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公学开门

A+A-

    “那万一,要是从这出去的孩子,一走不回来了,我们也不好找啊……”

    老三挠挠头,到时候不就亏大了?

    卫子清明白他的潜意词,浑不在意道:“养个孩子能花多少钱,又不是天天大鱼大肉供着,人家也给我们干着活呢,以后就是不交那三年钱,也无所谓的,这条例就是个摆设,我也不信,咱们养出来的,就这般没良心。”

    兰老大则有些迟疑,但是又觉得刚给自己安了个管事做,自个就反驳主家不太好,可又觉得这事也太不严谨了,最终想了想还是咽了。

    卫子清知道他们的担忧:“这会儿想这些也太早了,咱们这一亩三分地,街上的14岁以下的乞丐顶天去了几十个,还不一定都愿意来——没这么紧张的。”

    谁知他这大话,终究是的太满了。

    收容所的事拖着也没什么益处,择了个吉日就开了门。

    卫子清给县爷、捐了钱的土财主们都挨个发了正儿八经的请帖,邀请他们前来参观,那些开铺子的商户也没露,反正是谁有钱给谁发,那意思不能再明显了。

    酒楼开业请你们来吃饭,花楼开业请你们来听曲儿,收容所开业——不好意思了,您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带着点儿鸡蛋面条,提熘点地里的大葱也是可以的。

    县爷自然是带头来的,新上任的县爷,长得白白胖胖,红光满面的,人也乐呵呵的,看着没个架子,上来就往门口显眼的捐助箱里,扔了一百两银子。

    卫子清笑的毫不吝啬,跟朵花儿似的,趁人不注意给了叶子个眼神。

    叶子一脸懵,没看明白。

    阿秀急了,眼看县爷就要走了,也顾不上面子,扯着嗓子喊了句:“县爷捐助一百两,谢县爷爱子如民!”

    县爷笑眯眯的摆摆手,示意周边围着的群众们鼓掌不用太热烈。

    卫子清斜眼笑着,等周围安静下来,抢在县爷前边先开了口:“县爷为官清廉,听闻为凑这银子是举了全家之力才凑了这么些银子,虽然杯水车薪,可这份恩情真是感天动地,卫子清在这,替孩子们谢谢您了。”

    县爷愣了下,听不明白卫子清这是什么意思,只能附和着点点头。

    卫子清拿帕子捂了捂眼角,欣慰的笑着:“县爷的意思是为了鼓励大家捐钱,起个带头作用,您这般用意真是深长,我和孩子们不知道要怎么感激您了。”

    底下的财主们气的脸都要歪了,一来就瞧见了这门口的红箱子,也幸好做了准备,带了点碎银子,可这县爷上来就是一百两,你听人家怎么——“杯水车薪”,好家伙,孩子人影没见着一个,这银子倒是要的起劲儿,他们也是凭本事赚的,凭什么要捐到这里?

    有个开糕点铺子的老板气愤的凑过去问旁边人:“这不是明明的抢钱?县爷都不吱声的,任凭他利用?”

    卖珠宝首饰的胖老板抬眼看了看笑眯眯的俏郎君,心里满是瞧不起,还不敢表露,压低了声音:“你没听?这卫老板——”

    “话怎么半截,快些啊?”

    胖老板左右瞧了瞧,才敢声着:“他好像有个姘头厉害的紧,听跟知州都能上话勒,去年的悦然轩听过没?啧啧,那老板是知州的舅子,但谁知道那知州最后还是向着他,把那悦然轩给压跑了,连店都让关了,是不让开了,咱们要是得罪他了,啧啧。”

    “姘头?他那个姓宋的男人不是个武夫吗?有这么大能耐?”

    “当然不是这个了,他男人都在外边跟人生了孩子了,谁还理会他?”

    “可悦然轩倒闭那会儿,他和宋家那男人还没和离呢不是?”

    “你还没听出来?这蹄子是什么货色?你瞧那模样,活脱脱就是个潘金莲!”

    “怪不得能做这么多买卖,原来是靠那个。”

    两个老板笑的暧昧,交换了个男人都懂的眼神。

    县爷呆了会儿把牌匾接了,上面书写“公学”,紧接着就走了,客厅气氛立马随意了起来,有不少看不惯卫子清的人已经坐不住了,想赶快离了这地。

    卫子清也不恼,让人拿了册子过来:“各位捐的钱都记在上面了,大家可以传阅一下有无错误。”

    十来个商户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这下什么意思。

    “要是没错的话,就等会我抄录一份,一份置于我这,一份交到县衙,到时候挣了钱,再慢慢还,三年内必将还清,若是超时,就按市场钱庄利息算,各位就当做善事了,免了我三年利息如何?”

    福满楼李掌柜惊疑的问:“还能还钱?”

    卫子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倒有了几分少年模样:“捐钱的事,哪有强按头喝水的,这也是无奈之举,各位叔叔伯伯不与我计较,已经是我占了便宜,哪能不还?”

    这几日商户们敢怒不敢言,早就对卫子清不满了,再加上卫子清一个郎君,买卖越做越大,闲话的人就没停过,这几日更是越演越烈。

    想起他们私底下都是怎么恶意编排卫子清的,这会儿被这句叔叔伯伯也叫的有些尴尬,都只笑笑不话。

    卫子清又示意叶子一人发了一个册子下去。

    “作为对大家的补偿,几位可以免费成咱们三年的合伙人,具体解释都在册子里。”

    合伙人?什么意思?收容所又不是做生意,怎么合伙?

    册子不多,也就两页成书状,一翻开就看见几行字列的清清楚楚。

    合伙人福利:

    1、每年可从收容所挑选够14岁的孩子三名,为其工作一年。注:付市场价工钱于收容所;

    2、每年可有从收容所挑选五名孩子为其免费工作一月。注:工作时长每日不得超过三个时辰,应管一日三餐且提供住宿。

    附:一旦发现有骂欺辱行为,立刻终止合作关系,详细行为参照国律将依律交于县衙处理)

    若是只看正文,他们还觉得可以,可看了注和附,商家们额头青筋一跳,险些要把这册子扔出去。

    这第一条,还要付工钱,那跟自个从外边雇人有什么区别?第二条,在收容所没毕业的孩子,屁都不会,让他们免费工作,不就是替他们教了学徒?还不超过三个时辰,又得管饭还不能骂,这是养祖宗呢还是找人干活?

    有商户看了眼就把册子扔到了地上,嗤笑了一声,其余人也没好到哪去,觉得卫子清根本就是在戏弄他们。

    珠宝行的老板懒得与这儿胡闹,只看了几眼就把册子扔在桌子上:“卫公子,店里繁忙,我这不像您般清闲,就不多留了,合伙人这事您让给别人吧,我们店就不参与了。”

    和他交头接耳的点心铺子老板倒是笑的场面,也拱手把册子放下,示意也不参与。

    心里却是暗骂卫子清,让他派人去他们店里做学徒?学他手艺?啊呸,做梦吧!

    紧接着不少人都觉得浪费时间,纷纷告辞,卫子清也不恼,悠然自得的坐上边,叶子挨个去把桌子上的册子收起来。

    卫子清一数,发出去十三份,好家伙,十二份退回来了。

    卫子清抬眼,看了下坐在一旁仍旧在研究的酒楼李老板。

    “您怎么还没走?”

    李老板年纪大了,眯着眼看了又看,好像发现了什么:“收容所的孩子们——和外处的人有什么不一样?他们都是孤儿,按最难管教,卫老板总不能让我们挑一些捣乱的人去店里?”

    卫子清倒有些惊讶:“您是唯一一个问我这些的。”

    李老板把册子放下,一脸不甘心:“都是福利了,我自然要问清楚,万一是什么大好事呢?要是从我手里推出去了,不得后悔死。”

    卫子清低头笑了下,原来是个吝啬鬼,怕占不上便宜而已。

    “我刚刚不愿意解释太多,就是不想人觉得我大话——但您问了,我就一,您就当个笑话听。”

    卫子清眼神望向门外的天空:“我会给孩子们请最好的老师,这些老师可能是教书的,也可能是个厨子,是个铁的,甚至是唱曲儿的——他们想学什么,适合学什么,我就努力去找着,让他们学着。将来,从我们收容所出去的孩子,各个都得成了别人抢着要的人才,就是种地,他们也得比别人种的齐整,多产几碗米出来。“

    “我得让他们知道,被抛弃不是他们的错,成了乞丐去要饭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不比有爹有阿姆的孩子差什么。”

    “这才是开收容所的意义,让他们几日吃饱饭容易,一辈子吃饱饭才难。”

    叶子在后边红了眼,许是想起了自个,阿秀偷偷拽了拽他的衣袖,冲他安慰的眨眨眼。叶子别扭的把头扭了一边,耳根红红的。

    李掌柜却没功夫在这煽情,他大喜的把这册子收到怀里:“卫公子,那可好了,到时候让我第一个挑。”

    卫子清没想到这老头这么轻易的就接受了他的话,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还真有人信他能做到?他自个着都心虚。

    许是看出卫子清的疑惑,李掌柜把摇头晃脑的端了茶杯:“你要开的是家收费的学校,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么相信的。但是你开的是收容所,不为赚钱,我最清楚的,只要把利益抛在一边,哪有什么事做不成的?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赔钱,不怕赔钱还有什么好怕的。”

    这是卫子清开这个收容所,头次被人真正意义上的肯定,不高兴是假的。

    他不是很喜欢别人夸他善人,他也清楚,自个不是真正的善人,真正的善人是不会想着怎么回本,怎么不赔钱,他只不过是为了平内心的那点不平处。

    上世他是个孤儿,被卖到了栏里,一辈子就注定得做个倌;这世,他还是个孤儿,他被寄养在大伯家里,原主被折磨致死,他也挨了好几日的。

    就因为是个孩子,离了大人就不能活了,就得听这些人的摆布,凭什么呢?他们也只是可怜的受害者。

    这一高兴,他把写着珠宝楼老板的册子给了李老板:“他不是转让给别人么,就给你了吧,你叠加使也行,不怕我开不下去,延期使也行。”

    李老板喜滋滋的接过来:“行,卫老板,你可得好好教,我到时候厨子伙计,都指望你了。”

    一席话的好像卫子清这会底下已经有了百八十的学生等着挑了,乐的卫子清笑的合不拢嘴,把人送走了,回头一看空荡荡的学校才反应过来,他一个家伙没收养到呢。

    一阵风吹过,一片树叶了个旋落在了他脚边,卫子清呸了一口:“大夏天的就有枯叶,咋看着这么凄凉呢?”

    阿秀摇摇头,他还是先回禾水吧,家里总得有人挣钱!

    招生的公告的已经贴了满大街巷,注明了,只要无父无母的孤儿且14岁以下。

    为了防止有人让孩子来蹭吃蹭喝,还专门标明:但凡入学者需入户籍至“公学”。所以即便是有蒙混过关的,也必定是有什么难处,毕竟把孩子户籍迁出去,可就明面上与他们家无关了。

    牌匾接了的下午,就有一伙子们来了,是县城里最眼熟的几个常见脸。

    阿秀看了又看,这不是见人就抱大腿,不给钱不撒手的,最讨人厌的几个孩子,脏和臭不是你的错,你往人衣服上蹭就恶心人了。

    为头的那个大孩子笑嘻嘻的,浑然不在乎阿秀皱起的眉:“我们能进么,要乞丐么。”

    这话调调一看就是难办户,阿秀眉头皱的更紧了。

    卫子清坐在桌子的另一头,招手让他过来。

    “多大了?”

    “12。”

    “户籍迁过来行吗?”

    “随便。”

    “你能做他们的主?”

    “当然,不信问他们。”

    大孩子回头扫了一眼,几个点的孩子瑟缩了一下,低着头不敢话。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