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古镇上的游客很多。各式服装都有, 有的游客还穿着汉服,穿着彝族服饰的更多。
付杨护着她,在拥挤的人群里一步一步前行。
孔漫一边慢走, 一边看着周围的摊贩。各种挂着彝族特色的饰品、耳环、项链目不暇接。
到一半的时候,付杨看到有奶茶摊。买了一大杯温热的红豆奶茶递给她, 又买了古镇特有的傣味手撕牛肉,让她边走边吃。
挪到古镇中心,天已经黑了。广场上有一圈穿着彝族服饰的男男女女,在围着一个高大的纹着彩云的红色大火盆。
火盆里火焰熊熊燃烧着, 广场周边消防车停了一大排。
这是彝族特有的祭火大典。政府也不会强制取消, 只能加强防控。
广场上放起彝族的歌曲。曲风雄厚浓烈,节奏感十足, 震撼人心。
随着音乐响起, 天空中烟花齐齐绽放。围着火盆的彝族男女开始跳起舞来。有的人身前还挎着弦子, 边跳边弹。
孔漫看着眼前这一幕。被节日的气息感染, 整个人也跟着节奏轻轻晃动着。
广场上热闹非凡。人们兴高采烈地交谈着。而那围着跳舞的圈子里,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去。一圈不够, 又扩开一圈,还不够, 第三圈第四圈的围了起来。
右手突然被一个女孩子抓住, 带着她随着圈子跳动。孔漫一懵,才发现第五圈已经扩到身边来了。
女孩子带着她往右边移动。
孔漫有点儿慌了,刚要转头去找付杨。他的手就握着她左手,跟在她身后慢慢走动着。
孔漫安心了。但是看着前前后后的人都在随着歌曲跳动。她不会这儿的舞蹈, 拉着他要退出来。
付杨倒反而拥着她跟着圈子走, 他低头在她耳边:“不会也没事,跟着走一圈就行了。”
孔漫看了一眼付杨。他单手拥着她, 另一只手插裤兜里。
他左边是一个白领女生,穿着西装,脸上化着精致的妆。也在慢悠悠地跟着圈子走动。见有人看她,她对着她笑了一下,转头看向火把方向。
孔漫转头,也跟着付杨一样随着圈子走动。倒是拉她那个女孩子看着他们两这样,不好意思再拉着孔漫了。
于是放手,一手拉着右边的人,一手甩着跳了半圈,气喘吁吁地停下,也跟着走起来了。
跟着跳舞的圈子围着火盆走了一圈。
彝族是个热情又崇火的民族。一圈走下来,总有几个年轻伙想来拉孔漫跳舞,但都被付杨给挡了下来。
孔漫笑眯眯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幕,看着男人的脸越来越垮。
没等走完一圈,他就拉着孔漫走了,还是回去吧。
孔漫也不反对,挽着他的胳膊随他。
出去的时候付杨没带她去古镇街道上挤了。他拉着她从一侧巷子里穿过去。
巷子里的屋舍是老式的。有木制的也有翻修过的,但都很复古。有条河静静流淌着,河边垂柳倒挂,迎风飘扬。
走了一段路,古镇街道上的热闹被远远甩去,巷子里安安静静的。
男人忽然停下。拉着她的手往身前带了几步,双手一抱,搂住细腰,低头轻轻啄她发顶。
木屋下挂着暗黄灯笼。昏暗的灯光照着他轮廓分明的下颚线。
抬手环住男人的腰。孔漫靠在温热结实的胸膛上,仰头亲在他性感的下颚骨上。
男人移唇下来回应。
四周静谧。
付杨手机突然响起。他的铃声是手机自带的,声音还挺大。
单手搂着她,付杨摸出手机接起,用方言回了几句。
他的方言听多了,孔漫能听懂的就是在外面,不回去了。
付杨挂了之后看着她暗自猜测的样子,笑着主动了:“是我妈给我的,问我怎么不回去吃饭。”
“我我在外面忙,就不回去了。”
孔漫有点儿疑惑:“平常也没给你让你回去啊。”
付杨回她:“我妈是彝族嘛。这些年来一到这天,我爹都会空下来专门给我妈过一下节日。我和我哥嫂要是在家,也会特意赶回去陪她一起过。今年倒是赶巧了,我们都不在家,估计就鹏和我爹一起陪她过了。”
她有那么一点点惊讶,“不是少数民族不和汉族通婚吗?”
付杨:“那也不是全部都不通,相互尊重吧。就像我爹妈,我爹会给我妈过火把节,我妈也会陪我们过春节。”
孔漫点点头,理解了:“倒也是,相互尊重。”
过了一座桥,前边有人在唱歌,而且有点热闹,两人走过去。
是一个拼酒的店铺。木制的阁楼下,一面旗帜挂在上面,上面写着祝酒。
阁楼大厅内摆了两排桌子,后面摆了一堆酒坛,就是古装电视剧里的那种酒坛子。
孔漫来了兴趣,拉着付杨进去看。
酒坛子里都是各种各样的酒。桂花酒、杨梅酒、青梅酒、米酒、高粱酒、青稞酒、二锅头等等。
大厅里那两排桌子上,里面那一排站着一些穿着彝族服饰的姑娘和伙,这边的桌子上坐着一些游客。
每一轮拼酒,游客各自选择彝族对手,指定一类酒开始拼。时间为一首歌唱完,喝赢彝族的对手,那么此次酒费免了,喝不过当然得按价格和喝的斤数来掏钱。
他们刚在桌边站定,付杨给孔漫讲完规则,那边就有三个游客点了对手,开始拼酒。
彝族伙把他们指定的酒水端上桌面。另一个抱了一叠碗出来,在桌面上一溜儿摆好,开始倒酒。
倒完酒。两排桌子边上站了两个彝族姑娘,她们清了清嗓子开始唱起彝族特色祝酒歌:
“(彝语)
苏木地伟我,曲波各拉苏
你我押得苏,木啦格特波
……
(汉语)
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
我们不常聚,难有相见时
……”
歌曲一停,游客两输一赢。
赢的那个也只是快了一秒放下的酒碗,喝得脸红脖子粗,一室的人哄堂大笑。
闹着让输了的游客付钱。付完钱后,彝族姑娘特意给他们一人了一碗米酒,又唱了一首轻快的彝族歌曲祝福他们。
孔漫看着有点蠢蠢欲动。
付杨看出来了。没让她参与拼酒,倒是找了个彝族姑娘,用方言跟她了些什么,然后指指孔漫。
那姑娘笑着点头。
付杨又过来,带着孔漫去点酒。她看了一眼,问他:“哪种酒好喝?”
付杨一时为难了。烈酒不能让她喝,果酒他还真不知道哪个好喝一点。
看了他一眼。孔漫最后还是选了桂花酒,因为桂花很香。
付杨提着一坛桂花酒,那个彝族女孩带着他们上了阁楼。
楼上是一排卡座,左手边空着正对下面大厅。其他卡座上还坐着一些人,还有彝族姑娘给他们唱歌。
彝族女孩把酒碗放桌上,开始倒酒,付杨带着孔漫入座。
过了一会儿又上来一个彝族姑娘。孔漫看了一眼认出来是刚刚唱歌的一个,她们倒好酒在对面入座。
一开始上来那个彝族姑娘笑着看向孔漫,用不是太标准的普通话跟孔漫解释了一下。楼上不是拼酒的,属于大家边唱边喝,图个开心。
两个姑娘端起酒碗。付杨把孔漫的端起来递给她,他自己也端起来,四人碰了一碗。
孔漫除外,其余三人一口气全喝完。
孔漫才喝了一口。桂花香和酒香溢满口腔,她正细细品尝着呢,旁边三人“砰”的放下碗,她懵了。
付杨笑着伸手环上她的背拍了拍,让她慢慢喝。她端着碗又才慢慢品了一口。
对面两个姑娘倒上酒,清了清嗓子你一句我一句唱起来:
“老司机带带我,我要上昆明啊,
老司机带带我,妹十八啰
……”
孔漫“扑哧”一声,又咳了起来,呛酒了。
付杨好笑地拍着她的背。她咳着趴在他怀里,不可思议地问:“这是你们云南山歌?”
付杨点头:“是啊。”
原来这首歌居然是云南山歌。忘了是哪一期的采访,有个明星拍了部综艺回来后,被她采访时问起记忆最深的是什么的时候。他来了段这样的歌,是学了段神曲。
也确实神,她那段时间一看到那个明星,脑海里这首歌这段魔鬼的bgm就自动播放。
就这样,在两个彝族姑娘花式山歌里,一坛桂花酒被孔漫慢慢喝完。
那坛酒至少得两斤左右。喝完肚子涨涨的,趁着付杨去结账,孔漫去了个厕所。
出了拼酒的阁楼。孔漫心情一直不错,头有点儿晕,但还好。
付杨怕她醉了,便一直搂着她,两人在巷子里慢悠悠地穿梭着。
路过一个摔酒碗的摊子时,孔漫又走不动了。
这些年来,她很少有时间可以出去旅游放松,唯一去过的一次还是去的日本,但因为没有朋友,她的旅程是孤单的。
这次来云南,本意来避难,却有意外收获。
在这里,有人陪着,风景大好,节日隆重,倒是让她好好地放松了一趟。
两人在摔酒碗的摊子前站定。
摔酒碗就是摊子上放了一排酒坛,就是刚刚那种。还放了一摞碗在旁边,酒水和刚刚的差不多。
每一碗酒对应的价格也不一样。喝完后把碗摔进摊子里面的围墙里。围墙里已经有了好多碎碗,这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减压方式。
摊主也是个彝族男人,看到他们来,用方言把规则了。
彝州的方言孔漫有点听不太明白。
付杨给她翻译了一遍:“所有果酒,一碗十五块,清酒二十一碗。这里的“碎”代表的是同音“岁”,摔碗一碎,是“碎碎平安,岁岁如愿”的意思。”
旁边有几个人也在摔酒碗。一个女孩子被另外一个拉着,她一口喝完,把酒碗摔进去,在碎声中哭着大喊:“六碎,愿XXX坟头长草!”
旁边的姑娘拉着她:“么么,老天,活消这种死克活来呢,你争口气葛行。”
孔漫看了一眼又转头看向付杨,眼睛亮晶晶地。
付杨笑着又无奈。她难得会显露出这样女孩一般的娇俏来,便只好随她。
哪晓得她一点,就要最烈的高粱酒。付杨不同意,她就抱着他胳膊撒娇,又拉他的脑袋,仰头去亲他。
被她亲得心间一片一片软了下来。耳朵都热红了,最终妥协。
孔漫跟老板要了三碗烈酒,付杨付帐。
她端起一碗,老板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跟她:“你尽管许愿得呢,上头有菩萨会保佑你们的。”
孔漫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摊子的房梁上确实供着一尊菩萨。
她端起碗一口气喝了。辛辣顺着嗓子流了下去。
她一瞬间激出一身热汗。也学那个姑娘一样,使力把碗摔进去。“夸嚓”一声中,她也喊:“一碎,愿…愿……”
卡壳了,一瞬间想不起来了。她转头看付杨,“我没什么要许的,你来许。”
付杨走过去。看着她,又转头看向菩萨,开口:“一碎,愿平安喜乐,得偿所愿。”
最好是所有带有恶意的暴力全部消除。
孔漫点点头,笑起来。接过老板的第二碗酒。一口喝完,摔进去后,催促着付杨赶紧许愿自己则踉跄了一步。
付杨扶住她,把她抱进怀里。看了她一眼,又看着菩萨第二个愿望:“二碎,愿热爱有盼,无病无灾”
孔漫趴在付杨怀里,跟着:“对。要有热爱,有期盼,生活才有奔头。”
随后接过老板手中最后一碗酒,一口气喝光。
他连拦都来不及拦,只能抱着她,无奈地摇头失笑。
孔漫没力气摔碗了,她现在晕得站不住了。
付杨只好接过她的碗,往里面摔去,碎声过后,孔漫催他赶紧许愿。
注视着菩萨,他没有开口,半晌垂眸看向怀里人。
她的脸上布上一层红晕,眼睛雪亮地看着他,要听第三个愿望。
他笑了笑,拥着她往外走。
孔漫着急,“还…还没第三个愿望呢!”
付杨:“我也一时想不起来了,以后想起来再向菩萨许愿。”
孔漫瘪瘪嘴:“……好吧!”
她走了几步,走不动了。
付杨便蹲下来背起她,顺着巷子往停车处走去。
至于第三个愿望,哪能让她听见呢。
他从来不信鬼神,他只信自己。但是这一刻,他想祈求一次。
菩萨,希望你能听到。
这第三碎,愿这个姑娘永远留在我身边。我保证,会让她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