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太尉就是背锅的

A+A-

    

    中文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那,陶谦难道就不能认真一些,仔细排查,将那些弄虚作假的黑幕给揭发出来吗?



    这个嘛,理论上来,可以是可以。



    但



    为何要那样做呢?



    我们在评判一个历史人物时,因为见多了那些英雄、伟人、豪杰,所以在不自觉之中,渐渐地就把标准提高了。



    好像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不能做到那些伟大之人一样的话,就是不合格,就是劣质的。



    然而,即使是将目光放在现代,放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难道就是英雄遍地了吗?



    显然不是。



    绝大多数人,他们是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甚至是有着不少缺点的。



    他们在其位,却不能将这个职位做到尽善尽美,只能做得马马虎虎,没出大篓子。



    这样的人,无论是从古至今,还是世界各地,都是占据绝大多数的。



    他们或许是因为自身没有能力,或许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总之是没有把自己的职责做到优秀的程度。



    可,日子却也就这么过去了。



    而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这也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或许是从古至今以来,残暴的官僚太多,把百姓们迫害得太狠了,也许是百姓们天性不愿意与官作对。



    总的来,一个官员,只要在执政时大面上过得去,不出什么大纰漏,那百姓也就不会有什么意见,该过自己的日子过自己的日子,只要日子能过下去就行了,不奢求更多。



    就像现在的徐州各地,你这些郡守们搞的兵备废弛,士兵没有战斗力



    在叛军起时,自然是了不得的大事。可,在平时呢?



    平时老百姓可不在意你这些兵能不能打、有没有保护他们的能力不去祸害他们就烧高香了!



    而当地负责的官员呢,见百姓们没有太大意见,也就听之任之,不去做太多。



    你这些官员错了吗?



    错当然是错了,可是,百姓们没有什么不满,觉得‘已经可以了’‘比之前xx强多了’。



    当然了,这种状况,如果是放到吴池这样优秀杰出的统治者眼里,那这现象肯定是要改观的。他会在未来逐步改革吏治,整顿官场秩序,进一步去除那些庸官、懒官。



    可如果换了别的统治者,那这些庸官、懒官,就是合格的官,没必要换。



    陶谦也觉得没必要,因为,他没有吴池那么优秀,也没有那么高的标准和雄心。



    还是回现在,吴池与曹操商讨着陶谦这个人,商讨着徐州的风情,以及曹操以往的见闻。



    吴池忽问:“孟德,令尊现在如何了?”



    问曹嵩近况。



    曹操笑道:“自从中平五年,家父在太尉任上被罢免后,就回到老家谯县,我估计他是自此熄了仕途之心,从此安心养老,颐养天年了吧!”



    之前刘宏时期,曹嵩花钱一亿万去西园买官,当上了三公之一的太尉,很是荣耀了一阵子。



    可惜,没高兴多久,这太尉的位子,屁股还没坐热呢,就因为汝南葛坡黄巾复起,而丢了官位,被赐免还乡了。



    也由此可见,在灵帝时期以及之前,三公的位置,就是个摆设,没什么用处。国内随便发生点什么事情,就能把锅扣到三公头上,然后就沦为背锅侠,被处置了。



    你汝南葛坡黄巾复起,那完全是地方官失职,当地官员处置不当,这事关远在雒阳的太尉什么事?



    太尉名义上掌管天下军事可前提是没有大将军何进这货在。



    有大将军,太尉这个职权就是有名无实。出了事,你不找何进背锅,却找曹嵩,这意思还不明显吗?



    这明什么?



    明太尉就是专门用来背锅用的!



    所以,曹嵩这个太尉当得惨啊倒不是他真的有多惨,你让他跟吃不起饭的贫苦百姓比,那肯定是跟惨这个字不沾边的。



    但你要是拿他跟整个汉朝的上层阶级来对比,他当然是很惨的。



    花费了一亿万史书记载的一亿万,实际应该是十万乘以一万,也就是十亿钱。



    就算曹嵩家钱巨富,能排上东汉第一,这笔钱也足够把他家底掏空了。没看见后来曹操起兵时,他爹都没出钱,曹操找卫家要的钱。



    掏空家底混了个三公名头,结果区区几个月就没了



    别赚回本了,这简直就是拿钱往水里扔啊!



    太糟蹋了!



    亏大了!



    吴池打趣曹操道:“老爷子现在不会没钱吃饭了吧?”



    猜测归猜测,这事还是问问本人比较靠谱。



    曹操尴尬地一笑:“多谢司空关心,家父吃饭的钱还是有的!”



    岂止是有吃饭的钱啊,吴池估计,曹嵩现在还剩下的钱,吃十辈子、百辈子的饭都够了!



    他曹嵩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还不是因为身上带的钱太多了,引起张闿眼红,这才动的。



    吴池又问:“孟德,你老实交代,你爹到底还有多少钱?”



    曹操笑得更尴尬了:“司空莫要取笑。”



    吴池哈哈大笑,他当然知道直接问对方家产这事,有点不礼貌,多数人不会愿意透露,但吴池就是觉得,能让未来的魏武帝露出这样尴尬的表情,是很有意思的。



    之后,曹操稍稍转移了话题:“其实,家父这些年一直在敛财的行径,某一向是很不认同的,也曾多次为此与家父争吵。”



    这件事,同样算是一件‘家丑’,对于重视孝道的汉朝来,向外人提及自己与父亲不合,也同样是不太合适的。



    只不过,曹操猜测吴池可能是想满足一下探究**的心理,所以便主动了这事,以讨好吴池。



    至少,由他自己主动出一些**,总比被对方逼着问,要强很多,也能自己选择到底透露什么。



    吴池笑着拍了拍曹操肩膀,安抚道:“孟德不必想太多,我与你年龄相近,只是想跟你闲聊天,开开玩笑什么的,你不必如此!”



    吴池熟稔政治,自然能猜到曹操在想什么,所以贴安抚。



    曹操听他这么,稍稍释然。



    但紧接着,吴池又问了他一件让他提心吊胆的事:“起来,谯县那边离这边也不算远你们曹家,哦,还有夏侯家,如果有需要的话,能聚起多少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