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水袭来 “这是我未婚妻……”书生压……

A+A-

    两天前的京都城, 太子府。

    侍卫凌祁带着一个中年男人进了府里。穿过一条漫长冰冷的廊道,终于到了一间书房外。

    “你在这里候着。”凌祁提醒他。

    那中年男人卑躬屈膝应下:“是是。”

    随后凌祁上前,敲了门禀道:“殿下, 洪康胜来了。”

    书房内一直没有回应,不知道过了多久, 外面的两人才听到一句淡淡的声音:“进来。”

    “是。”

    凌祁带着身后的中年男人进了书房, 中年男人一见到里面坐在案几前的太子高巍奕, 当即跪了下来:“草民洪康胜,参见殿下。”

    高巍奕刚才正在批阅各个州县呈上来的奏报,他摆了摆手, 免去了他的行礼,“谭府那边情况如何了?”

    那中年男人立刻道:“呃……回殿下,谭丛虽然草拟了奏疏,但一直没有上报……许是还有疑虑。”

    “你有没有催促过他,让他尽快呈上奏疏?”

    “草民也曾暗示过几次,但谭丛一直比较警惕……许是有什么顾及……”

    高巍奕冷笑了一下:“本来想一箭双雕,这老东西倒是谨慎的很。”

    他罢,抬起头瞧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人:“磐寿村那边现在情况怎么样?”

    “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只是……”跪在地上的中年男人犹豫了一下, 然后开口禀道,“村里得病的人越来越多, 恐怕瞒不住事情。”

    “瞒不住就把那些人都解决了,不过是一场天灾人祸而已。”高巍奕眼眸阴冷, 就像毒蛇一样牢牢盯住了下面的人。

    中年男人吓出了一身冷汗:“殿下是想将开水库大坝……”

    “开岂不是让人知道此事是人为的了?”高巍奕薄唇冷冷勾起一道弧度, 却无半分笑意。

    他这意思,是要炸毁大坝?!

    中年男人瘫坐到了地上,现在安山县虽并无严重水患, 但连日的大雨已经让许多人寸步难行,许多地方更是岌岌可危了,若炸毁了大坝,水势必将淹没大坝下的十三个村庄!

    但高巍奕并没有给他选择的余地,他的那句话是命令,而不是寻求他的意见。

    “是。”

    他无法拒绝,只得垂首应下,然后摇摇晃晃站起身,走出书房时还几乎被绊倒……

    洪康胜走后,凌祁上前禀报了一件事:“安山县那边来报,几日前谭玉书入了县内,一直在调查水患赈灾款一事。”

    高巍奕冷笑一声:“难怪谭丛一直未上奏疏,让本宫等了那么久。”

    “殿下准备怎么办?”

    “他既然自己要寻死,本宫便成全了他。无论他查出什么,都走不出安山县。”

    ***

    京都城那情况如何苏宛菱并不知道,她眼下只想尽快找到谭玉书。

    等待王二赖头调查的消息还有一段时间,她便先替那恒远当铺的掌柜跑了一下腿,去李三家收那典当的玉佩。

    李三家的屋舍与王二赖头家不同,虽也只是木屋,却格外干净整洁,且有一道石栏圈出了个院子,院前还有一道门,门上一块横着的棕色牌匾,是牌匾,其实只是一块锯开的木牌,都未曾抛光。

    木牌上写着“李家”二字。

    她刚要上前敲门,正巧听见“咯吱”一声,院门被开了,有一名男子从里面走出来,大约二十出头,容貌干净疏朗。

    他看见门口忽得站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微微蹙了眉,声音干硬:“你是何人?”

    苏宛菱看到他脸上有些污渍,双手沾着炭灰,像是刚生了火的模样……她忽然明白为何这书生撞见他脸色不太好了,《孟子》有云“君子远庖厨”,这书生家中因母生病,不得不自己下厨做食,却被外人撞见,自然不高兴了。

    看来王二赖头的没错,这书生确实有些恃才傲物、自恃清高。

    她听到院子尽头的木屋里还隐约传来几声“咳嗽”声,因眼前这书生不好的态度而升起的不悦也挥散而去,她何必不高兴,权当给人跑个腿而已:“是恒远当铺掌柜让我来的。”

    那男子一听,脸上的表情僵了僵,随后硬邦邦吐出一句:“你先进去,我去拾些柴。”

    苏宛菱便候在了院子里,因院中没有可以坐的地方,她就一直站着等了许久。身后的木屋中不断传来咳嗽声,声嘶力竭,像是随时都有可能咳掉了性命一般。

    大约站了有半个多时辰,那书生才回来了,手中抱着几根木柴,还是半干的模样。

    “姑娘稍微再等等,我马上出来。”许是已经做好了心里架设,书生的态度比之前好了许多,他先钻进了厨房去,将这些木柴放在灶头里烘着,然后出了来。

    他的手已经洗干净了,用一块布擦拭了片刻后,才从袖冲掏出了一枚玉佩:“这是恒远掌柜要的玉佩。”

    苏宛菱伸手接过,举到半空透着天空微亮的光仔细量:这是一件模样古怪的鱼形莲花玉佩,两寸大,乳白玉质地,表面有赭黄色斑,上面的花纹是一条无鳞的鱼,鱼身弯成弧状,昂着首尾上翘,有双翼,鳍短而厚,上面有手工雕刻的痕迹。

    且不这玉佩的做工如何,单看这玉的质地,竟有些奇怪,看似确实像岫玉……

    岫玉既是岫岩玉,因为出产丰厚,与翡翠和其他玉石相比,价格确实便宜,岫玉的质地通常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这一块也是如此,但这块玉佩的重量却有些奇怪,仿佛是铁矿一般握在手中非常沉重。

    而且仔细看去,这块玉中还有一些黑色的地方。

    她疑惑的看了半晌,那书生还以为这块玉佩她看不上,涨红着脸:“掌柜之前已经验过了。”

    苏宛菱这才反应过来,想着自己只不过是给掌柜收货,管它什么质地,便付了二两银子。

    那书生这才舒了一口气:“多谢姑娘。”

    他急着用这钱去买药,所以片刻都不想耽搁,便作揖对苏宛菱拜了拜,走出了门去。

    苏宛菱收起了手中的玉佩,抬头看看天色,王二赖头离开已经快一个时辰了,按道理差不多该回来了吧?

    她如此想着,心中又焦急寻找谭玉书,便准备去村口等。

    却不料还没走到村口,就看见许多村民一蜂窝的朝村内跑来,边跑边喊:“大水来了!大水来了!快跑!”

    那些村民跌跌撞撞,有些孩子跑得太慢摔倒在了地上,被人一把捞起继续往山上跑去;有些老人腿脚不便,被自家儿子背到了背上,继续拼命跑着;年轻人搀扶着老人、母亲抱着孩子、孩子拖着弟弟妹妹……所有人都在逃窜,四面八方传来哭声、呼喊声、尖叫声……

    苏宛菱感觉到地面似乎开始震荡,她抬起头朝着不远处的村口看去,只见原本的水渠已经被冲破,无数大水从里面涌上来,冲到了山下。

    这些是山脚下其他村的村民?山脚下的大水已经淹没上来了?

    可是今天并没有下雨,何来这么大的水?

    苏宛菱还在发怔,身后院子的门已经被推开了,一个老妇不断咳嗽着走出来,脸色十分苍白:“乖儿,我的乖儿……”

    “母亲!”

    还没走出村口的书生已经跑了回来,他一把搀扶住她:“母亲,水坝塌了!水库的水全冲了下来,我们快跑!我背您!”

    他着立刻弯下腰来,要将那老妇人背到背上,但书生到底孱弱,只刚将老妇人背起,就整个人摇摇晃晃差点摔倒,幸亏边上的苏宛菱伸手扶了他一把:“心。”

    那书生抬头看了她一眼:“姑娘不是村里的人吧?你跟我走吧,山上有躲藏的地方,留在这里会被大水淹死的。”

    苏宛菱看了一眼不断从山脚下逃上来的人,犹豫了片刻,决定先逃到安全的地方再:“好。”

    她伸手托住妇人的后背,和书生一同朝山上的方向逃去。

    山路并不好走,况且书生还背着一个老人,好在山并不陡,苏宛菱跟着书生走了很长一段路,看见前方的路被一道栅栏阻拦住,有许多外村的人都被拦在了栅栏外面。

    “让我们进去!都是安山县的,凭什么不让我们进?”

    “就是!我们要活命,谁愿意留在下面等死!”

    “放我们进去!开栅栏!放我们进去!”

    “这山上是我们磐寿村的村坟,外村的人一律不得进!”有几个壮汉拦在栅栏口,只要看见是本村的人,就开一条缝放人进去,如果不是本村的,就一律拦下。

    苏宛菱和书生到的时候,其中一个壮汉就拉开了栅栏,书生带着苏宛菱穿过栅栏时,另一个村民拦下了她:“你好像不是我们村的?”

    “这是我未婚妻……”书生压低了声音回道,“已经准备定亲了。”

    那村民蹙了蹙眉,还是放开来了手,让他们先上山。

    磐寿村的其他村民也大部分都上了山,苏宛菱一路跟着队伍走,沿途确实看到许多坟碑竖立着,在穿过一条很深的隧道过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山洞里。

    这山洞很深,并不像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后期人为凿出来的。

    不过这山洞里什么东西都没有摆放,凿这么大这么深的一个洞出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