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宣传工作
“甚至用完枪后,产生了什么效果,都要写得一清二楚
“之后还会有领导,亲自过问这件事的情况。”
“总的来,程序可繁琐了!”
“若是没有特殊情况,我们轻易都不会动用枪支的”
“再者了,64式枪还有个,容弹量少的硬伤!”
“我们在日常执勤过程中,为了减托弹簧的工作压力,延长弹夹的使用寿命。”
“最多能装七发子弹的弹夹,我们一般只给它装五发子弹。”
“一旦鸣枪警告了,弹夹里可用的子弹,就会只剩下四发。”
“在必须动用枪支的时候,一两发子弹,很多时候压根解决不了问题。”
“少量的子弹,很难应付现场,瞬息万变的情况。”
“这就给警察的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我认为这是64式枪,最大的缺陷。”
“更何况,这种枪的停止性,还不是一般的弱。”
“所谓的停止作用,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弹头使敌对者,丧失反抗能力的作用。”
“停止性的好坏,取决于命中后,让有生目标丧失战斗力的时间。”
“这个时间越短,停止性就越好。”
“它的概念白了,就类似于枪的威力。”
“前面我也了,64式枪的威力不是很大,停止作用自然就不是很明显。”
“在实战过程中,有不止一次的案例出现过,罪犯被警察用64式枪,连续击中数枪后,仍然拥有反抗能力的情况。”
“都在生死决战的过程中,一秒钟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最后的结局。”
“这话不假!”
“毕竟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谁都不会含糊!”
“枪的威力,在更多时候,是能直接和警察的生命相挂钩的!”
“真的”
“我感觉64式枪,已经很难适应,眼下的这个时代了!”
“胡晓,你能听懂我的意思吗?”
这一次,柯其润起话来,干脆滔滔不绝,没有再给对方吭声的会。
他学聪明了,引用络上一句,很流行的话。
他的这种行为,就叫做:只要我完了所有的话,就一定能让别人无话可。
“我懂”,胡晓也不知道是真的听懂了,还是只想随便应承两句。
轻轻点了几下脑袋,道:“照你这么”
“你们的枪,确实应该更新换代了!”
“谁不是呢?”,柯其润接过了话题,又补充了一点内容,道:“你是不清楚”
“那个64式枪,使用起来可别扭了!”
“它的样式设计,根本就不够科学!”
“因为64式枪,属于型枪,体积是很的。”
“按道理来,应该配有一个,对应的指托才对。”
“不然我们连握,都很难握住它。”
“只有女生使用起来,能做到顺”
“正常的成年男性,必须翘起一根‘兰花指’,才能进行精准的瞄准和射击。”
“怎么呢”
“看上去娘们叽叽的,一点都展现不出,警察该有的威严!”
“我觉得吧”
“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
“比如国外有很多型枪,只要在弹匣底部,设计一个指托,就能很好掩盖这个弊端。”
“比如德国的ppk枪,不就有这样的设计吗?”
“塑料制成的指托,结构格外简单,成本也很低廉,还能由警察自行安装。”
“真的特别方便”
“可遗憾的是,多年以来,从未有过厂家,提供类似的产品”
“唔”
“还有一点,就是在枪底把的设计上,同样存在问题。”
“那就是:虎口上方的延伸部分,实在是太短了点。”
“在用64式枪射击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持握角度。”
“尤其是掌宽大的人”
“唉”
柯其润着,长叹了一口气。
胡晓盯着前者的脸颊,也没有话。
过了好半晌,才低低地道:“听你这么一,我感觉自己印象里的特警形象,被彻底颠覆了”
“原来他们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啊”
“当然!”,柯其润点着头,对胡晓的这一法,深深表示赞同。
道:“特警也是人啊!”
“只不过是由于职责在身,我们会比其他的警种,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任务罢了!”
“或许在更多的训练下,特警会比普通的警察,拥有更加充沛的体能,和更加精湛的特殊技术。”
“但超越人体极限的事情,正常情况下,我们绝大多数特警,都还是做不了的!”
“当然,也有几个极少数的‘变态’除外”
“好吧”,胡晓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
瞬间对五松特警,失去了兴趣。
但她又不想在柯其润面前,表现得太过明显。
只得转移开话题,关心起了自己的这个老同学。
问道:“对了,你在特警支队,平日里的工作内容,都是些什么呀?”
“忙不忙啊?”
“能准时下班吗?”
“我记得你刚才,你在支队的宣传科工作。”
“这个科室怎么听上去,给人一种非常陌生的感觉?”
“它具体是做些什么的呀?”
“就是搞宣传吗?”
“是不是经常会组织下面的特警,外出拍摄宣传片?”
“你们是不是和电视台有深度合作,然后一起推出一些,类似于”
“不是”,柯其润想都没想。
不等胡晓把问题问完,便直接挥挥,打断了她的话。
其实,不仅仅是胡晓。
哪怕在公安系统内部,也经常会有人把宣传工作,和拍照片、拍电影、贴海报这类事情混为一谈。
在很多人的眼里,公安部门的宣传科,一直都是以一个,清闲科室的形象存在的。
就连柯其润,在加入特警支队宣传科前,也一度认为自己进入了,一个“养老状态”岗位。
直至听完丁俊勇的工作部署,并在宣传科工作了一天之后,他才猛然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