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赘婿归来

A+A-

    俞华霖是个实心眼,让他帮卫衡一起欺瞒自家人是不可能的,可他对卫衡有救命之恩,人家不图高官厚禄只求返家,如何能拒绝。

    卫津咳了一声:“俞副将不该如此,我已准备好文书,为你请封正四品明威将军,另外为你在京中置办了宅院,商不及官,若是你能为官,亲眷也可以得到庇护。”

    俞华霖不愿背井离乡成为刀头舔血的武将,可后面的话戳中了他的软肋,他离家多年,不知家中近况,离家前自家还依靠大房过活,想到祖母和大伯的为人,他动摇了,若是他能以职务之便办下一张正酒令,再买一间宽敞的铺子,就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等到那时再辞官也不迟。

    他想了想,道:“末将想在上任之前回去探望家人,把孩子交给他们照看。”

    他离家四载有余,不曾与家中传讯,爹娘和妹妹一定很担心,而今后有军务在身,不便照料孩子,乳母不比自家人,将孩子留在家中才能安心。

    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卫津词穷。

    卫衡眼皮跳了跳,只要俞家人把自己的来历告诉俞华霖,他就会得知自己入赘俞家之事。

    卫衡沉了一口气,正色道:“这恐怕不行,我有一个很重要的差事要交给你,望你能在完成这个差事之后再考虑返家之事。”

    涉及军务,俞华霖言辞严谨:“大将军请讲。”

    卫衡道:“我之所以藏在暗处,是因为我发现抢孩子的那批人马是出自殷亲王府。”

    玄阳王府几斤几两他一清二楚,不会周旋这么久,以至于要诈死才得以探知对方的身份。

    俞华霖面上一怔,大将军与自家人的恩怨在玄武军内部不是秘密,玄阳王府抢孩子是为了继承爵位,殷亲王府为什么要掺一脚,还对大将军下杀,这便是结了死仇。

    卫衡继续道:“殷亲王府有反心,此举意在谋得玄武军,我收到消息,殷亲王府在封地养了一批私军,我打算亲自去查证此事,希望你能够留在京中为我监视殷亲王府的动向,孩子的事你不必担心,若你肯接下这个差事,我会安排人将他送到你家中。”

    外忧刚平又起内患,亲王谋反是天大的事,难怪连返乡的时间都不给他,俞华霖能够理解,他沉默了半晌,点点头。

    为了大晋的安定,再晚些时候回去吧。

    待俞华霖退下,卫津蹙眉道:“你找的这个由头是不是有些过了?”

    谋反一事岂能胡乱杜撰,对方还是皇族中人,万一不心透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不是由头,这是实情。”卫衡眸光幽暗。

    卫津瞳孔骤然一缩,半晌,他问道:“那你真打算去殷亲王府的封地吗?”

    卫衡斜了他一眼:“不是我去,是你去。”

    上辈子,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取了殷亲王府谋反的证据,在对方起事之际,一举将其拿下,凭着这份经历,这辈子,只需让舅兄和表弟双管齐下就能解决,无需他亲自出。

    卫津:“”

    这么大的事还没你媳妇重要吗?

    心悦楼。

    俞静宜从卢掌柜中接过信件,心跳不自觉加速,她很怕这是一封噩耗,关于俞华霖,关于卫衡。

    许是全天下兵将的亲眷在收到家书的时候都会有这种心情,在拆开之前,无法得知是喜是忧。

    稍顷,她鼓起勇气拆开信封,待看到熟悉的字迹,喜极而泣,上面写着:“大哥安好,吾不日便归。”

    俞静宜撇嘴,哼,她只想知道大哥何时会回来,谁管他什么时候会回来!

    数日后,卫衡带着侄子风尘仆仆地回到了云州城,俞家三口不约而同地看向他的身后,脸上难掩失望之色,俞华霖还是没有回来,就在这时,从他怀里的被卷中伸出一只粉嫩的拳头,伴着“啊呀,咿呀”的声音。

    怎么,大的没带回来,带了个的回来,郭芳蕊疑惑道:“这是?”

    “这是大哥的孩子。”卫衡眼底划过一抹柔色。

    一路上,他请了一位亲子刚刚断奶的乳娘随行,多半时间还是亲自照料,看到他的脸,就能想起他成年的样子,容貌遗传了俞家人,还多了一分与生俱来的贵气,性子与俞静宜有几分相似,自尊自强。

    一家三口惊怔,东钺还给战俘娶妻?

    卫衡简明扼要地解释:“大哥能力出众,参军不久就成为了大将军的副将,与大将军一同被俘后,孩子的母亲是东钺人,他们想用孩子来要挟大哥屈从东钺,卫世子此去,将他们父子一并带了回来。”

    关于孩子母亲的身份被他隐去了,东钺皇族,两国都不会忽视,会给俞家带来麻烦。

    卫衡的隐晦,一家子都听出来了,孩子的母亲是大晋的敌人,不可能给俞家当媳妇。

    这孩子竟是因为这种理由被生下来,东钺人也太没有人性了。

    无论如何,他是俞家的子孙,他的出生对俞家来是喜事,郭芳蕊上前接过孩子,目光触及孩子的面容,露出笑意:“景山,你快来看看,他的眉眼和华霖时候一模一样。”

    儿子活着,还带回了一个孙子,俞景山悄悄揩了一把泪。

    俞静宜看过侄子,问卫衡:“我大哥怎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还真是应了信中所言,大哥安好,回来的是他。

    “大哥于国有功,被封为正四品将军,有军务在身,不能擅自离京。”卫衡道。

    闻言,一家子面露惊色,俞家五代也不曾出一位官身。

    正四品,与知府同级,感觉像做梦一样。

    每一个人应征入伍之人都怀有一个报效国家,荣归故里的梦,真正实现的凤毛麟角。

    一直以来,俞家人盼望着俞华霖能够平安归来,从未指望过他能够建功立业。

    惊喜之余,还是有些淡淡的失落,朝夕相处的人离开四年,至今没能见上一面。

    卫衡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厚厚的封信递给俞静宜。

    这是俞华霖给家中的第一封书信,洋洋洒洒写了十张纸,都是在表达思乡之情,询问家中近况,父母是否安好,进项如何,妹妹有没有与陆秀才成亲,关于他自己少之又少,报喜不报忧,末了,请俞景山为孩子取名字,上族谱。

    血浓于水,孩子的出生不被期待,但俞华霖愿意承担起身为父亲的责任,保护他,将他抚养成人。

    随后,卫衡又拿出一张五千两的银票:“这是大哥让我转交给你们的。”

    俞华霖委托的对象自然不是他,是送孩子的下属。

    武将的俸禄不比文官,郭芳蕊道:“华霖才刚当上官,处处都要钱,怎么还往家里送钱,回信儿的时候给他还回去,再加五千两。”

    口中是嗔怪的语气,眉眼间是遮掩不住的愉悦,儿子孝顺,当娘的自然高兴。

    知府父亲的寿宴结束后,酒肆的生意越来越好,心悦楼的进项也不错,俞家头宽裕了,不能苦了儿子。

    “哇——”孩子突然哭了起来。

    郭芳蕊颠了颠,不确定道:“是不是饿了?”

    卫衡接话:“应该是尿了。”

    家伙已经吃饱了,哭了就是尿了。

    郭芳蕊隔着襁褓一摸,果然如此。

    晚膳,俞家为远道而归的卫衡接风洗尘。

    待酒足饭饱,卫衡摇摇晃晃站起身:“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客栈了。”

    “你住在客栈?”郭芳蕊诧异道。

    “我一直住在客栈。”卫衡言语间已有些醉意,笑得傻乎乎的。

    俞家才是他的家,离了家,可不就住在客栈。

    闻言,郭芳蕊心头一软,卫衡是心悦楼的东家,岂会买不起宅院,此举的目的不言而喻。

    她对卫衡道:“你刚喝过酒,回到客栈没人照看着怎么行,今晚就留在这里吧。”

    又转而对俞静宜道:“你送卫公子去客院。”

    女儿不松口,不易操之过急,就先给他们制造相处的会。

    卫衡对这个家再熟悉不过,可今非昔比,不好让他自己安置,俞静宜点头应下。

    星光灿烂,两人一路上都未言语。

    路过早前的院子,卫衡注意到,房前的那棵白玉兰树长出了新芽,枯木尚能重获生,那么他是不是也可以回来了。

    到了客院,推开房门,俞静宜摆出主人家的姿态:“卫公子今晚就歇在这里,等一下我会让青荟送热水过来。”

    转过身,眼前一晃,卫衡双压在她身后的门板,将她圈在一个狭的空间中。

    酒气伴随着酒后沉重的呼吸扑面而来。

    卫衡嗓音温柔,低哑:“我走了这么久,你有没有想我?”

    俞静宜脊背紧紧地贴着门板,眼神慌乱,心如鹿乱撞:“没有。”

    “可是我很想你。”卫衡双捧起她的脸庞,深深地吻下去。

    俞静宜挣扎,抗拒,用拳头捶他,可她的劲道于酒后的卫衡来,微不足道。

    熟悉的气息纠缠在一起。

    渐渐的,她脑海中变得空白,浑身发软,放弃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