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苏府为难 凤氏诧异:“她真的不愿当太……
苏健柏向来是不喜欢这个女儿的, 一是因为她自不是放在府上养大,跟着她的生母养在那种污糟之地,养成了骄纵的性子, 心比天高,一心想高攀权贵;而是苏宛菱从前在府上犯过很多错事, 责下人, 欺辱管事, 连凤氏院里的嬷嬷都曾被她训诫过,无尊卑无大,令他生厌。
纵然后来她改进了不少, 但苏健柏骨子里还是认为苏宛菱野心勃勃,一心想攀附太子。
在得知皇后想帮太子求娶苏宛菱为太子妃后,他当下就觉得此事定然是苏宛菱闹出的,但眼下她又的如此诚恳,反倒是让他不好收场。
“当真不是你所为?”苏健柏隐忍怒气,沉着脸问道。
苏宛菱直起身,目光坦然:“不是。”
这下可难办了!
苏健柏心中忐忑,皇后专门唤了凤氏前去,必然是想要通过凤氏给他传话, 太子看中了苏宛菱,想要娶苏宛菱为太子妃。
若是宛菱没有定过亲尚可, 但他毕竟已经与谭府为她定下了亲事,若他就此悔婚, 旁人若知晓, 还以为是他苏健柏贪图富贵!
苏健柏蹙着眉,脸色十分难看。
苏宛菱不想给苏健柏喘息的机会,一旦他犹豫, 待想清楚利弊后,必然会站在太子那头,她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了:“求父亲不要将我许配给太子。父亲,太子从前是与阿姐议过亲的,纵然后来没有成事,但我怎么还能嫁给太子殿下呢?况且父亲已经为我许配给了谭家,在我心中此生我便只能嫁给谭公子了……求父亲不要答应此事。”
苏健柏差点就要应下,他自然也是要面子的,既然已经答应了谭兄,若是忽然反悔,岂不是丢了他的脸面,但刚要张口却又一下子压了下来。
皇后能开口,必然是得了太子应予,若是这件事是太子所求,他贸然拒绝反而不好,太子应当也是知晓苏宛菱之前就许配给了谭家的,太子在知晓的情况下还开口,或许还是存了想与苏家联姻的心思。
苏宛菱望着苏健柏的表情几番变化,知道他或许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恐怕未必会答应她。便索性直接开口激他:“父亲向来言信行果、人品端正,应该不会做出言而无信之事吧。”
“住嘴!”苏健柏有些恼怒,或许是因为刚才心中有一瞬间的所想被苏宛菱窥探,他厉声喝斥道。
“父亲当初为我定下这门婚约,是已在谭伯父面前许诺过的,绝不会退婚,若因太子一言而改变,岂不是让谭伯父心寒。”
苏宛菱一字一句为自己力争。她其实知道结果,只是想要尽可能的为谭玉书、为自己争取时间。
苏健柏铁着一张脸,一言不发。
苏宛菱依旧跪着,身板挺直,边上摆放在桌面的烛火微微晃动……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苏健柏背过了身去:“你先下去吧。”
到底他也没有应下……苏宛菱心里清楚,恐怕自己这位父亲的心已经偏向太子了,毕竟若与太子联姻,苏府的地位会比从前高得多,官场的风向也会倒向苏家。
她忽然想起前世自己嫁给太子时,因为自己退了谭府的婚事又抢了苏柔淑的太子妃之名,让这位人品端正、高风亮节的父亲痛恨至极,还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训斥了她……而这一世呢?
这一世她明明真心想嫁谭玉书,可父亲却犹豫了。
那当年他所谓的训斥,不过只是他想要给自己寻回面子所做的手段罢了。
……
这一头凤氏将宫里皇后交代的话与苏健柏听后,心中也万分纠结,此事来得突然,他们家原都已经替苏宛菱议好亲了,怎么忽然就又被太子殿下瞧上了呢?
刚才见苏健柏气冲冲的离开,也不知道宛菱现在情况如何了。
“夫人!大姐来了。”丫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凤氏赶紧起了身。
苏柔淑从外面进了来,第一件事便是向凤氏了解情况:“听闻母亲今日被皇后请进了宫里,不知道是什么事?”
凤氏有些不出口,毕竟之前太子是与自己这大女儿议亲的,如今却要娶苏宛菱……
她踌躇着不知如何开口,苏柔淑却直言道:“是否是太子想要娶阿菱为妃?”
凤氏一惊:“你已经知道了?”
“太子殿下之前来府上时,我已有所察觉。”苏柔淑道,“恐怕父亲会顺着太子之意。”
凤氏有些茫然,对于太子要娶苏宛菱一事,她还分不清是喜是忧:“若是苏宛菱愿意,嫁给太子倒也不错。只是委屈了你,当初太子是与你议的亲,如今却选了宛菱。”
“母亲,”苏柔淑断她的话,“阿菱喜欢的是谭公子,不是太子。”
“婚姻本就是父母之约媒妁之言,她与谭公子不过认识了一段时间罢了,心中固然有欢喜,也不过是一时的,女人还是得嫁得好。一旦成婚了,自然便能喜欢之后的夫婿,我与你父亲便是这样。”凤氏劝道。
她心中还是对苏宛菱的婚事有所亏欠的,当初本来替苏宛菱挑选夫婿的是她这个当家主母,奈何老爷苏健柏私下定了谭府,当时她也不同意,只是苏健柏是一家之主,他既已定,便也不好反驳。
后来苏宛菱几次表现出对这桩婚事的不满,她也旁敲侧击的暗示苏健柏退婚,可都被拒绝了。
如今正好皇后暗示太子要娶宛菱为太子妃,这不就是美事一桩么。
“母亲,其实在我察觉太子意向时,已与阿菱谈过了,若阿菱真的愿意嫁给太子,我自然一万个同意,我虽与太子议过亲,但到底与他没什么感情,阿菱能得到幸福,我也是高兴的。但自从父亲为阿菱和谭家定过亲后,她的心思已经全部放在谭家公子身上了,她喜欢之人是那谭公子,所以是绝对不愿嫁给太子的。”苏柔淑摇了摇头道。
凤氏诧异:“她真的不愿当太子妃?只愿嫁给那官之子?”
“嗯。”
从苏柔淑口中得到明确的答案,凤氏反而有些不安起来:“可……听皇后娘娘的意思似乎太子已明确要娶宛菱了啊。”
“太子要娶,那也得我们苏家答应才行。”苏柔淑道,“母亲还是得劝父亲不要答应此事,毕竟我们苏家与谭府订亲在前,若是悔婚,外头还以为我们贪慕权贵。”
本来还以为是一桩美事,现如今被苏柔淑分析起来,倒是让凤氏惶惶不安了:“你父亲正在书房与宛菱谈话,也不知是个什么结果。”
“阿菱一定不会同意嫁给太子,只求母亲替阿菱多几句好话,让父亲歇了此念头。”
“好吧……”
苏健柏在书房待到很晚,凤氏得知苏宛菱已经回房了,便让下人煮了一碗莲子粥,端到了书房去。
“老爷,这么晚了,早些休息吧。”
凤氏端了粥进来,放在了桌边。
苏健柏已经一个人坐了许久,一直在心中斟酌苏宛菱的婚事,他见凤氏进来,便向她询问意见:“关于宛菱的婚事,你如何看?”
凤氏想到苏柔淑的话,便温和道:“虽是太子有意,但到底还是要看宛菱的意思,若她愿意,老爷便应了宫里;若她不愿意,那便还是那位谭公子。谭公子如今也在翰林院为官,日后有老爷照拂,日后加官进爵,也不会亏待了宛菱。”
她这话已经明显偏向了后者,苏健柏听出了意思:“是不是宛菱找过你?”
“倒也不是,我们家淑儿不是一直最关心宛菱么,她早就知晓宛菱是真心喜欢那位谭家公子的。所以早早来我耳旁敲边鼓,让我替谭家公子多美言。”凤氏倒也不隐瞒,毕竟是一家人,“老爷,若是宛菱真的与谭家公子两情相悦,便还是依着原来的亲事吧。”
苏健柏沉默不言……他一直在权衡利弊。
首先苏家自然是断断不可得罪太子的,日后太子登基,若因苏宛菱一事让殿下心中有刺,到时候苏家与殿下之间便会一直生分;相反若是苏宛菱能嫁给太子,哪怕日后不是后位,也至少是个贵妃,太子登基后有多少大臣会挤破脑袋塞女儿进宫,而他们苏家却能早早在宫里扎根。
之前已失了一个苏柔淑,现如今太子有意,他可不想再失了苏宛菱。更何况太子是要娶宛菱为太子妃的,这样的地位,旁人怕是都没能有的。
但此事到底还是得细细斟酌才行。
苏健柏并没有立刻下决定,这也是苏宛菱早就估算到的。
她的这位父亲看似信诺重守、端方正直,但他毕竟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宦海沉浮,谁又能孑然一身。他要衡量苏家利弊,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同意与太子的亲事。
但好在他到底要脸面,这一时半刻还得纠结一段时间,不会茫然应下。
只要这段时间里谭玉书能得到赐婚,到时候就不需要她的父亲选,由陛下来替他决定。
而眼下更重要的并不是她的婚事,而是五年前阿姐在昌宁匪患留下的那些证据!阿姐确实入了匪窝,但听当时那嬷嬷与凤氏交谈的话里,似乎她们中途提前逃了出来,之后遇到了一行军队。
若是能想法子找到人证,到时候只阿姐和凤氏去了别的地方,回来时耽搁了,县城又遭匪患无法返回,或许就能解这死局。
只是当时阿姐遇到的那行军队,到底从哪里调派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