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不能留 收获

A+A-

    御书房, 康熙在批折子,头痛的按了按额角。

    “你什么?”摔了手中的折子,康熙眉头深锁。

    “奴才听到六阿哥四阿哥不如太子。”顾生复述听到的对话。

    康熙疲惫的靠在椅子上, 一手捂着额头沉思,一手抓着椅子扶手, 指尖泛白。

    “吴嬷嬷等一众原承乾宫的旧人, 不必留了。”康熙害怕刁奴带坏老四, “做得干净些。”

    梁九功心跳加快,“嗻。”

    “太令朕失望了,难怪六瞧不上老四。”康熙除了心疼唯剩愤怒。

    “皇庄暖棚里出产的东西拿给胤祚。”康熙赏东西挑六喜欢的。

    “嗻。”梁九功越发牢记六阿哥惹不起得供着。

    吴嬷嬷晚上换了药疼痛难忍睡不着, 不久便发起高烧。

    口干舌燥的吴嬷嬷拍床沿,声音沙哑的低唤:“来人!”

    守在门外的玉进屋,倒了茶扶吴嬷嬷起来喝。

    “这么烫,我去叫太医。”玉触及吴嬷嬷手腕吓了一跳。

    昏昏沉沉脑子不清醒,吴嬷嬷喘着粗气:“请,另请一位太,太医。”多年来在宫闱耳濡目染,凭经验判断出有人要害她。

    “行。”玉跑出去,被侍卫拦下。

    好歹就是不放行, 玉瞬间察觉到不对劲,连忙回去告诉吴嬷嬷。

    “门口有侍卫把守出不去, 我们是不是……”同为承乾宫旧人,玉见过不少吴嬷嬷经手过的污糟事, 很难不往坏处想。

    吴嬷嬷一个激灵, “是谁?”六阿哥?

    不会,六阿哥没这么大的本事,吴嬷嬷瞬间想到了什么, 脸色惨白一片,“皇,皇上!”

    “嬷嬷您在什么?”玉有听没有懂,“现在怎么办?”

    能够调动侍卫,除了皇上还能是谁,吴嬷嬷搞不懂,明明答应了四阿哥,为何会突然反悔?

    “出不去只能等死!”玉悔得肠子都青了,“不该挑三拣四,四阿哥的面子如今也不顶用了,真真一步错步步错。”

    玉心里急上火恨上吴嬷嬷,要是没有对方蛊惑,哪能硬挺着耗到现在。

    “不行,我要试一试。”玉丢下不中用的吴嬷嬷,回房间取了这些年攒下的体己钱。

    侍卫不理不睬,人推回去门关上。

    吴嬷嬷掀开被子看了眼身上的伤,狠了狠心用被角擦掉上面的药,痛得七荤八素涕泪横流。

    “如何是好,连银子都使不出。”玉慌了神在屋里来回转圈,钻狗洞爬墙的念头浮现,可惜没有狗洞可钻,墙太高了没梯子怎么爬,大喊大叫死得只会更快。

    “完了,全完了。”有种天塌地陷的无力感,玉坐在桌前像根朽木,才悟出侍卫守门的意义,皇上不让她们活,逃不出去的!

    尚书房,昨日之事重演,又是在午膳的当口,苏培盛向主子声道出:“吴嬷嬷没了。”

    “什么!”蹭的一下子站起身,胤禛第一反应是去看老六,吴嬷嬷出事首先怀疑是不是老六下的死手?

    “有什么不能的?”太子揣着明白装糊涂。

    胤禛盯着老六一字一句道:“吴嬷嬷死了。”想从老六眼中窥探出一个结果。

    胤祚格外平静,他从不看身边康熙派来的耳目,顾生耳朵不灵光,还有其他隐于暗处的人派上用场。

    “一个奴才,至于大惊怪。”胤禔搁下手里的筷子喝茶。

    “你看老六干什么?”太子有心挑拨离间,“老六可是和大家在一块读书,哪有功夫屈尊降贵搭理一介奴才。”

    理是这么个理,谁心里都有一杆秤,但是,胤禛仍旧无法释怀,老六完全有杀鸡儆猴或是报复的动机。

    胤祚在老四审视的目光下,一口一口吃着饭菜,暗含隐义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胤禛饿着肚子去送吴嬷嬷最后一程,谁知人已经早早被抬出宫外,连照顾吴嬷嬷的玉也不见了影子,更加质疑吴嬷嬷的死不正常。

    重归尚书房,胤禛忍不住质问老六:“你做的?”

    胤祚像看智障,果然在意的人上了心就是不一样,为了一个奴才气急败坏兴师问罪。

    不得不佟皇后有一手,教导出来的老四死心塌地,难怪将来与佟家走得近时,什么养恩大于生恩,够恶心人的!

    “想架?”正好手痒,胤祚放下碗筷站起来。

    太子火上浇油:“一个奴才,至于杠上。”

    胤禛怒火喷涌:“你是不是连我都想害?”

    “放肆!”康熙来晚一会听到这话,上去就是一巴掌。

    胤祚啧了一声,看样子不起来了,略遗憾。

    “朕的意思!”康熙怒斥,“青红皂白不分。”

    其他阿哥吓得胆战心惊,眼神在老四、老六身上来回移动。

    “为什么?”这一巴掌在脸上同样伤在了心间,胤禛不解势要问个明白才甘心。

    “为了奴才质问亲兄弟,也不想想六弟哪来这么大的能耐,连个借口不找把人处理了。”胤禔觉得老四失心疯,这种话也问得出口,挨一巴掌纯属活该。

    太子话到嘴边态度一变,“毕竟是身边服侍多年的奴才。”将老四摆在重情重义的位置上,不贬反赞。

    梁九功这个时候插了句话:“四阿哥有所不知,吴嬷嬷上了年纪伤得也重,太医开的方子都还在,错不了的。”

    死胤禛不信敷衍搪塞之词,心里憋着一肚子火。

    康熙不做多余的解释,调整心情抽查阿哥们课业。

    胤祚弯腰抓住老四的胳膊,强行将人带到一边,凑近轻声道:“你真蠢。”

    刺目的笑容入眼,胤禛结结实实感受到来自老六的讥嘲。

    回到位置上坐下,脸上火辣辣的痛心底如冰无温,太蠢的是他?胤禛强行冷静,梳理整件事的脉络,一切的导火索源于吴嬷嬷找上老六开始。

    假如他处在老六的位置上,遇到同样的事又该是何想法?

    也许宁可错杀也不放过,胤禛后悔一时冲动,将鲁莽的印象刻在了皇阿玛眼里。

    狠狠的掐着手心,告诫自己下一次不能再这么失去理智,戒焦戒躁戒急用忍。

    康熙不满意老八的字,“得练。”

    胤禩恭恭敬敬答道:“是。”激动的心情掩盖在低下头的那一瞬。

    皇阿玛一走,太子过去安慰受伤的老四,“让太医瞧瞧。”

    胤禛谢过太子关怀,下午的骑射课照常去。

    “老四,别放在心上。”胤祉拍了拍胤禛肩膀,“老六在皇阿玛眼里千好万好,你别总去招惹自讨苦吃的滋味没尝够?看开点。”

    看开?这辈子是别想,胤禛不信其他人从未羡慕嫉妒过老六,典型站着话不腰疼。

    冬季天黑的早,顾生提着宫灯在前面照路。

    “皇庄送来一批成熟的土豆,六阿哥想怎么吃?”

    “种出来了?另外两样什么情况?”吃先放一边,胤祚问产量。

    “暖棚种的参考价值不大,已经留出种子来年开春种下去再看。”种地的事顾生不懂,皇庄上的农户怎么的原话复述。

    “抽空去看看季勇的地,那边不是也建了暖棚。”胤祚好想立刻马上出宫,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

    “是,那边略落后些时日,很快会有消息。”顾生一直在留意。

    进屋先换衣服,穿了一身常服,胤祚让顾生去拿个炉子来,“烤土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胤祚挑了两个的丢到烧热的炉子里,坐在一边等着,拿夹炭的长筷子翻了翻均匀受热。

    顾生插不上手,默默的站在角落看着,怀疑土豆烤出来会不会半生不熟,要不要拿两个生的让御膳房的人做?

    土豆烤的差不多了,用筷子戳了戳,能扎透明熟了,胤祚捡出来。

    “红薯什么时候有?”算算日子差不多了才对,胤祚吃着烤土豆惦记着烤红薯,土豆吃着没有红薯甜。

    “不清楚。”顾生有幸分得一个土豆,烫得来回换手拿着吃。

    吃完洗手刷牙,睡了睡了,胤祚盖好被子闭上眼睛。

    过年坐在一处吃了顿不太香的年夜饭,守完岁各自散去。

    胤祚终于在春耕后吃到了烤玉米和红薯,越吃越馋碗里的肉也不香了。

    知了在树上叫,尚书房又进入暑天,胤祚坐在窗边摇着扇子不亦乐乎。

    康熙进来一个眼神祭出,胤祚赶紧收了扇子正襟危坐。

    每日抽查一回,康熙对老八的字多加点评,“每天十篇大字。”练了半年不见提升不满流露。

    “是。”胤禩每天都在练不曾偷懒。

    康熙走前命擅长书法的何焯做八阿哥的侍读。

    其他人自是心如明镜,老八是真写不好还是故意出丑博取皇阿玛重视一目了然。

    老八都会耍心眼了,太子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底下的弟弟们一个比一个优秀,压力颓然倍增。

    辛苦熬了两个月,胤祚终于等来了秋天,隔三差五就往宫外跑。

    拿着锄头刨土豆,吃着红薯嫩藤炒的菜,站在高大的玉米植株前傻笑,丰收的喜悦油然而生。

    一开始六阿哥拿锄头的一瞬间,所有人心脏提到嗓子眼,生怕六阿哥一不心弄伤自己。

    劝也劝了,好话尽六阿哥就是不听,拎着锄头就去地里干活。

    没等季勇自告奋勇教六阿哥怎么用锄头刨土豆,六阿哥干起活来比他还利索,什么也不直接哑了口。

    顾生在旁眼睛一错不错盯着,六阿哥全然不顾身上的衣服脚上的鞋子,笑弯的眉眼落入眼帘。

    从未见过六阿哥这般开心过,顾生嘴边苦口婆心的唠叨咽了回去。

    孩子的喜悦非常感染人,季勇跟着卖力的干活,每刨出一堆土豆都会大声数出来。

    玉米掰了少量拿回宫,剩下的用来留更多的种子,捧着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成果,胤祚很开心。

    “皇阿玛,推广吧。”已经统计出大致亩产非常的喜人,胤祚的嘴角一直在后脑勺上。

    康熙点了点头,派上次的人手去办。

    “不派官员去?”胤祚好奇,地方官员不做推广事情能办成?

    “百姓得到了好处自然会先种起来,地方官府实施猴年马月。”康熙太清楚政令下发到实施耗费的时间。

    “还有农具。”指望徒手刨坑开荒不现实,胤祚只提议做主的是康熙。

    康熙心中有数,留了胤祚一同用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