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龙寺僧众

A+A-

    第二天上午,天师府的铸剑师就在山背阴的平坦处架起了高炉,火势熊熊,准备接续倚天剑。

    山阴处的炉火直接烧了七天七夜,铸剑师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把已经断成两节的倚天剑接续如初,原来断开的地方现在连条断纹都没有,真是神乎其技。

    段子羽持剑在,拿了很多东西过来试剑,不但兵刃应刃而折,就是巨石、铁块在倚天剑下切开它们也如同切豆腐一样,心里喜不自胜,暗暗思量有了如此利剑肯定可以和张无忌的屠龙刀一较高下了。

    段子羽本来想去少林寺问问拥有大力金刚指的金刚门的事,但是想到这件事还不是太明了,况且少林寺有着七十二项绝艺,千年以来,尚且没有一个人能够学得全,觊觎大理段氏的武功,远到西域抢夺武功秘笈,多半是别的支派所为,就是不知道金刚门和少林寺牵扯有多深。

    想起张宇初所的天龙寺和尚的事,就想远赴西域去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华山二老知道拦阻不了,况且他的神功已经大成,身上又有倚天剑添为助力,此行料想也没有什么凶险,只能送他启程。

    段子羽骑着马径直朝西北方向而去,没过多少天就到了玉门关。望着关外的滚滚黄沙,夕阳残照,殷红如血,远处偶尔传来“叮叮当当”的驼铃声,心中备感凄凉,心中突然想起了后汉定远侯班超所上奏的奏章中写道:“臣不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细细的品味他所的话,不由得怆然泣下。

    这一天到了昆仑山脚下,依照张宇初所的地点,找到了一处墓地,只见遍地野草迷离,荒榛不修,想到墓中所埋葬的就是自己连声音容貌笑容都记不起的父母,不由得伏在了墓前,失声痛哭。

    忽然听见周围步履杂沓,抬头看见十余名和尚持戒刀、禅杖环立在周围,既怀有敌意,又颇为好奇的望着他。

    一人大声道:“兀那后生,你和墓中的人有什么渊源,为什么在这里失声痛哭?”

    段子羽站起身拭了拭眼泪,道:“这是我父母的墓,我二十一年才能够重返此地,怎么能够不悲伤。”

    一名须眉如雪、年过八旬的老僧越众而出,喝道:“这年头瞎冒充别人字号的人可不少,你有什么凭证?”

    段子羽从怀里取出了大理传国玉玺,道:“这是我大理段氏传家之宝,请大师过目。”

    老僧接过玉玺,端详了半天,又和几位年老的僧人细细审视,在日光下敲击听音,辨别真伪,又向段子羽道:“把你的伸出来。”

    段子羽不知道什么缘故,依照他所的伸出了,那名老僧一搭脉门,长吁了一口气,道:“是反关脉,的确是主公回来了。”

    原来大理的段氏皇族都生有异于常人的特征,全都是反关脉,别的纵然可能假冒,但是这天生的脉象可是假冒不来的。

    这些和尚听到这话,刹那间都震呆了,他们天天在这里守墓,所为的无非就是等这么一天,二十一年以来,不知道经历多少苦难折磨,突然盼到了这一天,脑子里却像是空白了一片。

    一名和尚抛下禅杖,猛地上前,把段子羽一把抱住,满脸热泪,一句话也不出来,双臂一用力,把段子羽抛向了半空中,三四个年纪已高的僧人,也都欢呼踊跃,几个老年僧人都老泪横流,呜咽出声。

    段子羽看到如此情景,也不禁热泪涌出,哽咽难语,见到这群人如痴如狂的样子,想到他们日夜苦盼,风雨无阻的为先人守墓,心中感激不已。

    这些和尚疯狂了好一会儿,方才过来向段子羽见礼,随后一行人带着他来到了不远处的一所禅寺当中,寺院门口的匾额上仍然写的是“天龙寺”。

    段子羽在佛堂席地而坐,先把这二十一年的遭遇略微叙述了一遍,众僧听到欧阳九之死,无不合掌念着佛偈道:“诸方无云翳,四面皆清明,微风吹香气,众山静无声。今时大欢喜,舍却危脆身,无嗔亦无忧,宁不当欣庆。”脸上的神情却是肃穆悲壮。

    等听到他屡逢奇遇,练就了一身神功,最年老的僧人道:“主公所习练的全都是别人的,自己家的神功却一点没有习得。”

    段子羽道:“我自幼遭到大乱,逃出性命已经是万幸,家传一阳指的确是没有学过。”

    老僧道:“主公今天原本也无须再学习别人的武功,但是老衲为了主公守了一百余年的宝物,却应当完璧归赵了,这样也让老衲得了解脱。”

    老僧人移开了座下的蒲团,在砖壁上一处伸指疾射,只听见嗤嗤的声响,指力雄浑醇厚,用的正是一阳指神功。

    三十六指刚过,蒲团处的青砖突然下陷,现出了一个洞来,老僧连发三十六指“一阳指”,已经现出疲惫的神态,笑道:“这还是先师所设置的关,非一阳指不能弹开,不连弹三十六指合周天之数,也不能打开。要是以别的武功强行开启,这寺下所埋的几千斤火药立刻爆炸,方圆几十丈内立马变成灰烬。”

    他的虽然平平淡淡,宛如在着家常一般,段子羽却忍不住毛骨悚然,没想到自己竟然坐在了几千斤炸药上面,这老僧万一在发出指力的中途,内力不继,自己岂不是要尸骨无存了吗?

    当年布置这个关的人心地也未免太毒了吧,但是又转念一想,这也无非是想要是不敌就和段氏绝学同归于尽的意思,这份壮烈却又令人十分的可佩可叹了。

    老僧继续道:“这个秘密代代仅仅传给一人,先师得传于天龙寺住持祖师,老衲得传于先师,洞中所藏是天龙寺绝艺‘一阳指谱’和‘六脉神剑’。一阳指功老僧等人也得到传授,唯独六脉神剑奇功自从创成以来,只有宪宗皇帝圣讳誉(即段誉)蒙天赐奇缘,修成此功。”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