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说和 京城西郊杜家村

A+A-

    京城西郊杜家村

    因为地势的原因, 杜家村良田不多,山上开的地只能糊口而已, 家家户户种麻沤麻纺麻线织麻布,也能有衣蔽体,总的来就是一个很穷的村子,这几年山地又种上了棉花,织的布又多了一种棉布。

    而她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麻布从今年开始也发生了变化,这麻布不是越薄越好,有人要厚墩墩的为好。

    时下麻布可抵赋税,可去集市换钱, 但是价钱极其便宜, 一匹布不过两三百文,却要耗一个妇人一个月的时间。

    桂芝要的麻布需要单独搓麻线, 因为她要的布料厚实,用料是普通麻布的双倍, 所以她给价钱也是两倍, 五百文一匹。

    起初这种麻布只用来做帽子, 桂芝都是让两个舅母帮着织的,织好的麻布桂芝特别的颜色会自己调自己染,这种厚实麻布料的帽子到现在还是帽帽屋独有的。

    两个舅母织布供桂芝一个铺子绰绰有余,直到今年春天又有了变化, 桂芝铺子里添了新品麻布包包后,用货量一下子加大了,初时两个舅母夜里加班织布, 白天呵欠连天,程山知道后劝她们,

    “你们都去过你姐夫家里, 看看人家怎么做的呢?你忙不过来就把活放出去一些,没的为了这点钱熬坏了身子。”

    “那爹你放出去多少钱合适?”

    “四百五十文吧,我也帮你们算过,虽然用麻线多了些,但是织起来也快的多,她们肯定乐意的。”

    这个价钱果然都很满意,过完年程远就每半个月给田家庄送一次货,田树满都是货到付钱,程远也学了姐夫,谁家送布过来他就把钱给人家,所以各家织好了布都马上送过来。

    一大早,程远开院子门准备出去挑水,

    “嫂子,这么早就来啦?”

    “昨晚才织好一匹,你不是明天要去送货吗?先给你送过来。”

    程远把挑子放下,接过来麻布回了东厢房,她媳妇也才起床,正在外间把换洗的衣物捡到盆子里,等会要端到水潭边清洗,看见他抱着一匹布进来,忙接过来,她也没急着进屋拿钱,而是先把布料开检查了一遍…

    程远把这批布送到大姐家后,田树满对他提了个新的要求,

    “桂芝想用棉花织这种布,你回头让你媳妇先纺一些如这麻线一样粗的棉线送过来,待染色后织来用。”

    桂芝如何会每种颜色都自己染,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她把那麻布的五色都放给了染坊,而新送来的棉线也是如此,她挎着这些粗棉线到了常合作的染坊,染了出货最快的黑色,定主意若是不好卖,就自己用来做鞋子穿。

    现在铺子里那二十文的麻布包就是这种粗棉线做的,只是却不好卖,只当了个衬托把十文的麻布包给卖的突突的,桂芝在琢磨怎么把这包卖出去呢?

    她不承认这批包做的丑,只认为没碰到识货的,明明这种黑色的粗布斜挎包挺好看的啊!要不自己再去做几个铜扣配件点缀一下?

    “桂芝,你在哪?”

    张骐的高嗓门在后院里响起。

    他大哥张景中探花后就是各种型宴会不断,张太太不想在家张罗,客人也拘束,就找了家相熟的酒楼包了间包厢设宴,至于大宴,要等乡下亲戚都收到信后才在家里办,所以张骐得了点空就跑了出来。

    “在这呢!”

    看了眼手中的黑色粗布包,桂芝脑筋一转,直接拎着来到了后院,正好今天张骐是一身黑色长衫,

    “来,帮我试试这个包。”

    张骐就站在那里乖乖的让桂芝把包挎到肩上,桂芝后退着离远了看两眼,还行啊!

    “两位大哥觉的怎么样?”

    “挺好看的。”

    王护卫只会点头,不好看也要好看,况且还真不错。

    好吧,桂芝耷拉了脑袋,自己给做成男包款式了,女孩子的包要再点才对啊!这时代不流行粗犷啊!

    她上前要把包拿下来,谁知张骐一扭身子躲开了,

    “不用拿了,我就这样背着吧。”

    这人真是厚脸皮!桂芝无语的指指靠墙的凳子,

    “坐吧,你今天是有多长时间的空?”

    “到中午回家吃饭,你有没有活计让我帮忙的。”

    “有的,”

    桂芝对使唤张骐一点都不客气的,

    “你的字写的不错,来帮我写几个大字。”

    “咚咚咚”

    又是一阵敲门声,桂芝去后院开了门,只见叶蔚林提了个篮子站在外面,

    “叶公子,你这是?”

    “我去买菜,我表叔让我把你要的牛角梳顺路带过来。”

    叶蔚林着低头从竹篮子里拿出一个布包,一抬头就看见一个陌生公子站在桂芝后面,面上带了一丝诧异,

    “这位是?”

    “给我吧!”

    张骐一伸手把布包抢了过来,反手‘砰’大门关上。

    “你干嘛!”

    桂芝要气炸了,把人使劲往后一推,自己又开门对着外面吃惊的叶蔚林歉意道,

    “多谢叶公子了,我回头记账上,改天跟牛伯伯算账啊。”

    那边叶蔚林离开了,桂芝火气还未消,回头把人拉到了门外面,

    “人家好心好意给我带货过来,你竟然当着人家的面甩门,你现在就站在这里。”

    着‘砰’把门给关上了。

    过了一会儿,她把门开,一扬下巴,

    “你是什么感觉?”

    “刚才那人是谁?”

    张骐却问道。

    王护卫刚刚探出门廊的头‘嗖’的又缩了回去,还以为二公子会甩袖离去呢,是自己高看他了。

    …

    潮湿温暖的东南风带着雨水洒向了京城的大地,这片饱受干旱的土地接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灌溉,随着这股湿润的风从南方来的商船也驶进了京城,高扬着‘施’字旗的商船直接停靠在了租来的院子里。

    这条河道里靠边停了不少大大的商船,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商户租下了靠河边的院子,就因为他的便捷。

    施成竹到的时候已经傍晚,儿子施岚听到动静迎了出来,

    “爹,这一路可顺利?”

    “还行,”

    施成竹颔首道,

    “京里春天可有什么大事?”

    “今年的一甲进士如爹猜测的一样,还是民间举子拔了头筹…”

    “这就好,岚儿好好读书,假以时日咱们施家的门楣也可以换一换。”

    “孩儿定当好好努力。”

    施岚完又想起一事,

    “爹,那‘神算子’孙顺派人来寻过父亲,只父亲到了给他个信,他有事相商。”

    ‘神算子’孙顺也是一位江湖中人,早些年是刀口舔血的人物,只是这些年收了收心性,领着一帮兄弟跑京城来经商了,施成竹和此人酒桌上见过,

    “我知道了,待明日我去铺子里再。”

    施成竹一早到了铺子,差掌柜的到书画铺子回了话,很快掌柜的回来道,

    “东家,孙当家邀你中午到酒楼一叙,他有事相求。”

    绣品铺子旁边的酒楼二楼雅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孙顺方道明自己的意图,

    “听施老弟和帽帽屋的东家是邻居,我冒昧的想请老弟帮着做个中人。”

    果然是宴无好宴,施成竹没想到他提这么个要求,

    “你一个卖字画和绣品的和卖帽子的有什么交集?需要我做哪门子中人?”

    “老弟可知我是哪里人?”

    施成竹摇头,这他如何清楚。

    “我是荆楚人,我们那里山多,几乎家家都有种柑橘…”

    施成竹心里一跳,知道他的来意了,

    “你是想出钱还是…”

    “我既然找施兄弟做中人,那自然是想出钱,若是事成,我给兄弟这个数。”

    着孙顺朝他了一个手势。

    施成竹却微微摇头,

    “这就免了,我和田兄弟情分非同一般,他父女二人在京城讨生活也不容易,你既有诚意我就帮你和一二。”

    ***

    桂芝隔着窗户看到施成竹对自己招手,忙跑到了竹墨轩,笑着问道,

    “施伯伯,你何时到的?”

    “昨日才到,你父亲这几日可来京城?”

    “他要到下个月来,施伯伯有事我就给他捎个信。”

    “倒还真是有事…”

    田树满收到信后隔了一天就到了,和桂芝一起来到了竹墨轩的后院,施成竹把那孙顺托自己当中人的事了。

    “橘油的方子?他想出钱买?”

    桂芝一听豁然开朗,她那绣品铺子为啥舍的卖给自己呢?敢情是只卖给自己啊!她也没什么隐瞒的,就把自己所遇之事和施伯伯了一遍,

    “他莫不是着我买了铺子他偷学了我手艺,再把铺子收回去的主意吧,那可有点缺德。”

    桂芝觉得这人不厚道。

    “收不收回去倒是难,他想少花钱倒是真的。”

    施成竹也觉的此人如此不地道,

    “那你的意思呢?若是不卖给他也无妨,我既然做了中人,必保证那边不会暗中害你。”

    谁想桂芝却摇头,

    “不,我要卖!”

    这方子在自己手上其实发挥不了多大的价值,现在又被人盯上了,以防夜长梦多,能换钱就换钱。

    一天后,还是竹墨轩的后院,桂芝第一次见到这位孙当家,年纪也不大,三四十岁正当年,既是‘神算子’称号,眼里如自己所料透着一股精明,

    “孙伯伯,凡是用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事,若是解决不了,那必然是钱不够。”

    孙顺看着桂芝年纪着如此老练的话,这丫头是把他们老田家一家的心眼都给吃了吧,他沉声问道,

    “你多少钱够呢?”

    “那橘油是我偶然所得,这方子既然孙伯伯喜欢,我可以忍痛割爱,一千贯。”

    桂芝狮子大开口。

    孙顺心里一跳,这丫头是真敢要。

    施成竹给田树满倒茶水的手都差点一抖,还好他手上功夫了得,硬是稳住了,心里暗道了声‘该!’

    “娘子,这一千贯太多了吧!”

    孙顺一向淡定的脸色有些发黑,别看现在铺子院子动不动几百贯几千贯的喊,普通百姓每月赚两贯钱都是多的了,每年一个人全部花销也不过三十几贯。

    “孙伯伯,你听我来给你算个账,”

    桂芝早有准备,张嘴就来,

    “橘子在京城是金贵水果,一千斤橘子在京城的价钱是五十贯钱,你一船十万斤可好运?一船能卖五千贯,除掉成本能赚几个钱?若是这橘子换成了橘油呢?一斤橘油卖五百文好卖的,那就是十倍的钱,按一成利来算,我这一千贯也不过占你一船利钱的半成,而且你这橘油可是长久买卖,立足你的家乡,以江水为运输通道,源源不断的运往各大县城,那可是财源滚滚来啊。”

    桂芝一番算盘的噼里啪啦响,那数字出来很是唬人,当然要去掉成本利润也确实很可观。

    孙顺自己号称‘神算子’,如何会没在心里算过这笔账,就是如此也被桂芝的一番算法的心情激荡,当下一咬牙道,

    “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