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A+A-

    诸侯王非诏不得入京。

    所以宋莺时特意绞尽脑汁编了封奏折,陈述了北胡犯境,朔州奋力抵抗,不仅反杀成功,而且活捉可汗的事,当然中间省略了钓鱼执法的内容。

    在呼延吉愤愤不平地被迫签下停战和约后,由许老将军押解入京。临行那日,万人空巷,全城的人都涌到中正大街前,既是为围观这个北胡可汗啐一口唾沫,又是自发地送许将军进京。

    十数年了!

    被北胡骑在脖子上压抑了十数年了。

    今日终于扬眉吐气,一吐这胸腔里积压了多年的屈辱郁闷之气。街道上,老老少少围在街两旁,一双双带着仇恨的大眼眼紧紧盯着囚车里的两人,一个是北胡可汗呼延吉,另一个是他的大儿子呼延跺。

    这两人也是茶楼酒肆里谈论最多的人。

    烧杀抢掠,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但凡是他们的铁骑所过之处,村落在火光中化为灰烬,城池被鲜血染成死城,无数根本没有抵抗之力的同胞,沦为他们屠杀取乐的猎物。

    他们根本不是人,是畜生,是恶魔。

    如今这两个恶魔被关在牢笼里,头戴枷锁,手束镣铐,在所有的目光注视下,以失败者的姿态,像牛马牲畜一般,被压往京城王城,等待他们的是天子的审判。

    北胡败了!

    是不是意味着再也不用担心胡人骑兵的袭扰?

    是不是意味着数十年的战乱终于等来终结?

    ……

    囚车慢慢走远,聚在街头的行人却久久不愿散去,留在街道上,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和相熟的邻里谈论,或是绘声绘色的描绘那天南城门的战争,或是计划天下太平了去外面转转,找一找因战乱而失去联系的亲戚朋友。大家都很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孩虽然听不懂大人们在讨论些什么,但也能敏锐地察觉到轻松快意的气氛,个个撒开缰绳似的在大街巷里撒欢儿。

    丰收年,太平年,未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行动力加十万,声望值加十万。]

    [恭喜主公完成朔州城建城任务。]

    [目前城市等级:满级

    城民满意值:百分之九十七

    城民幸福度:百分之九十二

    全城人口总数六万二千人,全城粮食总库存九百万斤,兵力储备一万加,武器装备充足,防御攻势完备。

    已实现全面建城任务,是否开启新地图?]

    宋莺时果断拒绝三连。

    她现在就想给自己放个长假。

    她没什么大志向,最大的追求就是做个富贵闲人,浇浇花,喝喝茶,欣赏欣赏美人。若不是正巧接替了江霜序这一副王爷壳子,临危受命,扛起护佑朔州城百姓的责任,她也不会让自己活的这样忙碌,全年无休,别九九六了,她现在从早上一睁眼,就是公务公务公务,到晚上做梦,还梦到修路种田盖房子搞教育,一堆堆人在朔州城地图上跑来跑去。

    要是再去开新地图,那不得累疯了!

    再,别的城又不是没人治理,龙蛇混杂,根深蒂固,自己一个外来户插什么手?她插的上手嘛!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前脚刚拒绝,安生日子还没过几天,后脚就被迫开了新地图。不是一个,从朔州到京都,一路南下,大大的城邦如星罗棋布,在山河社稷图上慢慢晕染扩散。

    *

    这天,在家闲了大半个月的宋莺时正翘着脚瘫在床上看报纸。朔州日报,府衙出人,林蔚出钱,联合出版。在全城各大茶楼酒肆边设了的书报亭,卖报纸,卖书籍,也有书先生每日读报,再讲些侠义传奇。

    既然生活安定下来了,当然要给自己找些乐子。文化娱乐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发。

    《朔州日报》就是其中家喻户晓的一项。

    报纸一周发一版,前后四页,有普法故事,用明白如话的故事形式讲述一个个法外狂徒张三犯罪被罚的故事。也有介绍种植经验,由农官撰写简单又可行的农业知识。还有各种趣事奇闻,诗词文章。

    城中百姓都可以投稿,一经刊用,另有稿酬。

    别,城中还真卧虎藏龙,人才济济。

    宋莺时这几天最大的爱好就是躺床上追连载,从母猪的产后护理,看到增产保墒技巧,津津有味,不知疲倦,越看越上头。

    许是见不得她日子过得太舒服。

    她不去找麻烦,麻烦却自己长脚找上门。

    “哎哎!你们谁呀!你们不能进去。”门外,厮着急忙慌地去阻拦。他个子瘦,被人一把推开,噗通一声,脊背重重砸在门上,仰面跌进屋里。

    宋莺时麻溜从床上蹦下来,把委屈巴巴的厮从地上扶起来,她又懵又怒,久违的动了肝火。

    简直反了天了!什么人敢在她的地盘欺负她的人!

    门口呼啦啦出现一排白脸,个个面白无须,身形瘦削,头戴冠帽,脚踩皂靴,身穿雾蓝鹤氅。穿着可真气派。

    人群从中分开,走出一人。

    来人是个老太监,不是辱骂,物理层面的那种真太监。涂脂抹粉,满脸褶子,翘着兰花指,眼睛简直要飞到天上去,一开口,是尖细又沙哑的公鸭嗓,绵里藏针,听得人浑身难受。

    “查封!整件屋子,不对,阖府全部查封!

    现在就开始搜查,仔细找,仔细看,可别漏过任何一个角落。”

    一群人登堂入室,招呼都不就立刻开始行动,简直像是拆迁队来拆家的,黄色封条贴满每一间房子,所有家具物事都翻找地乱七八糟。

    “住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宋莺时厉声道。

    “继续,不要停,”那为首老太监转身,似笑非笑的阴鹜眼神盯得人浑身发毛:“殿下,哦!不对。杂家错了。”

    “应该是罪臣,江霜序。”

    他自袖中慢条斯理地抽了一方锦帕,掩在唇边咯咯笑:“您还不知道吧,您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

    矫揉造作的样子看得宋莺时牙痒痒:“是嘛?”

    “我只知道你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罢三步并做两步,闪身上前,一手薅住他的头发把他的脑袋按到了桌板上,脂粉扑簌簌的往下掉,他的大脸被压成了饼,五官扭曲变形,纠结在一起。

    这老太监是皇帝身边红人,惯常作威作福,抄家灭族的事儿干了不少。那些人甭管官多大钱多少,一个个见到他不是吓得瑟瑟发抖,就是无奈自认倒霉,头一次撞上这么剽悍的。和南方富贵窝里养出来的人不一样,西北蛮荒之地风水养出的人就是野性难驯。话回来,他连胡人都敢抓,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思及此老太监顿时怂了,连声求饶。

    宋莺时一瞪眼,他安安静静闭上嘴巴。

    “有话,有屁放,搁这儿跟谁俩耍贱呢?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你配不配。”

    老太监陪着笑脸,声道:“的该死,的有眼无珠冲撞了王爷。的,是来送圣上谕旨。还请您不看僧面看佛面,您宰相肚里能撑船,您大人大量高抬贵手。”

    “谕旨?”宋莺时疑惑,她抬起手悠悠站起身。大夏这年景,诸侯割据,互不相扰,关起门来过自家事儿。朔州这地界,天高皇帝远的,有什么事儿需要专门传圣旨。

    难不成大夏皇帝趁着北胡势弱,想要趁他病要他命,召集各方诸侯发兵征讨,夺回失地?

    可看这老太监轻慢的态度,一进门就呜呜渣渣,喊喊杀的,瞧着不像是好事儿。

    她暗自觉得心中发虚,总不会是让她受罚的吧?

    天地可鉴,她自重生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堪称遵纪守法好公民,踏实勤勉好城主。脚踏实地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自认没有做过任何一件亏心事儿。

    老太监讪讪抬起脑袋,半点不敢耽搁,恭敬地自袖中取出卷轴,一边盱着她的神色,一边哑声道:“奴婢,奉旨,押送罪臣江霜序进京审讯。”

    --------------------

    作者有话要:

    要开新地图啦!

    终于写完了,晚安大家~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