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兰家兄弟
阿秀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碗酸梅汤,这才也撑伞进了太阳底下,去了店里看着。
三局促的坐立不安:“哥,你叫我来干啥啊?”
卫子清去桌子那边取出一袋铜钱:“工地那边就你们兄弟几个在那撑着,总不能干白工,你们家里还有几个孩子要养。”
三把钱往外推了推,脸上正经的很。
“那边活不多了,快完工了,我们三个手脚快,几天就能收了尾,我们家您不用担心,就是四的工钱都够养活了,更别我们还攒着钱呢,够用。”
老大老二和三三个兄弟,在工地干起活来一个顶两个用,别人再厉害也不可能像他们那么用心,就跟盖自己家房子似的拼命,好几次他见没人来接四去送时,看见家里就几个孩子饿的嗷嗷叫,才知道他们晚上还在干活。
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几个兄弟老大不过才二十三四,三才十来岁,要是在他这累垮了,自个真成了罪人了。
“花婶不是叫了几个人去帮忙吗?怎么又是只有你们在干?难不成他们偷懒?”
三忙摇摇头:“是大哥让他们走的,清哥,多雇人还得多掏钱,没多少活了,我们稍微快点儿,很快就完事了。”
卫子清把钱塞他手里,皱着眉:“又揽活,上次不是了你们吗?非得让我生气?今天天热,谁都不许去了!”
三还想他们干惯了没事的,卫子清根本没给他机会:“若是你们不听话,那我也没办法,只能跟着你们一起去干了!”
三瞧了瞧卫子清鸡仔似的身板,挠了挠头,这大腿还没他胳膊粗,能干啥?搬块石头估计就能把胳膊勒折,只好点点头答应了。
至于这钱……
瞧他还想把钱再丢回来,卫子清一记眼神威胁,吓得孩儿乖乖的装了起来。
卫子清给的工钱确实没有太多,只比一般工人的多了几个铜板而已,但兄弟三个干的活远远不止这些,不是他抠——好吧,他现在确实没钱了,大方不起来。
主要是因为他还有个想法,收容所这事,虽然是他一手计划的,但他自己是明显顾不过来的,这就涉及到雇人的问题。
雇老师自然是得好好去寻摸着,但是除了授课的老师,他想着还应该有管生活的教员,不然一群孩子,树立不了规矩不得疯了他们?
四家的几个兄弟他瞧着不能再合适了,老大本身做的事其实就是型的收容所,一个少年能一己之力组了一个七个孤儿的大家庭,足以能证他有能力照顾孩儿,甚至可能比真正的老师更懂得孤儿们的心理状态。
老二他接触的不多,但据也是个老实敦厚的人;三力气大,在院子里帮着干些杂活,吓唬几个调皮孩子也合适;至于五六这对双胞胎和古灵精怪的七,就索性做第一批入学的学生,三个孩子都挺听话的,不求他们帮着管人,能起个带头作用就行了。
四嘛,是这个收容所的发起人,能写能算能读书的,安排个活计不成问题,但卫子清却没这个算。
毕竟,三年后的童试,他还指望四一鸣惊人,考个生员回来,也让他这个老师脸上能有点儿光。
刘秀才不知道从哪得了卫子清正在找老师的信儿,一大早就屁颠屁颠的来了“禾水”。
一进门,他四处遥望着,似乎有些失望。
阿秀在一旁瞧着,啧啧的摇了摇头。
刘秀才见确实没看见那个想见的人,这才磨蹭着去找了阿秀。
“不是招老师吗?我是来应聘的。”
阿秀愣了:“我们这是给收容所招老师,你可得看清楚了,教的都是无父无母的穷叫花子。”
卫子清没在,刘秀才也兴致不高,但还是老实回答了:“门口告示写的挺清楚的,我都知道。”
“我们这可付不起秀才老师的钱……”
一般年轻的秀才都不会去做老师的,只有年纪大的,对功名无望的才会选择去教书,所以常常会出现满头白发的老师其实可能只是个童生,所以秀才在别的地儿那可是高薪抢着聘的。
刘秀才摇摇头:“不要钱也可以,只当做善事了。”
阿秀才不信他的鬼话,醉翁之意是什么,傻子都知道。
“那你便先回去吧,我们商量商量再给你信儿。”
这个“我们”指的谁不言而喻,刘秀才眼睛瞬间亮了一下:“清哥儿也在?在哪?后院?”
着就要往里屋走,可他不认路走的方向是厨房,阿秀忙伸手拦了,皱着眉头不大高兴:“清哥儿是你叫的吗?他没在,你回去等信儿吧。”
刘秀才看周围都有人看他了,不好意思的低了头匆匆离了店。
其实阿秀本来还挺看好这刘少爷的,又痴情又有钱还有才,可是吧,这郎君都拒绝他多少回了,还这般死缠烂,阿秀就是不懂那些大道理,也知道男人这般就叫没出息,那句话怎么来着——
“早晚得死在郎君肚皮上。”
回家后与清哥儿了这事,本以为卫子清肯定一口回绝,谁知道他还犹豫起来了。
“告示贴出去三四日了,没一个老师上门——”
“那也不能用他呀?你都拒绝他多狠了,他还敢找上门来,这要是承了他的情,他还不得殷勤到天上去了?”
“唉。”卫子清千算万算没想到,请个老师会这样难,读书人既然能舍开面子去做老师,要不是真的大家,要不就是穷到没法子了,但这两种老师都不会看上他们收容所的。
但阿秀的也对,人家刘秀才分明是为他才来的,要是自个趁机占了便宜,以后可就不清了。
卫子清咬咬牙:“本来想借机找个好老师,四能跟着学点应试的本事的,现在看来,估计还得我亲自上了。”
这几日天气热,他身上乏的厉害,太阳底下站久了都头晕,所以本没算自个亲力亲为的,他还没伟大到燃烧自己。但现在看来,他不得不先顶上一阵子了,也幸好热不了的几天了,应该能撑得住。
阿秀佯装不高兴的哼了一声:“这四是你亲弟弟吗?干什么都想着他,哼!”
卫子清瞧阿秀这样子,知道他是闹着玩,但心里肯定是有点儿酸的,这会儿阿秀可是他的金主大人,可得恭维着。
“谁的,他是我学生,隔着辈呢,我的弟弟自然是我的好——”
卫子清故意拉长了音,就是不。
阿秀明知卫子清在逗他,还是忍不住去跟着问了:“你快啊。”
“当然是好春枝了!春枝的宝宝快满月了,阿秀,你我们送点什么好?个长命锁吧?好看又贵气……”
阿秀脸色越来越黑,嘴巴都撅到了天上,臭清哥儿,就知道逗他生气,随即他眼睛一转,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嘴角露了得意的笑。
卫子清心里一个咯噔,有不好的预感浮出来,果然——
“你拿泥去捏你的锁吧,反正我是不会给你钱的,哼。”
完傲娇的转身就走,听见身后人的哀嚎,捂着嘴偷笑起来。
刘秀才隔日就迫不及待的来了“禾水”,阿秀直接把昨日商量好的决定告知了他,果然刘秀才一副备受击的模样。
“这,是清哥儿亲口的?”
阿秀同情的看了他一眼:“是啊,清哥儿你还是专心备考去吧,我们这地方不需要你这么大的佛。”
“他就这样厌恶我吗?”
刘秀才喃喃自语着,也没算去听阿秀的回答,便失魂落魄的离了店。
阿秀也松了口气,这下估计刘秀才是再也不会来了,应该是彻底死心了。
收容所那边已经彻底完工了,一切万事俱备,就差挂牌开放了。
卫子清有心用这兄弟几个,索性下午时候就把他们全部都叫来了,具体的工作怎么开展。
除了四还在禾水干着活,六个人都到齐了,为了怕他们紧张,卫子清还摆了几个点心盘在桌子上。
不过这可能不是个正确的选择,几个孩儿来时明显是梳洗过的,穿的干干净净,这会儿眼神巴巴的盯着点心,口水都要咽不及了。
卫子清忙招唿着他们吃,他们大哥却皱了眉。
“五六,怎么教你们的。”
五六伸出去的手嗖的缩了回去,七手伸了慢了,忙按住自个,摆上了乖巧的笑:“我们不饿,我们不吃,清哥哥事吧。
卫子清笑着摸了下可爱的孩子的头,索性叫着大点的兄弟三个门去了叶子的屋里。
“让他们吃吧……我平日就让你们没事来家里吃饭,你们不来,好不容易来一趟,可不能亏待了孩子们。”
大哥低了低头:“您是个善人。”
卫子清笑着摇摇头,没接这话:“四估计给你们透了信儿,收容所缺管理的人,我算让你们领了管事的位置。”
大哥愣了愣:“真是做管事的?我还以为四传错话了——卫老师,我们这几个人大字不识一个,您要不嫌弃,我们去里面领了杂工做就可以,管事不行的。”
“有什么不行?咱们又不是开书院,也不是做生意,做收容所,只要踏实,有善心能干就行——你不用急着推脱,我们这工钱给不了太高,从外边请也请不来什么好人,还不如用你们,我心里踏实,你觉得呢?”
卫子清了工钱不高,哥几个反而心里踏实了,想了想也是,他们虽然啥都不懂,可肯定比任何人都上心!
卫子清看他们似乎想通了,这才接着:“老大——对了,你们都叫什么?总不能以后就叫老大吧?”
大哥脸上露了不好意思的神情:“我们都不知道自个姓什么,不过我和老二有名字,我叫水牛,老二叫柱子,其他几个捡回来时还,都不记得了。”
“名字得有,三,要不我给你取个?”
三兴奋的点头:“谢谢清哥。”
“君子应如兰似玉,就取一兰字,而你力气大,古语有云:“拔山扛鼎”,再取一个鼎字,就叫兰鼎吧。”
“兰鼎,兰鼎——我有名字咯!”
三兴奋的拽着大哥二哥炫耀着,只把两个人看的有些眼热。
老大犹犹豫豫的,张张嘴不好意思似的:“卫老师,我俩这名字,叫出去别人都笑话,你能也给俺俩找个好听名字不。”
这要求并不过分,卫子清沉思了一会儿:“你们既然是兄弟,不如都用这兰字,勤恳二字最合你们脾性,不如老大叫兰勤,老二叫兰恳。”
看见他们带着希冀的眼神,不用他们点明,卫子清主动道:“郎君们,一个叫兰灵,一个叫兰慧,希望他们机灵聪慧,以后不受别人欺负。七头脑最是活泛,便望他能脚踏实地,少走歪路,叫兰正吧。”
“那我们姓什么?”
卫子清一笑:“傻孩子,就姓兰啊,你们兄弟几个,以后就是兰家兄弟了。”
兰老大眼中似有湿意:“好,这样才听起来是一家人。”
名字只是中间插曲,卫子清并没有忘了今天的主要目的,他与三个兄弟好好讲解了一下收容所的运转模式。
他们接受外界的捐助,但不能只依靠外力,能够自我运转才是最佳状态。
收养的孩子们是半工半学状态,做工他倒时候有合适的活计再安排,学习内容他已经有了规划。
识字和基本的银钱算数是必须的课程,然后还会开展技艺课程,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天分靠读书能吃上饭,更多的还是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手工活才是正道。
等到年满十四岁,他们就可以被放出去工作,但前三年需要把工钱的一半上交,之后便银钱两清,再无瓜葛。
“目前我们的技艺课,只能教些拳脚功夫和点心制作,别的还没有合适的老师。”
点心制作他和阿秀甚至阿旺都可以来教,拳脚功夫自然是被安排给了叶子,当然,他本人还不知道。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