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繁多的任务
原来自己先前的想法,是那样的天真
不可否认,以影视或者图文的形式,对外展示特警的良好形象。以及上门走访,深入社区,运用多种媒体段,向群众传递特警方面的讯息。
这些都是特警支队宣传科,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这一部分工作的占比,连宣传科总量的一半,都没有占到。
由此可见,宣传科的任务,到底有多么繁重了。
“我们宣传科”
“一,要负责组织、指导整个支队的宣传工作,制定整个支队的宣传工作计划。”
“并且要在业务的范围内,对全支队的每一个特警,每月作出相应的考核评分。”
“这是在给支队的每一名特警,一个公平、公正,展示自己的会。”
“二,我们还承担着,全支队新闻发言人办公室的职责。”
“如果有一些新闻发言,需要支队出面,我们需要先行撰写或者审批,领导的宣传稿材料,随后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
“我们科长,类似这种事情,一般会由市局宣传科进行统筹安排。”
“我们特警支队,单独开新闻发布会的几率,简直微乎其微。”
“可若是真的出现了,涉及五松市特警的舆情,我们还是要作出发声表态的。”
“市局那边需要材料的话,我们也要先拟好初稿,再交给他们审核、修改。”
“三,除了需要撰写,涉及特警的新闻通稿,我们还要协调、指导全支队的社会宣传。”
“要组织、指导全支队与特警有关联的,社会宣传、新闻发布、文化建设和特警影视宣传工作。”
“需要加强宣传阵地的建设,协调、发展我们特警,与本地新闻媒体的联谊关系。”
“白了,就是勤与报社、电视台等部门打交道,保持住双方的情谊。”
“四,我们科室还要对外通报,阶段性的特警中心工作。”
“发挥好宣传口的优势,争取社会各界对公安关和特警支队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你经常会在一些主流媒体上,看到正面人物的宣传报道,那都是我们宣传科的功劳。”
“策划、组织好先进典型的宣传,用正面的导向,占领新闻媒体主渠道,树立公安关和五松特警的良好形象,是我们的中心工作之一。”
“除此之外,我们宣传科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警营文化活动,丰富特警的文化生活。”
“促进文化育警、文化强警工作,积极向支队党委提供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出宣传部门的‘参谋’作用”
“等等”,胡晓听柯其润,了这么多。
赶紧打断了对方的话,问出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道:“文化育警?”
“文化强警?”
“特警又不是文职警察,在文化上下这么大的功夫,做什么啊?”
“你们不是只需要,锤炼好自己的本领,保证自己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就行了吗?”
“谁和你的?”,柯其润白了胡晓一眼。
郑重其事地解释道:“其实,文化不仅在我国,其他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在警察的队伍管理中,它的作用一样不可觑。”
“文化育警、文化强警,都是提升警队综合警力的段。”
“在我国公安事业的发展中,有力地推动了,公安队伍的建设!”
柯其润着,见胡晓脸上的表情,仍旧有些不以为意。
他开始意识到,或许是自己讲的内容,太过于概念化了。
急忙清了清嗓门,往具体的方向,道:
“呃”
“那我们先不警营文化吧”
“想来企业文化这个词,在你听来不会陌生!”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真的能让一个企业,实现质的飞跃!”
“可以把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使员工们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什么意思?”,胡晓听不明白,柯其润想要表达的意思。
索性让他直接举例明,道:“你举个例子?”
“呃”,柯其润把放在下巴上,轻轻摩挲了一会。
沉吟道:“那我就个鸿蒙公司吧!”
“作为我国最大的公司,我想你应该不可能,不知道它吧?”
“鸿蒙公司的品牌lg,是一朵红色的,由八片花瓣组成的菊花。”
“据官方解释,它这是采用了聚散的模式,八片花瓣从聚拢到盛开,寓意着鸿蒙发展事业上的兴盛。”
“而他们老总,红色是太阳的颜色,取了散发光芒的意思。”
“他们也希望,能够把鸿蒙,销售到全世界各个有光芒的地方去。”
“菊花,则象征的是所有员工,蓬勃向上、万众一心。”
“很多人都,这家公司的工作制度比较疯狂。”
“进了这家公司,很少有不加班的。”
“但里面的员工,却很少有人愿意辞职。”
“并且外面的人,还挤破了脑袋,想要进去工作。”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那还用?”,胡晓想都不想,开口便答:“肯定是工资给得高呗!”
“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你薪水开得足够多,谁不愿意在里面待着啊?”
“再累,也不会有人嫌累!”
胡晓在话时,骄傲地仰起脑袋。
望向无尽的天空,仿佛看透了一切。
“那照你这样,为什么他们在鸿蒙公司,工作几年后。”
“赚够了钱,也一样不愿意离开?”,柯其润不认可胡晓的回答,追问了一句。
“还是那句话呀!”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工资这样高,哪能随随便便就辞职?”
“除非找好了更好的!”
“但是,句实话”
“在我们国家,鸿蒙公司已经算得上,排名前十的大公司了。”
“怕是没有几家公司,能出得起,比他们更高的价格了吧?”
“再了,哪有赚够了钱,这种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