,其余企业没哟润和办法,只好乖乖掏钱。
今年,煤炭行业更加低迷,原本七八百块的煤炭,现在最多值三四百块一吨。
或许是为了保证收入,从夏天开始,收费范围扩展到个体工商户。
那些饭馆、商店、肉店、农资店之类的工商户,也被纳入到了收费范围之内。
很快,就惹得民间怨声载道。
为了压制来自民间的声音,红星镇的地痞们,开始征收保护费。
其实,大家都清楚,他们只不过是利用这种形式,去打压那些所谓的刁民。
只要不按时缴费,在缴费过程中有所抱怨,那么,那些地痞一定会找上门去,除了打砸抢,还会要走一笔钱。
镇上的派出所已经被打了招呼,有人因此报警,警察要么出警慢,要么只采取表面措施。
抓到的地痞,最多关两天,很快又开始活跃。
结果就是,敲诈勒索的地痞逍遥快活,那些报警的群众,则被毒打一顿,连店或许都会被砸光砸烂。
几次下来,群众都不敢再报警,报警也没用,越报警,地痞越嚣张,越疯狂。
几个月下来,已经有两个群众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压榨,喝药自杀或者上吊自杀。
但镇里有的是段,让那些家属闹不起来。
用某领导的话:“死就死了,活人是不是还想活着?”
所有人都明白这话什么意思,最终只能自认倒霉了事。
“刘书记,红星镇其实就跟土匪的老窝差不多。”
“看起来表面一片繁荣,其实都是假的。”
李玉明仰头喝了一口啤酒,打了个嗝,又叹了口气。
刘志成同样感到十分痛心,但从心底里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真的,绝对是真的,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担保,我的这些都是真的。”
“刘书记,我觉得,乱收费什么的,其实都不算太紧急的事情。”
李玉明的眼睛有些红,看起来有些醉了,不过,他的话,却一点都不糊涂。
“安全,生产安全,这是大问题。”
“今年已经发生了一次渗水事件了,还好当时井下人少,嗨哟孤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队,一看事情不好,立刻就招呼大伙儿撤退,这才没有造成伤亡。”
“我很害怕,真的害怕突然发生什么情况。”
因为煤炭价格下降很多,许多矿山都停工了。
但有的矿山,生产基本还在正常进行,井下工人动辄一百多个,这要是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大问题。
刘志成深有同感。
他确实不懂井下安全问题的危害,但是,通过那次三户庄村的滑坡,造成的危害可十分严重。
那次,幸亏村头有个大坑,正好拦住了那些滑坡的土石。
但即使这样,也有几十栋房子被滑坡泥石流完全冲毁。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地下呢?
几乎没有逃生会,后果就是大量的死伤。
“好,我记住了,我一定会把这个事情放在首位。”
还好,现在进入冬季,地下的情况相对稳定,不过,刘志成知道,这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他跟李玉明聊了三个多时,酒喝的不多,菜也没吃多少,但感觉很好。
虽然称不上找到了知音,但至少,刘志成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有党性,讲原则的好同志。
“王勇同志,我准备在咱们红星镇搞一次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活动中,我想聘请相关的专家,给哥哥企业讲一下生产安全,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天一大早,刘志成就叫来了王勇,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安全生产月?刘书记,这马上要到年关了,好多企业开始盘点全年的生产销售情况,还要追债,还要核算成本,支付各项费用,恐怕不大容易推动呀。”
“这好办,我会请势力或者省里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下来做做工作。”
刘志成笑着道:“咱们红星镇是矿业大镇,全镇大大上百家矿业企业,这安全问题不能不重视呀。”
“刘书记,是不是有些题大做了?这样,我们你在做这个事情不好吗?”
“不好,王勇同志,如果除了安全事故,你来负责吗?”
刘志成严肃地道,摆制止了王勇,话还要继续。
“王勇同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我刘志成头上的乌纱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要想办法保障。”
“对于那些不配合的企业,我不介意树立一个典型,我就不信,不足以震慑那些企业。”
王勇高声道:“刘志成同志,你这是要搞垮我们镇的支柱产业呀。”
刘志成摇摇头,:“我不严格推进安全生产,才是要搞垮这个产业。王勇同志,你真觉得我们镇的煤矿,都十分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