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08
春去秋来,李珍读的书越多,为人也愈发沉稳。李夫人现在已经不怎么缠脚的事了,她更加努力的给李珍攒嫁妆,十岁的姑娘,已经无法缠脚了。因为骨头都定型了 。
除非把骨头碎,把一双脚废了,否则是不可能缠成三寸金莲的。
如果没有脚,那就得用很多很多的嫁妆,来弥补她的丈夫了。
李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海绵王八,这两年的时间里,除了学着王八一样的蛰伏忍耐,就是在不断的吸收知识,她学的比所有人都多,学的比所有人都认真。
陆夫子倒是对她挺有好感,李珍时不时的还会去陆家和陆老爷子学习。
新一年的开头就是一个糟糕的开头,洋人开着坚船,驾着利炮,开了这个落后国家的大门,他们来到这个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然后将一切美好劫掠一空。
李家老爷开始看起了报纸,以前他是从来不在意这些的,什么家国大事,都没有族里的土地生意重要。
从开年开始,晚饭的话题,就开始从,洋人来了,洋人到大沽了,洋人到燕京了,老佛爷都跑了,老佛爷又回来了,等到秋天的到来,李珍知道时间差不多了。
果不其然,九月底,报纸上报道了一篇重要的新闻。江夏□□,一群当兵的,闹哄哄的要反了朝廷。
任何生逢改朝换代的普通人,都是害怕的,李父看到这个消息,也是吓了一跳,洋人来我们,尚且还有一些理由,怎么自己人,还要自己人?
怎么就要反了朝廷了呢?!
李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一种,靴子终于落地的感觉:“怎么能不反呢,爹爹,官逼民反啊。就连戏文里都知道,官欺民来越衙门。时候到了,有枪有人,何必忍耐,自然是能反就反。”
李父没想到李珍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胡闹!这是你一个丫头可以随便评论的?这可是砍头的大罪!你懂什么,我看你就是读书读傻了,这些年,就不该让你去什么学堂!把你教成这样,不知尊卑上下!”
李珍放下碗筷,冷笑一声:“爹爹别不信,这天,只怕是真的要翻的,就这样一群人,这样的朝廷,您且看着吧,最多明年开年,只怕,就要改天换地了。”
李父看着她的背影,气的都要砸碗,李老夫人拦着他:“好了,你和她生什么气,她还,哪里知道呢,不过是看了报纸那些东西,也是你的错,没事整天看什么报纸,什么东西都让她看着,可不得把她教坏了。”
李老夫人一番话,差点没把李父气的昏过去,什么叫都怪他,他就看个报纸,这也错了!到底,还要怪李老夫人,纵孩子纵成什么样了,没天没地!
李珍回到屋子里,琴这些年长大了一些,已经是十五岁的大姑娘了,她娘也在给她找婆家,李珍刚一进屋,琴就放下了手里的绣绷,李珍的手帕破了个口子,琴想要绣朵花这样好看一些。
琴走过来倒了杯茶,李珍捧着杯子看着外面的天,心里酸酸的,这漆黑矇昧的夜,终于来了。
“姐,你怎么哭了?”琴看着李珍捧着杯子发着呆,眼泪就流了下来。
“我哭天黑了,可是天总也会亮的,你对么?”
李珍忽然笑着,转头问道。
琴有一种姐傻了的错觉,难道真的是,读书读太多,人傻了?以前听,很多才女,读书太多,就容易哭,对着鸟哭,对着花哭,对这个树叶子也哭,也不知道哭什么。
李珍坐在窗边,看着外面。
第二天一大早到学堂,果然所有人都在这件事,陆修瑾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并不参与他们的闲聊。
一群人凑在一起,全都在斥责那些乱臣贼子,那些当兵的,尽然妄图反了朝廷,简直不忠不义!!
李文轩是其中最着急的,气急败坏,几乎可以用破口大骂来形容,他这些年所学,大半都用来辱骂那些乱臣贼子了。
其他的人也都附和着,李哲并不参与,李珍根本就懒得搭理他,有这个功夫,不如多背两页书。
李文轩看到李珍那副样子就不高心,眼珠子一转就对着那些人挑拨起来:“起来,有些人,当真可笑,竟然还什么,这样的朝廷就该反,还他们明年就能改朝换代。你们可笑不可笑?”
李珍没有任何感觉,李文轩的话其实只对了一半,用未来的眼光来看,当然觉得,怎么会有如此昏昧之人,怎么会有如此愚蠢之人,可是,人都一样,总是喜欢把自己跳脱出情景之外去看待事物。
此时此刻,在这个年代里,从来没人想到,将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不敢相信,这一次的兵乱真的会推翻这个腐败的王朝,而那些推翻了王朝,以为自己迎来了新天地的人,也不会知道,未来会遇到那么多事。
李文轩看李珍不理他,又些不高兴,走上前抽走了李珍的书:“你呢,你怎么好意思看书,到底是一个女人,不忠不孝,朝廷都敢反。”
李珍也不着急抽走书。
陆修瑾坐在李珍后面,看到这一幕微微皱眉,放下手里的书想要上前阻止他们。
李珍也不生气,就这么冷漠的看着李文轩,这种蔑视的表情,反而让李文轩更生气了,上手就用力的推了李珍的肩膀,李珍没防备,被他这么一推直接撞到了后面的桌子,肩膀撞到椅背还是有些痛的。
李哲赶紧跑过来挡在她面前:“你们干什么,李文轩,你再欺负珍娘,我回去告诉老夫人去!”
李珍忍着疼站了起来,从左到右将这些人看了一遍:“是我的,又如何?你们读了这么久的书,官逼民反没听过?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哪个不是如同此时,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这样的朝廷,反了就反了,有什么要忠的。”
对于这样的一个时代,李珍又一种割裂的归属感,她是属于这片土地的人,但是,却不属于这个朝廷。
似乎没想到她尽然这么嘴硬,李文轩气的想要 再推她:“你!”
陆修瑾看到爷爷连忙喊了一声:“陆夫子来了。”
陆夫子走了进来,就看到一群人围着李珍,对于李珍,他还是很喜欢这个学生的,十分喜欢读书,而且会读书,往往会有一些旁人想不到的观念。
相比之下,李文轩真的有些粗笨了,而且在学堂里,也总是喜欢欺负李珍。一个男子,每日里不想着用功读书,精益自身,就会欺负家里的姐妹,当真无药可救!
一进屋子他就看到李文轩带着一帮人围着李珍,估计又是在欺负人,便有些不高兴:“怎么回事,一大早不早读,在这里吵吵嚷嚷的。”
李文轩看到陆夫子,倒也有些忌惮,但是一想到李珍的那些话,又有些气不过:“陆夫子早上好,并非我们吵吵嚷嚷,只是李珍她了一些话,学生们不敢苟同。”
陆夫子看了眼李珍:“好了,先早读,昨日让你们背的书,都背了么。过几日要出个考,都不许懈怠。”
不管是什么年代,听到要考试,学生都是会害怕的。
除了李文轩,其他几个人都赶紧回到座位上翻开书本温书,李文轩倒是还想要什么,但是陆夫子瞪了他一眼,李文轩立刻就怂了,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学堂的另一边。
因为李文轩上课总是欺负李珍,时不时的就拽一下她的头发,或者偷偷用脚踢她,陆夫子就让他和陆修瑾换了个位置,坐到前面去,陆修瑾则是坐到了李珍的后面。
一堂课下来,陆修瑾时不时抬头就能看到李珍的背影,李珍的后背挺直,不像是刚入学那会,懒散又带着一些不高兴。
陆修瑾总觉得自己看不明白李珍,她叛逆,她又懂规矩,上学坐的懒懒散散,浑身上下透着不高兴,学的又比谁都认真,不裹脚,但是又不在意旁人的言语,话做事,总是有一种莫名的让人信服的态度。
刚开蒙的时候,大家还只是需要上半天的学,下午在家温习功课,写大字,这些年,大字的功课少了一些,更多的,就是要学习一些策论文。等再过几年,估计就可以去考童生了。
中午下学,大家都是回家吃饭,下午继续来,李文轩和其他几个人一起离开,似乎是不想与李珍这样的,不忠不义的人同流合污,李珍也不在意,将书本规制整齐后慢悠悠的往外走。
陆夫子看到李珍要离开,连忙开口喊住了她:“李珍,稍等,稍等。”
李珍停止脚步,走到陆夫子面前:“上课前的那些话,我听到了,你有什么要的么?”
陆夫子虽然年纪大,但是不代表耳朵不好,而且李文轩和李珍的声音,也有些大,自然是听到了的。
李珍想了想,微微一鞠躬:“夫子,我是不愿意同您谎的,那些话,出自我的真心,或许您会觉得,我这样的想法,有些对朝廷不忠,但是我从来不认为,我们应该将自己归类于某一个朝廷,朝廷,只是一个朝代具体的政治场所罢了。”
到这里,李珍看了看陆夫子的脸色,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并没有不高兴的样子,于是接着道。
“我是这个国家的人,我忠诚于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忠诚于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我爱这个国家,我爱我的同胞们,但是,朝廷欺压老百姓,他们不过洋人,就来欺负自己国家的人,这样的朝廷,我是无法爱他,更加无法对他忠诚的,句在您看来大逆不道的话。”
李珍看了眼陆夫子,还有一遍的陆修瑾。
“这样的朝廷,已经无药可救,烂透了。”
李珍低着头,再次鞠躬,心里却想着,等等吧,等到隔壁送来一声炮响,这个国家,才能真正的觉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