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探亲节回京

A+A-

    眼看到了4月, 办好了休假手续,宁蔓华和裴云松一起踏上了归家的旅途。

    他们坐的还是来时的火车,“哐当”“哐当”地疾驰在大地上。听乘务员?, 马上就要迎来第六次大提速了,或许下?次回去的时候,这趟车的用时就会缩短一半。

    三?天三?夜后?,列车抵达了终点站京市火车站。

    在车站外,他们招手叫了一辆出租车, 裴云松没顾宁蔓华的推辞,就轻松地把两人的行李放进了后?备箱。上车后?, 他主动坐进了副驾驶位, 让宁蔓华坐在了后?排。

    “师傅,麻烦你先到星河国际区东门,等我朋友下?车了再?到燕大的榕园。”

    “好的, 没问题!”

    出租车司机是个上了年纪的大爷, 顶着?一大光头,戴着?墨镜, 脖子上还搭着?一条旧毛巾。京市的出租车司机是出了名的热情和爱侃大山, 这位大爷也不例外,一路上,他就滔滔不绝地分享各路最新消息。

    “现在好多外国人来京市, 我天天跟我孙子学英文, 等明年开奥运会了,不给咱们丢人!”

    “你们俩一看就是肚子里有?墨水的, 帮我听听我的发音标不标准?”

    “问人家好就是:好啊油(How are you?)”

    “问人家要不要帮忙就是:看爱孩普油( I help you)?”

    出租车师傅的话里是掩不住的得意?:“怎么样?我?得对?吧?”

    宁蔓华和裴云松听了, 都忍不住笑了,还给师傅竖起了大拇指。

    出租车从火车站一路驶出, 宁蔓华已?经有?两年多没回来了,她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辆,拔地而起的高楼,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焕发青春的气息。

    为了迎接来年的奥运会,京市正处于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各种造型独特的场馆陆续竣工,很多外地游人专程来一睹其风采。他们在场馆前久久观望,拍照留念,眼神里充满了身为华国人的喜悦、自豪与期盼。

    宁蔓华的心?中激荡起无限的涟漪。

    无数人愿意?一头扎进荒凉的大漠,就是为了让大家能享受人间繁华。

    车多了,路上有?点堵车,一路走走停停,出租车总算停在了宁蔓华外婆的区门口。

    裴云松下?车帮她提了行李,宁蔓华跟他挥了挥手:“师兄,谢谢你!你快回去吧,回头把车费告诉我!”    “不用了,你先进去吧。”

    目送着?宁蔓华进了区,裴云松才又坐上了出租车。

    燕大的榕园,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旧平房里,依然住着?不少退休的教职工。

    站在熟悉的房子前,裴云松掏出钥匙,开了家门,爷爷在客厅的沙发上正襟危坐,一脸认真?地看着?电视。

    裴云松喊了一声:“爷爷,我回来了。”

    听到声响,裴老才回头看了看,淡淡地问:“回来了?送宁到家了吗?”

    “嗯,送到了区门口,看着?她进去我才走的。”裴云松放下?行李,循着?香味走到厨房:“奶奶?我回来啦!”

    “诶,云松终于回来了?”裴奶奶从厨房走了出来,惊喜不已?,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几?下?,就拉着?裴云松的手关切地问:“路上还好吧?饿了吗?饭快好了,再?等一会儿啊!”

    看到许久不见的奶奶,裴云松眉眼里都是笑意?,他捋起了袖子,扶着?奶奶进了厨房:“我还不饿,还有?什?么没做?我来帮你吧。”

    “不用你帮忙,你陪你爷爷聊天去吧。”裴奶奶压低了声音告诉他:“他一早上起来就坐立不安了,都不知道在外面探头探脑多少次了,偏你一回来又开始装蒜,这老头子,真?是一辈子都这样……”

    最后?,裴云松被奶奶从她的“领地”推了出去,便跟爷爷到书房里聊聊天。

    这间书房是整个房子光线最好的地方,还是老样子,书架上放满了书,连桌上都垒了几?层,墙上仍贴着?他读书时的奖状。

    裴老正在沏茶,茶香与书香萦绕在书房里。裴云松进来后?,他就自觉地关上了房门。

    “坐吧,不用那么严肃,我又不是你领导。”

    “嗯。”

    爷孙俩坐下?来能聊的,大多是冬青基地里的那些事,具体项目情况自然是不能?的,裴云松讲的不过是爷爷的老同事们的近况,还是宁蔓华让他捎带的问候。    裴老听着?,呷了一口茶,抬眸笑问:“你跟宁现在什?么关系?”

    裴云松倒着?茶的手一顿,面不改色地答道:“同事。”

    裴老没好气地放下?了茶杯:“看你这怂样,这么多年还不敢追,我当年追你奶奶的时候又大胆又果断,你怎么就没学到半分呢?”

    “我们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奶奶可?以在家里等你那么多年,但是蔓华不一样。”

    这下?,裴老沉默了。他知道,孙子嘴上不?,但心?里对?他还是有?怨的。

    当年,他接到了国家的任务,被紧急调到冬青基地,任务保密,归期未定。

    临行前夜,妻子抱着?襁褓中的儿子问:“你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

    他缓缓地摇头:“不知道。”

    孩子哭了,妻子拍着?孩子的背,然后??:“没关系,我等你。”

    多年以来,妻子默默地为他筑起了最坚固的后?盾。她独自担起了这个家,上班赚钱、侍奉公婆、教育孩子……甚至到后?来,儿子和儿媳意?外离世,她还得忍着?丧子之痛,养育起了孙子。

    他守着?国家,她默默守着?他。

    爷爷奶奶的经历,让时候的裴云松就意?识到“以身许国,难再?许卿”的残酷,一个铸剑者的婚姻,往往需要退让和牺牲。

    长大后?,当他走上了跟爷爷一样的道路后?,他就对?爱情敬而远之,不是没有?过爱慕者,只是他不愿意?耽误他人。

    直到,当年他第一次遇到了宁蔓华。

    两颗同频共振的心?,怎么可?能不相互吸引?

    但是,如果婚姻最终把二人困在家庭里,那是对?彼此最大的伤害,也是国家的损失。

    相识以来,二人暗生情愫,却?始终不敢踏出那一步。

    他们都不知道,踏出这一步后?,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

    那边厢,宁蔓华也回到了外婆家。

    厉家虽然是富庶之家,行事却?很低调,为了方便外婆出行,舅舅一家都愿意?住在市区的这个区里。外婆平日里走在路上,人们也只觉她是个普通老太太。

    宁蔓华一进门,外婆就听到了动静,快步走了出来。宁蔓华担心?她跌倒,把行李扔在地上,就赶紧上前扶:“外婆,你别走那么快,万一跌倒了怎么办!”

    “没事,我身子好着?呢,每天早上都出去耍太极的。”

    宁蔓华只能无奈地摇头。

    今天,大家都在等她回来,洗过手后?,晚饭就开始了。满满一大桌的菜,一大半都是宁蔓华喜欢吃的,还有?几?个是比较软和的,适合老人家吃。

    身旁的舅妈给她夹了几?道菜,“快尝尝?你外婆?你喜欢吃,她就学着?做了,在家里不知道做了多少回了,也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

    宁蔓华这边谢过舅妈,那边外婆又给她夹,碗里的菜很快就堆成了山。

    “外婆,够了够了,太多了,要吃不完了。”

    “多吃点,你看看你现在瘦得,在外面肯定没吃好。”

    宁蔓华也不敢反驳,只好埋头吃起来。

    不得不?,外婆做的菜很有?家的味道,最后?,宁蔓华吃得边揉肚子边嗝,看得大家都哭笑不得。

    饭后?,宁蔓华回到房间洗了个澡,正准备睡觉,就传来了敲门声。    “蔓华,你睡了吗?”外婆在外面轻声问道。

    “还没呢,稍等。”宁蔓华忙开门,把外婆迎了进来。

    外婆看着?长相酷似女儿的外孙女,犹豫着?开口问道:“你这次回来,有?时间陪我去一趟海市吗?清明快到了,我想去看看你妈妈。”

    听到外婆这么客气的话,宁蔓华有?点懊恼,其实她没有?很好地为原身尽孝。

    “对?不起,外婆,我自己都忘了这事。我肯定陪你去,我也想去看看妈妈。”

    外婆摸着?她的头发?:“诶,好,好,那你早点睡吧,休息两天我们再?出发。”

    两天后?,时值清明节,雨纷纷。

    宁蔓华撑着?伞,陪外婆来到了海市永安墓园。

    这几?年,她再?也没跟宁父那边有?过任何联系,也没再?听他们的近况。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来看过妈妈。

    考虑到外婆年纪大了,长途跋涉不方便,他们曾经想过,要把妈妈的墓移到京市,与外公安葬在一起。最后?还是外婆?:“让她待在她熟悉的地方吧,她自就怕生。”

    在妈妈的墓前,宁蔓华轻轻放上了一束白色菊花。她和外婆默默地看着?墓碑上的照片,那抹温婉的笑容已?经成为回忆。

    突然,不远处传来了熟悉的旋律,宁蔓华蓦然抬头。

    蒙蒙细雨中,一个老人站在墓前,用口琴吹着?喀秋莎,孤独中透着?丝丝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