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她都不知道自己竟如此优……
既然在镇上有了住处, 陆鱼鱼周末自然回家住,她是知道租住的院子离学校很近,不过她真的是没想到会近到这份上, 从学校后门出去沿着巷子走上几十米就到了,她从宿舍走到教室都比这距离远些。
她娘这是围着学校找的住处吧, 问题还真给她找着了, 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院的院子是真的, 一边搭了个厨房一边围了个养鸡的棚子,整个院子一进门就只剩下过道了。
瞧着自家鸡棚里头那七八只鸡,陆鱼鱼一阵无语, 什么二哥来来回回不方便,就这鸡棚里这几只鸡,不用等生意做起来,这批鸡苗长成以后就不够用了,撑死了也就能囤一天的货,隔天肯定得往回跑一趟。
还好三间屋子都还算宽敞,三间屋收拾出来了两间当卧室,二哥两口子一间,陆鱼鱼一间, 剩下一间房用来当堂屋。
“娘,还是重新找个大点的院子吧。”
“一时半会儿的也找不到合适的, 刚好遇上了又离你学校近,先租着再, 反正现在咱家这生意也不大, 后面再找。”
既然顾红玉同志有算,陆鱼鱼也没有再多,而是问起了借读的事情来, 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镇上郊区的人,以后初中也是往镇上考,这借读的事情还真的有门路。
不过这门路有和没有差不多,一个学生一年就得交一百的借读费,他们家三个孩子一年就得交三百。
像他家蛋蛋六年学下来那就得六百块,这对于现在农村普遍一年到头都攒不下几个钱的现状来,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天文数字,这门路有和没有可不就是一个样。
也难怪这个时候的城镇居民户口比农村户口吃香,乡下的农民累死累活一年到头才能填饱肚子,城镇户口每个月都有供应量还有各种票据,在工厂上班还能拿工资,城镇的教育水平更是乡下那些几间瓦房两个老师的学校比不了的,现在的城镇居民和农民就像是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个年代的城镇的户口就是通往新世界的金钥匙,农村户口想要转到城镇来可以是痴人做梦,就算是嫁个城镇户口的,那也得找着了工作才给落户。
谁又能想到十几二十年之后各地开始发展经济农村开始大规模拆迁,那时候的农村户口不知道羡煞了多少城镇居民,又有多少当初挤破了头想尽了办法把户口转到城镇的农民悔的肠子都青了。
尤其是像他们这边这种沿海城市,虽然现在还没发展起来,但是十几二十年之后这里可真的是寸土寸金。
不过无论以后会如何发展,对于现在的陆家来这每年三百块就是目前无法逾越的鸿沟,也难怪二哥二嫂神色萎靡。
“这事暂时先放放吧,他们能不能考上初中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没道理咱们都能考上他们几个就考不上吧!”陆建军虽然有些失望,可是现实如此由不得他不去面对。
一年一百块的借读费,学六年下来也就六百块,要是按照陆鱼鱼的想法这借读费也不是高不可攀,要知道十年后的借读费那得五千块。
不过看二哥二嫂和鱼娘的样子她就知道这笔钱对于现在的他们来真的是笔巨款,就算咬碎了一口牙也咬不下来。
不过陆鱼鱼相信按照现在这个时代的发展,只要他们努力,要不了多久就能凑齐这笔费用。
“这事也急不得,就算再着急咱们也一下子变不出那么多钱。”陆鱼鱼笑着拍着胸脯保证,“不是还有我在么,回头我给几个的把课都补上,就不信我还教不好这几个东西了!”
听陆鱼鱼这么陆建军两口子也跟着笑了,顾红玉同志催着他们:“赶紧吃饭吧,吃饱饭才有力气赚钱,现在不就是钱的问题么,等咱们什么时候把钱赚出来了,不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现在家里的生意才开始,他也不是没见过有人几个月时间就暴富,他有几个初中同学就在做生意,只要他敢敢拼不愁找不到路子,陆建军低垂着头陷入了沉思。
一周前的陆建军或许还觉得现在这样做点生意也不错,但此时的他却不满足于现状了,身上有了担子心态就不一样了,就算是为了孩子他都得努力赚钱了。
陆建军毕竟是上过初中的,比没上过学的陆建国和学毕业的陆建明多的不止是多读的那几年书,还有这些年积累的人脉和那股子冲劲。
陆鱼鱼可不知道她二哥此时的心路历程,她这会儿又和骨头汤怼上了,这些天她真的喝汤喝的一看到汤就反胃。
虽然这话的很欠扁,但是任谁天天看着一锅骨头汤怕是都没有了喝下去的勇气。
她真的只是崴了脚,而且现在都好的差不多了,不需要补骨头啊!
这年头骨头不值钱,尤其是上面的肉都被割地干干净净的骨头就更不值钱了,他们和沈梅芳也算是熟人了,听陆鱼鱼把伤了脚,她二话不每天都给他们留下一大根筒骨。
陆鱼鱼都有些受宠若惊,真没想到她在沈梅芳那边居然还能受到这等优待。
所以这些天每天中午二嫂都会给她送汤过去,一送就是一大锅,开始蒋晓萌还乐颠颠地跟着蹭汤喝,到最后她都喝不下去了。
吃完饭王宁就去厨房收拾碗筷了,陆建军是有事出门了,鱼娘在屋里收拾屋子,这两天陆鱼鱼住这边她也就不回去了,在这照顾闺女。
看大家都忙活着,陆鱼鱼也不扰他们,拿了本习题册坐在堂屋里头做题,刚坐下没一会儿就听到外头有人敲门。
厨房就在大门口王宁从里头跑出来开了门,看到门口陌生的女人,并没有让人进来,而是问道:“你找谁啊?”
陆鱼鱼也没在意,他们才搬来没多久,在这也没什么熟人,应该没有人会找到这边来,或许是来找租房给他们那老两口的,毕竟上周人家还住这,有人不知道他们搬走了也正常。
“你是建军媳妇吧!”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陆鱼鱼抬眼就看到沈梅芳已经进门了。
“这不是梅芳婶子么,您怎么来了?”陆鱼鱼赶紧起身笑着招呼沈梅芳进屋。
王宁自然也是听过沈梅芳的,只不过没去过罗山巷不认识人,这会儿听到陆鱼鱼喊人忙笑着把人迎了进来:“原来是梅芳婶子,赶紧进来坐!”
沈梅芳笑着道了谢,见陆鱼鱼要出来忙出声制止:“你就别折腾了,听你二哥你伤了脚,这不我今天刚好路过就过来看看。”
话间还把手上的一个袋子放到了堂屋桌上,居然还带了礼过来,陆鱼鱼也不是没和沈梅芳过交道,这人什么时候这么客气了?
“您真的是太客气了!”
话的功夫顾红玉同志也已经过来了,陆鱼鱼赶紧拉了自己娘亲过来顶着,毕竟也不是同龄人,关系也没熟到那个地步,陆鱼鱼真不知道要和沈梅芳聊些什么。
只是沈梅芳跟鱼娘闲话了几句又把话头牵扯到了陆鱼鱼身上:“你家鱼可真是个聪明的,不仅读书好这心思也活络。”
顾红玉同志在自家闺女的事上向来不知道谦虚这两个字怎么写,当下笑道:“这不是我自夸,我家鱼这么聪明能干的姑娘,在我们村绝对是独一份的,长得好看,人还想孝顺,又在镇中上学,今年开学的分班考还考了第一。”
沈梅芳一阵无语,这话让她怎么接下去?
就算她想跟着再夸几句都不知道夸什么,毕竟人家亲娘已经把自己孩子给从头夸到了脚指头,一点机会都没给她留。
最后尴尬地笑笑憋出一句:“你可真是好福气。”
顾红玉同志深以为然:“可不是好福气,我这前头三个全是子,一心就想要个闺女,这年纪一年年大了,原本还以为这闺女是指望不上了,谁知道都四十了居然得了这么个老闺女!”
起这个顾红玉同志就有不完的话,从怀孕到生产多让人省心,到时候怎么听话,感觉她生的不是个闺女是观世音菩萨身边的童女。
沈梅芳:……
这天都要被聊死了。
陆鱼鱼:……
这的真的是她么?她都不知道自己竟如此优秀!
顾红玉同志最后总结陈词:“我也不知道是积了几辈子的福才得了这么个闺女,就是觉得对不住我这闺女,从就让她跟着我们吃苦,原本以为这辈子要被我们耽误了,谁知道这丫头自己争气,读书争气按着她这成绩往后指不定能考个大学,要是真考上了这日子就越来越有奔头了!”
“老姐姐的在理。”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让你听我在这唠叨了这么久。”顾红玉同志笑着对陆鱼鱼,“鱼,你回屋看书去吧,我和你梅芳婶子在这聊会儿。”
陆鱼鱼如蒙大赦,赶紧愉快地溜了。
虽然彩虹屁听着挺爽,可是这吹过头了她也有些招架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