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话痨司机
()钟虎的父亲,还是没有回答。
“警服在非公务期间,还是不要穿的好。”,钟虎的母亲想了想,来了这么一句。
不是她想要冒充民警,只是觉得人家司这么热情,自己一家人太高冷,都不话,车内的气氛,就太诡异了一些。
所以才敷衍性地开口,避免冷场。
“我懂,我懂!”,司明显是个话痨。
他就像是有好多天,没过话。
这次好不容易逮到个乘客,巴不得一次性,把心里的话,全部出来一样。
一边开车,一边不住地点头,咧嘴笑道:“这个警服啊,它确实是把双刃剑,有好也有坏。”
“在带给一个人,威严与荣誉的同时,也附带上了许多,约束与枷锁。”
“这种事情啊,我们这些到处跑的出租车司,见过太多。”
“打个比方吧,你一个警察,穿着警服,走在大街上。”
“假如碰到了一起,持刀抢劫的案件,你你是管,还是不管?”
“如果要管的话,怎么管?”
“如果你穿着便装,你可以打电话报警,或者向周围群众求助,及时寻找可以依靠的力量,去帮助受害者。”
“倒是你万一警服在身,就必须奋不顾身,上去与歹徒搏斗。”
“因为这不仅是你的职业与使命,更是群众对于警察的期待。”
“在很多人眼里,警察就是无所不能的,哪怕赤空拳,也能打赢持刀的歹徒。”
“在这种情形下,你选取迂回策略,在他们看来就是软弱。”
“只有上去奋不顾身,才是英勇和担当。”
“哪怕明知道,你空着,不会是持刀歹徒的对。”
“但警服在身,就会受到道德的约束,甚至可以是绑架。”
“所以,为了你自己考虑,在非公务场合,能不穿警服,还是不穿的好。”
“而且现在这个社会,仇富和仇警的人太多了。”
“穿便装,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出租车司,得头头是道。
钟虎只是听着他的看法,不发表评论。
他想要知道,群众对于公安的看法。
倘若他真的考上了皖省警校,多半未来也会走上,从警的道路。
出租车司,见没人回应他,一点儿都不尴尬。
似是习惯了,这样的反应,依旧自顾自地道:“要现在的公安啊,是真的不好干。”
“上次坐我车的那个警察老兄,就跟我讲了一点,公安工作的现状,我是深有体会。”
“他现在公安这边,在推行什么群众满意度打分。”
“每出完一个警情,都会给当事人和报警人,发送一条短信,询问他们的满意度。”
“一个月超过多少条‘不满意’回复,民警还要受到批评。”
“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虽然我不是人民警察,但我也知道,公安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暴力关。”
“什么叫暴力关?”
“就是镇压罪恶,惩恶扬善,维护法律权威的关!”
“这样的部门,最需要的就是威信和威严!”
“惩罚了坏人,还希望坏人给你打满分,给你好评,怎么可能?”
“举个例子,一个人要是因为赌博,被抓起来了。”
“拘留过后,你还希望这个人,能给办案民警打‘满意’?”
“不可能的,好吗?”
“唉,现在的公安,也不好做咯”
司用一副过来人的姿态,来着车,吐着槽。
钟虎一家人,就默默地听着他。
不肯定,也不反对。
四十多分钟后,出租车到达了,皖省警校的门口。
司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呐,到了!”
“警官,这是带着儿子,来感受一下警营氛围吗?”
“挺好的,警务化管理,对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有很大的高处!”
“下车吧,费用是四十四块六毛,四舍五入,四十五块。”
“嗯。”,钟虎父亲从钱夹里,抽出一张五十元的纸币,递给司。
司找了半天,没找到五元的纸币,最后只得给了五枚硬币,赔笑道:“不好意思啊,警官,没有纸币了。”
“祝你晋升愉快啊!”
“再见!”
钟虎和母亲,则趁司找钱的这段时间,把大大的行李,全部搬下了车。
望着远去的出租车,又回过头看了看皖省警校的牌子,钟虎有点感慨。
仿佛决定人生走向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你们俩在这站着,看着行李,我去问问路。”,钟虎的父亲,目光环绕了一圈。
没有在周围,发现有商业区的痕迹。
想想还是从口袋里拿出香烟,走到了皖省警校保安室的门口,给保安室里的几个保安,每人递了支烟,问道:“你好,请问一下这附近。哪里有旅馆住呀?”
“你问这个做什么?”,一名头发微微有些花白的老保安,接过递来的烟。
点燃后吸了一口,眯起眼睛,架子颇大地反问道。
“是这样的,我儿子今年高考,报考了皖省警校。”
“明天就要过来体检了,我们想在附近租个旅馆住。”
“最好是近一点,方便一点的。”,钟虎父亲解释道。
“哦,是这样啊”
“那恐怕不好找!”,旁边的中年保安,摇了摇头,道:“体检的话,今天就开始了。”
“你们明天明天体检,那应该是铜城、药城,或者江城那边来的考生吧?”
“对,对!我们是铜城来的!”,钟虎父亲连连点头。
“你们来得太迟了啊!”,花白头发的老保安轻轻摇头。
走到门口,对着马路前方一指,道:“想就近住旅馆的话,你们沿着这条路,去南蜀区那边看看吧。”
“南蜀区?”,钟虎的父亲,对着一块不熟悉,疑惑问道。
“对,就在那个方向。”
“那边靠近野生动物园,有好几家宾馆。”
“你们可以去看看,还有没有空余的房间可以住。”
“不过,我估计是没有了。”
“光是今天一上午,进来参加体检的学生,不一千,也有八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