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A+A-

    话是这样,喜儿那羞答答的模样是人都看得出她对程元宝有心思。

    云舒看着她莞尔一笑,出声试探,“倒也是,我家哥哥多的是,不想嫁给我三哥,我还有个大哥呢,我大哥老实憨厚,又会疼人,不如考虑一番嫁给我我大哥?”

    “死丫头,可别越越离谱了,我一直把元柱哥当自己大哥看的。”到这些,喜儿突然想起今儿自己的来意,是她娘和大哥打发她来问云舒对前几日宋媒婆来帮着她大哥提前的事情。

    她四处看了看,见没人在,便凑到云舒耳边问道,“对了,倒是你,我今儿来是想问你件事情的,上回我娘不是托媒婆来你家探口风了么,你和我大哥的事情,怎么之后没有音讯了。”

    云舒没瞒喜儿,直接跟她道,“喜儿,不瞒你,我们家才和那边分了家,日子才好了些,我想着再在家里呆些日子,最近这阵子,我不想考虑嫁人的事情,你大哥那边麻烦你去帮我回了。”

    “嗯,没啥,我回去跟我大哥和我娘一声就是了。”喜儿倒是完全不意外一般,她冲云舒点点头,“我心里其实也知道,初丫头你长的好看,现在自己又会挣钱,我大哥那样的除了有把子力气,啥本事都没有,他也配不起你,更别我家里穷成那样,就是一般的姑娘家都不会愿意嫁的。”

    云舒也不知道怎么和喜儿解释,索性学着方才喜儿自己的话,“不是配不配的起的事情,其实也就是像你方才的,我一直把大秋哥当自己大哥看,从未有过别的心思,我也从没想过有啥改变。”

    喜儿点点头,”嗯,我知道了,回去我会跟我哥好好的,他看着牛高马大的,却也是个明事理的。”

    “喜儿,最近一阵子你家里咋样,你娘的身子好些了没?”想起喜儿方才家里的事情,云舒出声问她。

    喜儿叹了口气,神情极其为难,“哎,我娘的身子也就那样,平时还好,一到刮风下雨的时候身上的骨头就疼的厉害,家里有银子的时候也给她去镇上抓了药,但没见有什么好转,我们也不知道咋办才好。”

    云舒闻言,觉得这病情很熟悉,便追问她,“不刮风下雨的时候,你娘的身子就会好转?”

    “没错。”喜儿点点头,把他娘的病症给云舒详细的了。

    听喜儿对她娘身体的描述,云舒确定她娘应该是患上了前世类似关节炎之类的疾病。

    这种疾病在前世都很难治好,好些人一辈子受折磨,依着古代这种医疗水平,必定是治不好的,不过云舒倒是知道有个土方法可以帮着缓解一下。

    可以去药馆买些艾草,然后点燃熏关节处,每天坚持熏上一次,能缓解一些关节炎的症状。

    云舒跟喜儿了,喜儿一听艾草可以治她娘的病,高兴坏了,当即拉上云舒便要去后山挖艾草,“云舒,艾草这东西干啥还要去医馆买啊,我们去后山挖就是,我知道后山哪里有艾草。”

    云舒拉住他,“这几日天气不太好,就算把艾草挖回来了,也难晒得干,等过几日等天气好了再去。”

    喜儿点点头,“那也成,顺带到时候喊上我大哥一起去后山砍几棵竹子,我家编藤篮的竹子快用完了,估计卖完这集,就没有竹子用了。”

    “你们一集买藤篮能挣下多少银子?”云舒倒是也知道这程家村因为后山有个地方有大片竹子,所以村里人在无事的时候,大部分人家都会编些竹篮子,竹筛子之类的去镇上卖,一个篮子也就卖上一两文钱,贴补一下家用。

    喜儿闻言,又重重的叹了口气,“哎,哪里能挣下什么银子,镇上买这东西的人多,我大哥的艺虽然不错,但是嘴笨,根本不会招揽生意,每集能挣上个十来文钱都算好的了。”

    “我们是想着左右也无事,能挣些算些,总比一文钱都挣不到的好。”

    喜儿这话倒是没错,但如果一集只能买上十来文,却要编上好几日,等于一日只能挣上几文钱,那还不如做些其他的事情。

    云舒想了下,脑海中突然起了个主意,她问喜儿,“大秋哥除了编藤篮还会编其他东西么,比如一些用来做装饰的好看的东西。”

    喜儿有些惊讶,“除了藤篮和竹筛子这些,竹子还能用来编其他东西?”

    “当让能,竹子能编好些东西,用的,玩的,好看的,都行。”云舒在前世看过好些用竹子做的工艺品,不过那东西需要艺好的。

    她问喜儿,“不过大秋哥会做木活么,有些东西要会做木活才成。”

    喜儿看出云舒好似有别的好法子,连忙点头道,“咋不会呢,平日家里的一些桌椅都是他自己弄的,整的还不错呢。”

    “那就成,今儿我给你想想花式,画在纸上,明儿你和大秋哥来我家里拿花式,我告诉你们怎么弄,保准这些东西肯定比你那些藤篮什么的挣钱。”

    喜儿一听,高兴极了,“成,明儿我就喊上我大哥一起过来。”

    喜儿帮着云舒弄了一上午的栅栏,晌午吃饭的时候,云舒便将她留在家里吃晌饭。

    想着喜儿家里收入不多,平日里肯定也没啥好东西成,最好的时候也就是混个肚饱,云舒便特意弄了好些好吃的菜食。

    红烧肉,土豆炖肉,看着家里的灶屋里还剩有两个大苦瓜,云舒还特意剁了些瘦肉,将苦瓜切成一段段,把里面的苦瓜子掏干净,做了个酿苦瓜,有营养的来也不算油腻。

    吃晌饭的时候,喜儿看着一桌子的菜,眼睛都直了,她这辈子还没吃过这么些好东西。

    尤其是那个酿苦瓜,看着红红绿绿的,漂亮极了,喜儿半天都舍不得下。

    程家的人也是一次吃酿苦瓜,但因为吃多了云舒做的菜,倒是也没那样惊讶。

    吃完晌午饭后,云舒还让喜儿带了两份饭吃回去给他娘和大哥吃,喜儿也不是个扭捏的性子,也没跟云舒客气,拎着东西就回去了,还明儿来找云舒弄那竹子的花式图。

    喜儿一走出门口,真好碰见程元宝从姥姥家回来。

    看到程元宝,喜儿的脸一红,也微微扯下了自己的衣服,神情有些不自在。

    倒是程元宝看着喜儿的时候并没什么特别,他随意跟喜儿打了个招呼,便进了屋,坐在院子里歇息,一边逗着文宝和倩儿两家伙玩。

    喜儿脸上闪过一抹失望,跟云舒他们打了个招呼,便回去了。

    云舒看了程元宝一眼,又看了看程元柱一眼,突然笑着跟周氏道,“娘,你们觉得喜儿咋样?”

    周氏没来得及回话,赵巧云去却突然一脸不悦的接话道,“不咋样,圆头圆脑的,长的跟个傻子一样,而且还是个抠门的,来到别人家里,吃了不算,还往家带东西,一点规矩都不懂。”

    “二嫂,我觉着你的脑袋比喜儿姐的还要圆上几分,有没有人你长的跟个傻子一样。”秋叶和喜儿平日里也玩的好,听赵巧云这样喜儿,秋叶也不太高兴。

    赵巧云闻言,顿时火了,她站起身子,横眉瞪着秋叶,“臭丫头,你谁是傻子呢。”

    看她那架势,要是秋叶再敢跟她顶嘴,她又想动了。

    但没等她来得及发脾气,程元朗便冲她大喊了一声,“赵巧云。”

    赵巧云被程元朗吓的连忙坐了回去,不敢再发脾气。

    云舒看着赵巧云和程元朗的模样,抿唇笑笑,自己二哥这样看着还是有几分男子气息的。

    至于赵巧云,云舒淡淡的看了她以一眼,道,“也是,二嫂,看人不能只看长相,喜儿那丫头性子不错,又勤快又孝顺,我觉着倒是个是儿媳妇的好人选。”

    顿了下,云舒又接着道,“而且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若是要娶儿媳妇回家,我们看中的是贤良淑德,是千金姐还是寻常人家,对我们来没有区别。“”有些时候,我觉着寻常人家还好些,至少不会随意使唤婆婆做活,也不会听着姑子错一句话,就想动打人,把婆家人都当死了一样。”

    云舒这话其实是在告诉赵巧云,她在家里做的所有事情她都知道,让她自己要晓得收敛一些。

    赵巧云好歹也做了多年的生意,自然听得懂云舒话中有话,她亲眼看过云舒的厉害,还是有些怵,偷摸看了云舒一眼,没敢话。

    反正程元朗也能压住赵巧云,云舒也没再多她。

    完了,她又故作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往程元柱看去,“大哥,你觉着呢?”

    程元柱有几分脸红,“我不知道,大妹好就好。”

    云舒笑着看了他一眼,也没多,随即她又转向程元宝,“三哥,你呢”

    程元宝撇了撇嘴,淡淡的回道,“她好不好跟咱有啥关系,咱们家里又没人要跟她对亲家。”

    “若是我想把喜儿嫁到咱们家来呢。”云舒盯着程元宝,继续追问下去。

    程元宝好似明白云舒话中的意思,他连忙站起来,急急的指着程元柱,“那就把她嫁给大哥好了,我可不喜欢喜儿那样的。”

    云舒其实是在试探程元宝,听他这样,心知他怕是真不喜欢喜儿,估计喜儿再喜欢他也没戏。

    其实在云舒看来,喜儿配给程元柱正好,配给程元宝却是有些不合适。

    程元宝长的不错,身材高大,五官秀气,如今家里好些了,穿戴的比之前好了,乍一看,倒是不太像农家子,反倒是有几分公子哥儿的味道。

    再加上他性子不如程元柱那般厚道,在他骨子里他怕是有些看不起喜儿这样的。

    倒是程元柱人老实憨厚,对人实诚,再加之他心里对喜儿有意,若是喜儿真能嫁给他,必定会幸福。

    只是姻缘这种事情,别人也帮不上忙,云舒能做的只是偶尔提醒喜儿一句,其他的就得看他们自己了。

    是以,她随意了几句,便打住了这个话题。

    二日,云舒家才吃过早饭,喜儿便和她大哥秋叶来了云舒家里。

    大秋长的憨憨厚厚,个子高大,肌肉结实,想来在乡下做活倒是把好。

    大抵是昨儿喜儿回家和她了云舒拒婚的事情,他见着云舒的时候申请有些尴尬,不知道什么好。

    云舒看着他微微一笑,当是不知道那事情一般,像往常一般,冲他打招呼,“大秋哥,你和喜儿吃了早饭没,若是没吃,在我家再吃些,早上我娘特意弄的鸡蛋饼,味道顶好。”

    “是呀,大秋,进去吃些,早饭还剩下不少呢。”周氏也忙出来拉大秋。

    大秋红着脸摆道,“不用,婶子,我们早上吃过了。”

    “是呀,我们吃过早饭才来的。”喜儿也接着道,“昨儿给我们弄的东西整出来没有?”

    云舒从房里把东西拿了出来,“弄好了,你们过来看看。”

    云舒想着先让大秋试探着做些特别的东西去镇上买卖,一回便没弄太过于复杂的,给他们画了个样式和这时候不太一样的竹篓子,在竹子中间还特意用红色和绿色点缀了一下,瞧着甚是好看。

    这时候的人可以用来做绣活篓子或是用来装些玩意是极好的。

    另外云舒还画了一对穿着古装的胖娃娃,大秋可以照着画上的模样雕出来,最后再上色,孩子瞧见必定会喜欢。

    云舒让他们一次不要弄太多这东西,像那个竹篓子,一个集只要编出是个去集市上卖,价格二十文一个。

    那娃娃的工艺比篮子要费工夫的多,一个集市便只要弄出三对去卖,价格就算五十文一个。

    若是这些东西都卖出去,一个集市便可以收入三百五十文,做这些东西除了买些便宜的染料回来,其他基本不要什么本钱,不管扎样,大秋家都不会亏什么。

    相反的,一旦东西真能卖的好,云舒便给他多画些花式出来,以后大秋挣的银子越来越多,不管能不能挣大钱,但至少可以解决大秋家几人的衣食住行。

    大伙听了云舒的话,惊讶的眼睛都睁圆了,这竹子随意从后山就能砍回来,根本不值钱,就一个这么的篓子根本用不到一截竹子,竟然要卖几十文钱?

    这时候的肉才十来文一斤,一个竹篓子可以买上差不多三斤肉了,更别那对娃娃了,不能吃不能穿,一点用处都没有,真会有人买吗?阅读&p;lt;/p&p;gt;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