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 昭昭 若是她被人欺负了,可会有人救她……

A+A-

    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药味儿, 即便点了苏合香都未能将这药味儿驱散。

    姜宛皱了皱眉,神态中随即露出几分担忧之色,朝着软塌上坐着的长公主走了过去。

    “母亲。”她径直走到跟前, 微微福了福身子,眉眼间满是担心道:“上回太医开了方子不是吃了药便好了些, 怎么又病了呢?”

    长公主见她这般急切,没忍住笑道:“瞎什么, 我这身子你还不知道,又哪里是太医能治好的。”

    “倒是你,不是要在宫中多住几日, 怎么今日便回来了?”长公主虽则对当年前驸马和姜家深有怨恨, 可对于姜宛这个嫡亲的女儿还很是疼爱的。

    姜宛听罢, 弯了弯唇角笑着坐在长公主身边:“宫中再好, 倒不如咱们镇国公府自在些。女儿陪了外祖母几日, 便想回咱们镇国公府了,尤其想霍嬷嬷做的乳酪糕。”

    站在长公主身旁的霍嬷嬷听着姜宛这话,当即就笑道:“郡主既喜欢, 老奴待会儿便做去, 保准郡主今日能吃上。郡主得不错,太后娘娘再疼爱郡主,到底身份在那里, 郡主还是回了镇国公府更自在些。”

    霍嬷嬷是长公主的陪嫁嬷嬷,原先在宫里头便是在长公主跟前伺候的, 所以很是有几分体面,话也无需顾忌许多。

    长公主听了,想要什么,却是没忍住咳嗽起来。

    霍嬷嬷连忙上前拍了拍她的背, 又端了一盏温水过来伺候着她喝下。

    这时,一个身着翠色衣裳的丫鬟匆匆进来,屈膝行礼道:“长公主,老夫人听郡主回来了,叫郡主过去话呢。”

    长公主点了点头,伸手轻轻点了点姜宛的额头道:“你这孩子也太不知规矩了,既回府了该是先去给你祖母请安的,怎生叫你祖母过来传话。”

    姜宛带了几分委屈如实道:“女儿还不是担心母亲您吗?再,您也知道,那位哪里当我是她的孙女儿了。这回过去,不定是为着什么事儿呢,您也不怕女儿被人欺负了?”

    到这儿,姜宛微微红了眼圈。

    听女儿这样,长公主皱了皱眉,却只是宽慰她道:“别瞎想,你贵为郡主,府里哪个不捧着你,你祖母平日里也是看重你的。”

    姜宛还想什么,见着长公主脸上露出疲惫的神色,便将嘴边的话全都咽了下去。

    母亲就是这样,自嫁入了镇国公府,对老夫人孔氏便十分孝顺,哪怕再疼她也不会偏帮了她。

    明明自己才是她的女儿,母亲却由着老夫人看轻了她。

    倘若换成是裴昭,母亲大抵不会叫她受这些委屈吧。不,若是换成裴昭,孔老夫人如何还会看轻,想是恨不得捧在手心都怕摔了吧。

    姜宛心里清楚,自己这些年享受的都是原本该属于裴昭的东西,可即便这样,她心里头依旧觉着有些委屈,因为她不是真正的裴家人,在这镇国公府哪怕看起来如何尊贵,也不会像真正的裴家姑娘那般有底气。

    可是,那又怎样呢,只要她母亲贵为长公主,只要太后疼爱她,他们再如何瞧不上她也要对她客客气气的,即便是孔老夫人,心中再不喜她也不敢真的对她冷了脸教训。

    这般想着,姜宛便含笑对着长公主道:“女儿都知道,只要您和外祖母肯疼我,就谁都不敢欺负了我。”

    姜宛着,便站起身来:“女儿去去就回来。”

    长公主含笑挥了挥手:“去吧,待会儿从你祖母那里出来就回你屋里歇着吧,我这里有得是人伺候。”

    姜宛点了点头,对着长公主福了福身子便转身出了屋子。

    见着姜宛离开,长公主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她呀,一年年大了,却是一点儿委屈都受不得了。要知道,即便是我这个长公主,也并非事事都顺遂的。”

    这话并非随便,她和先驸马还有姜家的事情当年闹得京城里人尽皆知,有姜家不知好歹竟敢苛待公主的,可更多的人的是她这个长公主善妒任性,容不下驸马身边的任何一个女子,更有甚者,她即便贵为公主,可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若是贤良淑德便该亲自给驸马选了人,好叫姜家血脉子嗣得以绵延。而对于太后将驸马赐死的事情,哪怕过了这么多年,旁人提起来都会觉着是皇家做的太绝了,是她这个长公主求了太后,叫她赐死了驸马。

    因着这些事情,当年镇国公求娶她时孔老夫人虽答应了,可心里头对她这个儿媳哪里能没想法。再后来昭昭看花灯时走丢了,姜宛被接到镇国公府当作嫡亲的姑娘养着,孔老夫人对她更是有不少意见。若不是夫君从中调和,孔老夫人怕是连一面也不想见她的。

    长公主暗暗想着,夫君实在是个宽厚大度之人,而她虽则出身高贵,却也是福薄之人,不然怎么会寻了这么些年,都找不到她的昭昭。

    这般想着,长公主眸光便暗了下来。

    霍嬷嬷见着她这般神色,哪里不知她的心思,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疼惜和不忍来:“公主,您这些年诚心念佛,佛祖会保佑公主,将姑娘送到公主身边的。”

    “不得姑娘到时候出落的比公主您还要好看呢,先帝也不就曾,宫里头诸多公主,可论美貌,却是哪个都比不过公主您的。老奴想,姑娘在几岁时就那般软糯可人,如今该是何等风采。倘若姑娘回来,公主您还要给姑娘寻个好夫婿呢,公主可不许觉着事情多。”

    哪怕知道霍嬷嬷这话是宽慰,长公主也不由得往那个情景想去,她笑着道:“这是自然,当年国公爷第一眼瞧见襁褓里的昭昭就昭昭眉眼生的像我,他膝下只昭昭一个,简直要将昭昭宠上天去了,有时候我看着心里头都不免吃醋。倘若昭昭如今在我们身边,莫是我了,国公爷定是挑来挑去都觉着京城里那些贵公子哪个都配不上昭昭。”

    “所以到时候呀,还得我来帮着选。”长公主含笑着,眉眼间却是随即多了几分忧愁。

    倘若昭昭真得随了她,生的和她一般好颜色,这外头的世道那般乱,女子生得好若没有个能配得上她的身份,便会被人惦记,被人欺负。

    若是她被人欺负了,可会有人救她?

    一想着这个,长公主便心如刀割。

    察觉到气氛不对,霍嬷嬷便对着长公主道:“公主,该喝药了,喝完药再抄上几页佛经,公主不是下回要亲自去寺庙里上香为咱们姑娘祈福吗?”

    她伺候了长公主多年,自是知道什么才能移开长公主的注意,果然长公主听了这话,便道:“对,对,这回不去皇恩寺了,去法青寺,我听那里最是灵验,有个妇人也是去求失散多年的孩子,佛祖保佑竟是叫她寻到了。”

    “若老天能这般眷顾于本宫,本宫下半辈子便是吃斋念佛也甘之如饴了。”

    霍嬷嬷点了点头,伺候着长公主吃了药,又扶着她去了佛堂。

    这边,姜宛一路去了孔老夫人所住的宜寿堂。

    孔老夫人问了她几句话,便开口道:“今个儿叫你过来,是姜家派人来府里送了封信,信上姜家老夫人这回怕是不好了,想叫你回姜家住上一段时日。”

    她话才刚完,姜宛脸上便露出几分嫌弃来。

    “祖母,孙女儿是自幼在镇国公府长大的,是国公府的姑娘,和姜家并无干系。”

    听姜宛这么,孔老夫人眼底闪过一抹不屑。

    “话虽这么,可你到底还是姓姜,本朝以孝治理天下,姜老夫人可是你的亲祖母,她如今病重想叫你回去姜家陪她几日,你若待在镇国公府而不去姜家尽孝,外头若有人议论起来,坏的可不止是你的名声,还有我们镇国公府的名声。”

    “也不是要你往后就在姜家住下,不过是侍疾而已,你带足了丫鬟,回了姜家做足样子就是了,既尽了孝道,传出去对你名声也好,你是也不是?”

    “你父亲养了你这么些年,将你视如己出,总不至于你要因着自己一时的顾忌叫外头人戳你父亲和我们镇国公府的脊梁骨,我们拦着不叫你回姜家吧。”

    “这事你自己想想,到底你如今贵为郡主,又得太后喜欢,我是做不得你的主的。”

    姜宛深知孔老夫人的脾气,她这般,便是一定要她回姜家一趟了。

    姜宛察觉到四周传过来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烦躁来。

    这便是她为何恨姜家的缘故,她纵然当了多年的镇国公府的姑娘,纵然贵为郡主,可这一个姜姓,就叫她永远都逃不开那家人。

    只要一个孝道出来,她就拒绝不得。

    姜老夫人这回真是好手段,竟连病重这一招都想出来了,那好,她就回姜家一趟。

    她贵为郡主,难道还怕姜家人吗?

    如此想着,姜宛便道:“祖母既然这般了,那宛儿便听祖母的话回姜家一趟。”

    孔老夫人点了点头,就叫姜宛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