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节 途经沙河

A+A-

    经过努力,使团在离开酒泉郡后的第二天下午就到达了历史悠久的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方盘城,始建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约公元前年)。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堡平面呈方形,东西长约丈(丈约为3333米),南北宽约丈。城北坡下有东西走向的一条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邮驿之路。现存城墙高约3丈,上宽约丈,墙基最宽处丈5尺(尺约为03333米),上有城墙,城东南角有马道可以登顶。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吴静下令使团在玉门关城堡内安营扎寨,起灶做饭。一顿热腾腾的饭菜下肚后,团员们的疲倦感顿时涌了上来,太阳才刚落山团员们就开始呼呼大睡了。

    第二天,天边刚出现鱼肚白时吴静就叫醒了团员们。收拾好行囊后,使团立即沿着疏勒河前进,前往不远处的河仓城。

    河仓城位于玉门关东北约3公里处,俗称“大方盘城”。建于西汉,乃汉代玉门关守卒的粮仓,城北临疏勒河水。凉王张骏命人以船为渡,运酒泉、敦煌郡绿洲所产粮草至此存储,供玉门关军马食用。时至今日,此处仍然为大凉沙洲地区最大的粮仓。使团出发前,凉王张重华已亲笔写了文书一封交给吴静,特许吴静的使团可以在此地作最后一次粮草的补充。

    为此,吴静规定,除了米花盐花以外的所有人全部下马步行,战马全部用来托运粮草,因为这将是使团的最后一次粮草补充了。

    从河仓城出发前往玉门关的这段路程,经过估算大约三百里左右,因为托运粮草和路况不好的关系,团员们只能步行,大大降低了前进速度。

    吴静非常着急,他让团员们跑前进。个别战马驮运的粮草消耗后,战马的负担就轻了下来,吴静就将这些战马分配给体力稍差的团员。

    天黑以后,使团还是没能按计划到达瓜州,无奈之下使团只得就地扎营,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出发。

    为了更快到达拂菻,吴静规定,只要能看见脚下的路,就必须前进。包括有月光照耀的夜晚,在使团成员体力尚存的条件下,也要一往无前的前进。

    另外,吴静对凉王派出的百余人的使团成员进行了精简,从原来的百来号人精简到六十来人,这样做可以减少粮草消耗量,还能让剩下的成员都骑上战马。其余的使团成员则沿着疏勒河往东走,沿着来时的路回到姑臧。吴静再三劝米花盐花两姐妹跟随其余使团成员一起回到姑臧,可他被这两姐妹很干脆地拒绝了。吴静不禁在心中暗暗佩服这两姐妹的毅力

    在团员们的努力下,使团终于在两日后抵达了瓜州。抵达瓜州后,吴静卸下几匹战马身上的粮草,让所有使团成员和所有战马都尽量吃饱,然后在疏勒河畔扎营休息一个晚上。

    第二日,吴静将所有战马赶至疏勒河中饮水,并命令所有成员将自己的水袋灌满水,还将没有装干粮的水箱都装满了水。因为吴静要带领使团一口气穿越星星峡、哈顺沙漠、南湖戈壁,到达附近唯一一处绿洲——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西),东汉在此置宜禾都尉。

    幸运的是,使团在星星峡附近又得到了一次水源补充,使得使团在进入戈壁沙漠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穿过星星峡后,就走完了整个河西走廊,正式进入了新疆地区的哈顺沙漠。

    哈顺沙漠,又称沙河,两百多年后,唐朝时玄奘法师西去印度取法时将会经过此地,后世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有记载:“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