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收水稻

A+A-

    收水稻

    方格挑眉, 她没有真的去报警。

    何况这辆也不是警车。

    车子稳稳的停在方格家门口。

    车门开, 呼呼啦啦的下来一队青年,为首的竟是霍云北。

    他理着兵哥哥特有的吋头。

    方格和霍家的人都傻眼了。

    霍云北停到走到方格跟前停下, “我回来了。”

    短短一个月不见,他就像脱胎换骨里似的。

    黑了些,瘦了些, 但是男性的荷尔蒙越发突出了。

    以前虽然不至于娘,不过没这么浓的男人味。

    “你怎么回来了?”

    不是方格问的, 是霍云南。

    声音里难掩的心虚。

    霍云北扫了霍家人一眼, 只疏离有礼的叫了霍老太太一声娘, 然后对方格:“我不是从学校回来的,我是从省城回来的。”

    “嗯?”方格挑眉,不解。

    “哎呀!哥,你平时口才也不算差啊,对着嫂子可够闷的。”

    一个青年笑嘻嘻的从霍云北身后探出头。

    “嫂子你好, 我叫□□, 是北哥的同学。是这样的, 我们坐火车去学校的时候, 半路遇到敌军了。岳国老是真狠啊!想炸铁路。你不知道当时多凶险,一火车的老百姓啊!我们这些保家卫国的准战士当然要义不容辞的站出来。我们北哥那更是一马当先……”

    “闭嘴……”霍云北拍开□□的头,“边玩去。瞎什么呢!”

    “没他的那么夸张。就是个意外,然后校领导我们这届特殊,先在省城军队里直接跟着军训一个月。等过了十一再回学校。我们算是运气好,实践赶在了理论之前, 前几天刚结束了一场战役。这不给我们放了几天假,我就拉着这几个公子哥来家里帮忙,顺便给他们松松筋骨。”

    “我去!北哥,那么轰轰烈烈的英雄情节你就硬生生给描述成这么平淡无奇的经历?一等功的故事呢?北哥你……”

    贫嘴的□□直接被霍云北从方格手里夺镰刀塞给了他。

    “去干活!”

    霍云北又看了眼自己身后的战友,发最末尾的丁去车上拿他们自带的镰刀,然后让方格先安排他们下地干活。

    方格看了霍家人一眼,明白霍云北是不想让自己的战友知道自己家的家丑,点点头带着这些壮劳力下了地。

    霍云北敛了笑,看着自己几个兄弟:“这是什么意思?”

    霍云西讪笑:“这不是看弟妹忙不过来,想来帮帮忙吗?”

    “娘,是吗?”

    霍老太太横了霍云西一眼,看着霍云北一挺脖子:“不是!我就是让你几个兄弟过来收割水稻的。”

    霍云北一脸果然如此的模样,他捏了捏眉心:“娘,你觉的这样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又不在家,万一那个……”被霍云北瞪了一眼,未出口的贱人咽了回去,“那个女人把庄稼卖了把钱拿着跑了怎么办?”

    “娘,这不是人口地!这是方格自己开荒的地!这三年里,这些地的所有权是她的。”

    “她还是我们买来的呢!她的地就是我们的地!”

    霍云北看了看天色,已经懒得再浪费时间和自己这些不靠谱的亲人掰扯了。

    “行了!不是帮忙吗?那就下地干活!中午我好酒好菜管饱!要是不想帮忙,就各回各家吧!我回来了我家的事不用你们操心了!”

    我家两个字,霍云北咬的格外重。

    霍老太太又想骂街。

    霍云北淡淡的补了一句:“我们路上看见辆警车似乎往这个方向来,只是他们不认识路没我们开的这么快。”

    霍老太太立马闭了嘴。

    霍云东眼珠子一转,连忙扶着老太太:“娘,我先送你回家。老二,老三,你们先帮老四收割水稻,我一会就来。”

    完,半强制性的带着老太太离开了。

    霍云南和霍云西两个人没办法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跟在霍云北身后去了地里。

    霍云北带来的这几个人里,有几个是他同学,有几个是他在省城部队里认识的战友。

    所谓同学和战友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干活效率。

    方格不到中午就被霍云北发回家去做饭。

    这一二十口人的饭一时半会做不完。

    方格想了想,干脆去买了一条猪后腿回来,反正现在家里有冰柜,不怕肉坏了。

    还去买了些花生米,自己做了老醋花生,油炸花生当下酒菜。

    又给他们冰了一些凉开水做成冰块,一会加啤酒里。

    去河里捞起了渔网,今天逮了几条鱼里,恰巧有鲶鱼。

    方格又去买了块豆腐。

    做了一大锅鲶鱼炖豆腐。

    然后拍了个凉拌黄瓜,调了个凉拌猪脸。

    炒了肉末豆角,辣椒炒肉,西红柿炒鸡蛋。

    中午方格去喊大家吃饭的时候,只想感慨一句,人多力量大。

    想上辈子,家里十来亩地,她一个人起早贪黑要割四五天。

    可这仅仅一上午的功夫,水稻就躺倒了二十来亩地。

    一群热血青年们似乎不知道累,兴致勃勃的聊着天,手里的镰刀也不停的起落。

    “吃饭啦!都回来洗手,吃了饭再干!”方格热情的招呼他们。

    扔镰刀最快的是霍老三,然后是霍老二。

    至于霍老大,根本就没回来帮忙。

    其他的人,都是把手里那一趟割到地头上才放下镰刀往回走。

    收割水稻,不是一列列的割,不对,确切的是按列割,但是一个人一割就是好几列。

    一般都是割一次,手里握的水稻正好够捆成一个的,放在脚边。

    捆的大,最好是两个手能握过来为宜。

    霍云北干的活最漂亮,其次是他的战友,然后同学,最后是他那俩亲哥。

    干活虽然不中用,但是他们吃的多啊!

    方格看着心里堵,干脆出了院子往地里走。

    霍云北追出来,拦着她,把一个布包塞她手里,然后就跑了。

    方格愣愣的看着霍云北的背影,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开手里的布包。

    除了她当初给的一千块钱还有一枚勋章。

    一等功勋章。

    方格笑了随即有些不是滋味。

    这娃也挺倒霉,去上个学还能碰见战争。

    虽然霍云北不让人,可她不傻,这枚勋章肯定也是冒着致命的危险换来的。

    她想了想,又走回家把布包锁进柜子里。

    围着地走了一圈,方格的眉头又皱紧了。

    虽然霍云北和这些战友都很靠谱,可是二百亩地这个国庆是忙不完的。

    国庆一共七天。

    按照目前的速度,他们一个人每天割三到四亩地。

    那么国庆节只能收割完。

    可水稻变成粮食还要好几道复杂的工序。

    首先要把割倒的水稻捆成捆。

    然后运送回家摞成垛,这个垛最高也就两米,宽大概要比稻机左右宽一米。

    方格前几天特意去农机站买了个水稻的机器,花了二百块。

    她买了个四个人用的。

    水稻的机器,是一个张被铁架固定的铁皮前面悬空一个圆滚子,这个圆滚子和钉板似的,不过上面不是钉子,是三角铁勾。

    用法是人站在水稻的机器和码好的水稻跺之间。

    插上电机,等水稻机上的圆滚子高速运转起来之后,人一手拿着捆好的水稻的尾巴位置,一手把稻穗按在稻机上。

    这样水稻粒就能被铁钩脱下来了。

    不过机器运转的很快,所以水稻粒四处乱飞,到脸上特别痛。

    方格很讨厌水稻就因为这。

    所以,大家水稻的时候最好戴上眼镜,蒙着头。

    最惨的是拿耙子的那个。

    水稻的时候,偶尔还会被高速运转的圆滚子缠下来稻草,以及脱落的稻毛毛会覆盖在脱粒好的水稻粒堆上。

    这时就需要一个人拿着耙子先把稻草和稻毛毛耙开。

    然后用耙耙再把干净的水稻粒耙到一边去堆好。

    这道工序据是很轻松,但是方格一点都不喜欢。

    这二百亩地的水稻,捆,运,以及所谓的场,都是极其麻烦的。

    水稻这东西,按插秧来算,那么种和收都死麻烦,就是管理比较容易。

    这十来个人最起码也得忙个十几二十天才能忙活完。

    方格想了想,跟霍云北商量,还是得雇人,这样大概可以抢在国庆结束完成收割水稻。

    先雇几个女的,来捆水稻。

    这个活不算累,就是蹲着辛苦。

    雇女的,不影响村里收自家秋的劳动力。

    霍云北想了想点头答应。

    方格又跑到村委会去借用大喇叭广播招聘启事。

    一个月的工资当时是四五十块。

    方格,一天给五块钱的工资。

    结果下午,全村能干活的女的都来了。

    然而,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效率差的有点多,有的快有的慢。

    拿一样的工资似乎不公平。

    方格又改了工资方案。

    按量计价,两块钱一亩地。

    方格是按照自己的工作量订的的工资。

    她一天可以捆三亩。

    按量不按点,所以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

    到第三天,响应村民的号召,对男劳力也开始招聘。

    收割的一亩地也是两块。JSG

    所以,第三天方格家的水稻就都收割回了家。

    场就不用雇用人了。

    他们十几个人,正好倒班。

    四个人的稻机硬挤了五个人。

    剩下的人,有搬水稻的,有扔稻草的,有耙谷粒的,有耙稻毛毛的。

    干一会,方格就主动喊大家休息一会。

    她的职务是指挥和后勤。

    为大家准备好了凉开水。

    休息期间,已经混熟的战友难免会趣他们两个。

    方格还好,霍云北脸皮薄,经常被调侃的面红耳赤。

    到第五天的时候,方格家的水稻已经变成干净的谷粒晾晒在院子里和场院里。

    脱完粒的稻草被整整齐齐的码成草垛。

    第七天,大家就帮着装成了袋。

    霍云北开着拖拉机,一趟趟的送到县城收水稻的作坊直接过称卖了。

    本来三毛五一斤,因为方格家没地方放这么多粮食,想借用这么多劳动力趁早卖掉,所以晒的不是很干,收购站扣掉两分,给了三毛三一斤。

    作者有话要:  其实,现实里,7天,二百亩地纯人工的话,确实不好办。

    但,这不是故事嘛!所以大家就忽略时间节奏。

    我就是想让霍云北帮忙收秋而已。

    勿考究!

    ----------------------------

    本章当天留言依旧全部都有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