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交换

A+A-

    这个绝妙的主意, 就是牺牲女儿,换取自己的人生。

    周兰提出,将女儿送到乡下, 寄养在安老太那里, 给安老太挣工分养家。

    同时,将安国兵的大儿子接到县城,好生养着, 还给找学校读书,并包揽一切开销。

    至于工位的事……

    只要安国兵的大儿子读书有出息,将来找个工作养家很容易, 安国兵将来享福就行, 完全不用当工人啊。

    安老太自然知道周兰的意思就是不想让。

    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她不想让工位做出的妥协。

    但,她仔细衡量了一下,觉得这妥协方法,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 在这个年代, 工作万分重要。

    就算周兰迫于丈夫的淫威,答应了他们把工位让出来,她娘家那边也不会同意吧。

    这年头,女人拼个工作可不容易。

    周家好不容易把女儿培养得有了个工作,会这么轻易让人摘了果实?

    绝不可能!

    这跟娘家是否疼这女儿无关。

    只从利益上来, 娘家也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不管在哪个年代, 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白了, 就是谁有钱谁话。

    在家庭里,尤其如此。

    女儿有工作,就算偶尔补贴娘家,女婿和亲家也挑不出什么错来。毕竟, 人用的是自己的钱。

    如果女儿没工作,一切都要向女婿伸手,那就一切都不同了。哪怕稍微补贴娘家一点,都可能会引起女婿的不悦和亲家的闲话。

    所以,不管出没出嫁,这个工位都多多少少对周家有利,周家是不会轻易放手的。

    更何况,就算周兰真的要让工位,难道周家人不动心?

    周家可也有人没工作呢。

    不让给周家人、而是让给安家人……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周家绝对不会同意。

    别看安老太在大儿子这得理所当然,但心里也门清着呢:周兰的工作,绝对不可能轻易得到。周家那边绝对不会同意的。

    就算是周兰自己,真逼急了,鱼死网破都有可能。

    她原本就只是想借着大儿子过桥,以母亲的姿态敲儿子,看能不能跨越底线。

    如今看周兰的态度,这个底线是跨不过去了。

    还好周兰也是个识时务的,愿意做出其他方面的让步。

    这个让步,安老太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儿子安国兵不能接手工作。

    但安国兵的儿子,可以去县城啊。

    在县城生活、在县城读书,将来,肯定也会有个好前途的。

    周兰那些,虽然都是为保住自己工作找的借口。

    但有一句话还是对的:如果将来国兵的儿子有出息,那国兵有没有工作,又有什么要紧呢?

    儿子奉养老子,本就是理所当然。

    其实,只要运气够好,就算一辈子不做事,也没什么紧。

    安国兵就有这种发展趋势:

    上一辈,有母亲无条件宠着。各种为他巴心巴肺。

    平辈中,哥哥安国柱一切以大家庭为重,除了每个月明面上给母亲家用,更在暗地里时不时偷偷给母亲塞钱……这些钱,母亲又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最后不都是贴了他这个儿子嘛。更何况,还有姐妹们时不时主动或被动孝敬家里的钱或东西,最后都进了他的腰包。

    如果下一辈再出息的话……

    这一生,他就真的不用干活了。

    不用干活,只享受三辈人的成果,就足够了。

    谁让自己是男的呢。

    反正,安国兵现在就很舒服。

    有母亲和兄弟姐妹帮衬,还有自己老婆家里家外忙活,他的日子简直可以跟旧社会的少爷相比了。

    实话,看儿子如此舒适,安老太也是开心的。

    如果不是家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她舍不得宝贝孙子吃苦,也不会逼着宝贝儿子安国兵下地啊。

    挣公分又不是什么好事。

    就算再怎么偷懒,也是累的啊。

    别的不,风吹日晒是少不了的。就算是躲在树荫下躲日头,那也是闷蒸得难受啊。

    总之,作为老母亲,但凡有一点法子,她也是不愿意让儿子下地的。

    但,她也同样疼爱自家宝贝孙子啊。

    虽然家里有大儿子和几个女儿的补贴,但儿子一个壮劳力在家歇着,不干活还吃的多。

    儿媳妇赵英也是个泼辣的。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媳妇,也是唯一生下安家香火的功臣,她的姿态也蛮高的。

    除了为自家宝贝儿子忙前忙后,其他的事她都是不参与的。刚生下孩子那会,她就以给宝贝儿子喂奶为由,直接在家歇了一年。

    那会农村妇女都是苦过来的,刚生完孩子第二天就下地也是有的。赵英这样儿安老太自然也看不顺眼,但看在孙子的份上,也就算了。

    这么着,赵英拖到孩子一岁后才下地。而下地后,也都是捡轻省活干。跟她老公学习,一个成年人挣的公分,就跟人家半大姑娘差不多。

    而安家唯一的孙儿安家宝,则是被万千宠爱,各种吃的喝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安国柱贴给家里的那些钱,几乎全花在这祖宗身上了。

    所以,这样的家庭,安国兵不下地,实在是撑不下去。

    但,如果宝贝安家宝和安国柱家大女儿交换,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了,那安国柱的大女儿叫什么来着?

    苹果还是橘子荔枝梨?

    唔,这不重要。

    反正是最大的那个赔钱货。

    最大的赔钱货跟自家宝贝孙子一交换,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以后安家宝可以在县城里享福,吃香喝辣将来还要在县城读书考学找工作……日子肉眼可见一片大好啊。

    那个赔钱货过来,倒是省了家里很多开支。

    再不用像以前那样,给宝贝孙子各种准备好吃的和穿的用的,少了很多开支。

    反过来,那个赔钱货还可以下地干活挣工分。

    刚好补贴家里。

    而儿媳妇赵英,以前就喜欢着招呼儿子的名头,躲在家里偷懒。

    现在两个孩子交换,自然她也再没了这借口。

    如此一来,整个家庭支出减少、收入增多,日子要轻松很多啊。

    安国兵也就不用再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