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京都大赛(二) 失饪。
外面的观众席人声鼎沸, 伴着主持人经话筒渲染后超大声的解,呆久了只觉得耳朵震得难受。到了比赛专用的后厨房间内,瞬间安静好多。
烹饪是个很需要注意力集中的工作,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 确实能提高不少的效率。
“你看见了没?外面好多观众啊,这规模可比苏州赛区多了十倍不止啊……”袁园扯了扯陈燊的袖子, 脸上难掩兴奋。
方才鱼莜在台上挑食材的时候,他们就在台下等着, 充分感受到了在场观众的热情。
薛飞一到这种人多的场合就容易紧张, 脑门冒汗, 还好没呆多久, 就来到了后厨,状态也逐渐缓和了过来。
鱼莜拍了下手, 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都别闲聊了,下面开始分配任务了……”
“陈燊你手快,负责处理准备食材, 把米粉烫好,鸡把内脏去了, 等下我来调汁, 袁园负责帮忙传递食材, 看锅和二次加工, 薛飞, 最后那道蜜糕全权交给你负责。”
他们要做的四道菜品分别是丝云雾雨, 沙茶烤鸡, 荆沙甲鱼以及新式白果蜜糕。丝云雾雨是鱼莜想到用米粉所做的创新餐前菜,这四道菜里的荆沙甲鱼才是重头戏。
陈燊有着多年在饭馆掌勺的经验,优点就是手快和处理食材, 这条甲鱼本来完全可以交给他处理,但这道菜太过重要,她便想自己单独负责。薛飞在制作甜点方当仁不让,剩下的都是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杂活,她就都交给了袁园做。
被直接分到做一道菜的重任,薛飞有点受宠若惊的忐忑:“我,我真的可以吗?”
鱼莜笑着拍了下他的肩:“当然可以,你的能力完全能胜任。”
薛飞在做各种甜品和糕点上有特别的天分,唯一的不足就是他太不自信了。
来自好友兼偶像的信任每一次都能让他信心倍增,薛飞当下握拳振奋道:“我会把这道菜完成好的!”
随着鱼莜分配下去,每个人都开始动了起来,随后摄像师也进来跟拍了,肩膀上的镜头默默跟着四人的身影移动,聚焦在他们紧握着厨具的双手及凝结着汗水的面庞上。
他们每个人都在专注手里的活,整个房间里都充斥着箭在弦上的紧绷和忙碌感,根本没人去在意身边的摄像机。
烹饪快到尾声,一切进行得还算顺利,唯有调制荆沙甲鱼的酱汁时碰到了点麻烦。
这道菜重在汤汁的浓鲜,原做法要用到荆沙本地特制的红油酱和豆瓣酱,但是主办方这里只有普通的红油和豆瓣酱,想要做出正宗荆沙甲鱼的味道,就得加上其他的调料自己调制。
这就难为了失去了味觉和嗅觉的鱼莜,她还没试过用其他调料制作荆沙甲鱼,只能凭着经验,一点点试。
这两天的空余时间,她都在和袁园他们锻炼默契,想要把感冒给她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无论他们“淡了”“有点淡了”“一般淡了”,她都能准确地把控住其中的区别。
他们一边尝,她一边调,因此,在调制酱料上多费了些时间。好在汤汁调制得很完美,袁园三人尝了皆称赞好。
另一道热菜沙茶烤鸡也该出炉了,鱼莜将烤箱里的鸡取出来,切成两扇后,她震惊地发现鸡肉的夹层里居然还是生的!
鱼莜扭头:“袁园,你把烤箱设置的是多少度?”
袁园不明所以:“就按你的一百二十度啊。”
鱼莜头疼地把菜刀丢在案板上:“我得是一百八十度!”
“啊?”袁园懵然地看向陈燊和薛飞,俩人皆朝她沉重地点点头,方才鱼莜叫她把处理好的鸡放进烤箱时,确实得是一百八十度。
袁园哭丧着脸:“对不起,鱼莜我刚才忙中出乱,听错了……”
“先别那些,重点是那现在怎么办,”陈燊看向鱼莜,“离时间截止还有十分钟,总不能把这只半生不熟的鸡端上去?”
鱼莜二话不,将烤鸡重新放回了烤箱,把温度调高,让它继续烤着,转身对他们三人道:“陈燊你别雕花了,我来。你跟袁园过来先把菜盘装点好,薛飞,你的甜品应该搞定了吧?也过来一起帮忙摆盘。”
鱼莜做食雕的速度比陈燊快得多,同时那边,在三人的通力合作下,五份准备盛烤鸡的盘子已经布置好。
其他三道菜皆已出盘,就剩下这道烤鸡了。
鱼莜掐着表,在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两分钟时,开烤箱,把烤鸡取出,放在案板上,手起刀落。
加烤了八分钟的烤鸡仍旧有些夹生,她便紧挨着外皮边缘,只把完全熟了的肉切下来。虽然这样的鸡肉看起来有些七零八碎,不太美观,但至少保证了每块鸡肉都是熟的。
当负责端菜的礼仪姐进来时,鱼莜刚刚好把最后一块鸡肉摆入盘中。
***
在两位选手离开舞台,去往后厨的间隙,主持人提着话筒来到了评委席。
评委席距离舞台略有些远,方才鱼莜在台上的时候并未注意到,评委席的最右边坐着一位老熟人,正是她拿到苏州站冠军时,给她发奖牌的美食评论员,金嘴巴李麟。
“李评委,听闻你在赛前对每位选手都进行过数据分析,请问您更看好哪位选手呢?”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问题,李麟这一次学乖了:“这两位选手都很优秀,我都很看好。”
主持人退而求其次地接着问:“那可以一下,您对这两位选手的预测分析吗?”
李麟翻动着手边的纸张,靠近话筒:“我对邱博选手的夺冠几率预测是7%,按胜率排,位于七位选手中的第五位。另一位选手鱼莜……她的获胜概率是未知。”
主持人有点惊讶:“未知是个什么法?”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李麟心中苦笑,就在半个月前,他抽空去细细查了鱼莜的背景。先是联系上了沁园春的经理,结果对方她两天前就辞职了,没两句就给直接挂了。
后来,他经多方听,去到她上过的大学,联系上她曾经的室友,结果她们都对鱼莜不甚了解,甚至连她长什么样都不太记得。她很少会来学校上学,只有考试的时候会来酱油,就算是这样都没被开除,家里应该是有些背景的。
是有背景,但一问三不知,鱼莜其人神秘得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李麟又专门搭车去西庭镇,算亲自拜访,然而一路上山路崎岖,害得他好几次差点迷路,好不容易找到了鱼莜家的宅院,结果大门紧闭,根本没有人在,于是不得不放弃了。
所有的路都走不通,唯一的线索便是她独特的姓氏了。但鱼姓虽然少见,放眼全中国,还是有不少地方有的。
就现在此刻,在隔壁A赛区评委席上坐着的主评委也姓鱼。来也巧,这位鱼评委乃是主办方专门请来的,之前销声匿迹了十几年,现在只有些上了年纪的厨师才识得这位曾经的泰山北斗。
没有人知道他消失得这十几年干嘛去了,有人是下海经商去了,有人是卧病在床,这些传言显然不可信,李麟刚刚还见到那位年逾七十的业界传奇,拐杖都不柱,精神抖擞的。
如果鱼莜和这位前辈有关系,那她这身与从业经历完全不符的出色厨艺,就全都能解释了,前辈消失的时间和鱼莜的年纪又恰好符合,然而没有真凭实据,他也不能妄下推断。
因为信息的缺失,他没法对鱼莜的胜率有客观的预估,在这么多观众面前,他不可能承认自己的数据不充足,也不可能透露鱼莜和那位前辈可能有关联,只能故作神秘地:
“赛场上千变万化,什么变故都有可能发生,对这位选手的预估算是我的一个保留吧。”
主持人又问:“听在您的胜率排榜中,选手李少川和顾明礼并列第一,胜率皆为70%是吗?”
李麟这回很爽快地答道:“是的,李少川已参加过很多烹饪比赛,鲜少有败绩,而顾明礼虽然比赛参加得不多,但其经营的餐厅经常登上美食杂志的专栏,我对这两位选手都很期待。”
李麟那边和主持人聊得热火朝天,那边选手们已经到了后厨,摄像师也已就位,舞台上的大屏闪动了两下,开始实时直播后厨的情景。
右边的屏幕上,鱼莜已经有条不紊地给助手们分配好了任务,而邱博那边,还在围在一起商讨怎么处理这莼菜和银鱼。
邱博自己是闽南人,他手下的助手也全是从广东及福建带出来的徒弟,都是第一次碰见莼菜这种东西,想着蔬菜嘛,总比肉类好处理,谁知道放进水盆里后,越洗越黏,弄得一手都是黏液,显然快被这些莼菜要折磨崩溃了。
评委席中央坐着得是美食协会的朱副会长,也是B赛区的主评委。他已年过六旬,发鬓皆白,戴着一副金边老花镜,看起来很平易近人,坐在他身边的是《美食周刊》现今销量最高的美食杂志的主编。
“都姜是老的辣,但我看,这邱师傅挑选食材的本事,还不及那位姑娘啊……”看到画面中邱博等人花了大功夫在对付莼菜上,朱会长忍俊不禁地。
“没错,但同样是不常接触的异地食材,蓝队选手对沙茶酱和米粉好像一点都不头疼。”陶主编笑着回应。
过了一会,两个队伍都开始制作菜品了,看到邱博在揉面擀皮,案台旁放着一盆切成了碎丁的莼菜,朱会长有些讶异:“他们这是要把莼菜包进扁食里吗?”
扁食在有的地方称饺子,有的地方叫馄饨,其实还是有区别的。饺子的皮是圆形,而扁食的皮是梯形,包出来的形状像月牙。
莼菜因为口感清脆加上一股子特殊味道,大多都是用来煲汤和拌凉菜,从没听过还能包饺子。
陶主编揶揄地:“我难以想象莼菜馅的扁食是个什么味道……”
朱会长笑了笑,随后将目光移到右侧的屏幕上,恰看到鱼莜调制荆沙甲鱼酱汁的过程,有些不解:“她为什么一直让助手尝酱汁,却不自己亲自尝尝?”
陶主编猜测:“难道她味觉有问题?不会吧,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厨师……”
朱会长饶有兴致地推了推老花镜:“等下选手们上台,问问她就是了。”
比赛步入尾声,此时大屏幕上出现鱼莜将烤鸡切开发现里面是生肉的景象,朱会长看戏似的:“她们好像遇见麻烦了。”
陶主编啧啧摇头:“这道菜显然已经失败了,我对这位名叫鱼莜的选手已经不抱期待……”转而看向邱博那边的屏幕。
她犯了一个对于厨师来很致命的错误:失饪,其他任何的错误都能原谅,唯独这失饪……连最基本的食材都做不熟,何谈烹饪?
朱会长不仅没失望,反而笑意更浓:“这是她和助手之间的沟通上出现了问题,并非是她技术上的失误,而且你不觉得她后续的补救措施很得当,应对得很冷静吗?”
陶主编皱了皱眉,碍于朱会长的身份,并未反驳。失饪就是失饪了,不管什么原因都更改不了结果。这种水平的菜,他根本不屑于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