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
阳光,温暖普照着大地。
三月的燕赵,寒冰早已不在,一条贯穿华夏的河流自南向北,涓涓而逝。
河边,站着一个五、六岁的少年。风儿吻着一片枯叶,邪愣愣地刺过少年稚嫩的脸庞,少年探出习惯性插在裤兜里的右,弯臂拽了拽撅起的袄角。
“古读,又跑到这里来练水波九十九斩了?”一个扎着两条过肩马尾辫,七、八岁模样的漂亮女孩忽闪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对还在望着河水出神的男孩道。
河水清澈得可以看到偶尔荡过的鱼儿,两岸的树儿又一次熬过寒冬,争相迎接着春的妩媚。
马二梅红扑扑的圆脸,鼻直口方,一身旧布加补丁做成的衣服遮蔽不了她的精灵神气。看到古读瞧也不瞧自己一眼,马二梅伸捊了下额头的碎发,颠步来到古读的身前,甜甜地笑着站到了他的身旁。
“嘻嘻。”看着古读还在望着流向远方的河水,马二梅弯腰捡起一个石块,拽了拽袖子,轮起胳膊把石块对着水面用力甩了出去。
“一、二、看,我撇了两个水花。”马二梅歪起脑瓜,一副胜利者的神态。
“哼!”古读撩眼勾了下马二梅,学着她的样子也抛出了一个石块。
“哇!一个。”马二梅两只一拍,歪脑袋向古读露出两个酒窝甜甜地笑着,“不过,这次有进步了。”
“哼!”古读不服气地连续又试了几次,有的掉到了岸边,有的一进河水里就直接沉了底。
“不能着急,要这样。”马二梅看古读又撅起了比女人还的嘴巴,甜甜地笑着慢慢给他做着示范。
“哼!你用的石块比我用的扁平。”古读好像发现了玄,弯腰找了一圈,拾起一个石块在中看了一会儿,学着马二梅的样子用吃奶的力气对着水面抛了出去。
“三个!二梅姐,我撇了三个水花!”古读看着水中还在滑过的波纹,兴奋地向马二梅扬着脑袋。
“知道你为什么能做到比姐姐还厉害吗?”马二梅着,从地面寻起一个比较扁平的石块放到古读的中,把地把动作教给古读,用力甩了下额头的碎发,“对,就这样,用力甩出去。”
“啪、啪、啪”石块在河水水面的跳跃了三次,滑起一道美丽的涟漪。
“这次明白了吧?做每件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要有正确的方法。为了维护这个正确的方法得以实施,要有一定的原则。这就叫做目的、方法、原则论。这就是水波九十九斩中的一斩,不过,好像我的不太全。”马二梅看了片刻古读,伸把胸前的马尾辫挑到肩后,昂着一副雄赳赳的脸。
古读撇了撇嘴,弯腰随拾起一个石块再次抛向河中。
石块,“咕”地一声就沉入了清澈的河底。
“看,那儿有一个蝉蛹。”古读脸一红,跑向了一棵歪脖树下,双托腮蹲下身子看着空空的蝉蛹壳。
“在土里爬出来的叫蝉蛹,这叫皮。”马二梅跟着古读的身后,像一位老师似地耐心解释着。
“蝉蛹就是这样的。厚厚的皮,两只尖尖的带刺的。”古读嘴一撅,指刚碰到蝉蛹的刺就快速地弹了回去。
“嘻嘻。”马二梅爽爽地笑着欣赏着古读的天真善良、骨子里又透着一丝正义的他,“我们把蝉蛹皮收好,攒多了换糖吃”
“不!”古读嘴一咧,缩了缩又一次被蝉蛹皮刺到的,歪脑袋看看马二梅,心翼翼地拿着蝉蛹皮在他的身旁寻找了片刻之后,兴奋地跑向一个蝉蛹窝。
“天马上就要变暖和了。等到麦子熟的时候,长大后的蝉就会从这个窝里爬出来,然后还爬到那棵大树上,然后它就会从皮里慢慢爬出来,飞到那么高跑到天上去玩。”抬眼望了望蔚蓝的天空,古读把蝉蛹皮放到洞里,然后在洞口上面轻轻地放了一点带着枯叶的黄土。
孩子的眼中,万物都是永生的。
就如,这只早已空空的蝉蛹皮。
古读相信,蝉儿从蝉蛹中飞出之后,它的皮里还会长出新蝉儿。只是,蝉蛹皮需要人把它重新放回原来的洞中。然后,在蝉蛹皮中慢慢长大的蝉还会爬到它曾经去过的树上,周而复始地生存。
擦拭了下眼角的泪花,马二梅静静地欣赏着不可能发生,而在童年中永远生存的美丽人生定律。
看着有些脏兮兮的,古读迈步走向河边。
“古读,奶奶告诉我们,不要离得河水太近。”马二梅急走两步,挡在了古读的身前。
“哦!”古读骤然停住脚步,用踌躇的目光望向马二梅。
“嘻嘻。我比你大,我不怕水。”马二梅着,快步走到河边,弯身用两捧了些水跑回古读的身前。
向古读笑笑,马二梅把水洒在古读的中。
往返几次之后,古读的已被马二梅冲洗得干干净净。
“嘻嘻,我们回家吧。”看着还在蒙蒙中的古读,马二梅拉住他的,美美地走出河滩。
突然,他们身后的九玄河中窜出一条长长的水龙。龙口一张,吞噬向两个不懂事的少年。
一只九趾的鼠从古读的头顶探出,瞬间长得无形大,把龙口一纂,用力摔向水中。
“哇。二梅姐,水里有大鱼。”听到水花声,古读转过身去。一切,都已恢复正常。
“嗯。这水里有吃人的大鱼,以后你到九玄河来练习水波九十九斩一定要记得叫我。”马二梅好像知道些什么,拉着古读快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