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银矿 尼布楚之行

A+A-

    胤祚近期练骑射火铳相当勤快, 下课后加练了一个时辰。

    顾生觉得奇怪,问又问不出明堂,心里抓心挠肝难受。

    累趴下了, 胤祚睡觉特别沉,连顾生半夜进屋换茶水都没听见。

    胤祚抽了个空闲陪着额娘用过午膳, 洗了手去抱老十四。

    奶嬷嬷担心六阿哥不会抱十四阿哥, 一直伸着手随时准备接过来。

    胤祚抱过孩子, 知道怎么拿捏力度,戳了戳手脸,“十四皮不皮?”

    德妃笑看兄弟俩互动, “才多大性子不显。”

    “有十四陪额娘,以后的日子肯定欢乐。”胤祚抱了一会交给奶嬷嬷。

    一接手十四阿哥尿了,奶嬷嬷心道好悬,抱着十四阿哥下去换。

    “多大的人了吃起十四的醋。”德妃没往别处想,笑道,“做兄长的要大度。”

    “行吧。”胤祚不反驳,老十四要敢跟着老八、老九、老十胡来,就不能怪他这个当兄长的动手收拾。

    闲话家常,德妃着着拐到老四身上, “他也常来,带些玩意给十四。”

    “来便来吧。”胤祚无所谓, 老四要是能从培养出老十四也算功德一件。

    以老四的性格,跳脱的老十四未必肯听老生常谈, 张口闭口规矩大。

    还有个老十三, 在生母身边长大,老四要接触到本人得等上几年,只不知到时候的兄弟义气, 会不会有历史上甘愿身先士卒赴汤蹈火那么足。

    身在戏中看好戏,别有一番滋味,胤祚乐在其中。

    “你不介意便好。”德妃私心里还是乐意看到兄弟能够齐心互相帮助。

    呆在永和宫的时间有限,胤祚抓紧时间提高自身武力值。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沙俄使臣到京重提两国和谈地点。

    康熙有意出兵征战噶尔丹,沙俄这边对前者的帮助极大,尽早解决断了噶尔丹后路。

    同意和谈再启,解除现有的外部威胁,阻断沙俄背后支持噶尔丹的伎俩。

    为了更有把握平定噶尔丹,康熙放在军备上的重心增加,派人修建北方驿站,达到快速取得消息的目的,各种火炮、运输工具大肆添置,催动整个户部、兵部行动起来。

    索额图等上次出行的官员齐聚御书房,商讨和谈地点确定在哪一处地方较为合适?

    桌上摊开舆图,各自发表各自意见,索额图指向图中一点,“尼布楚,如此沙俄也会同意。”

    谈和是为了更快更好的促进洽谈实施,而不是来回因谈判地点扯皮拖延。

    在场之人皆知噶尔丹野心勃勃,虽然现在在逃,背后的势力以及做事的手腕,过不了多久又会卷土重来,解决掉这次和谈势在必行,做出让步无可厚非。

    其他人斟酌一番,附议索额图的话。

    康熙也有此意,“通知沙俄信使。”

    佟国纲问及:“边界定论是否做出退让?”毕竟要速战速决没精力相争,让一分双方均满意,才能达成这次和谈。

    康熙考虑到方方面面,哪怕胤祚提及尼布楚有丰富的矿藏,没有铲除掉噶尔丹这个心头大患来得重要。

    “尔等初议时,仍当以尼布楚为界,若沙俄使者恳求,可以额尔古纳为界。”康熙不得不放弃某些东西,沙俄出尔反尔众所周知,也罢等沙俄不满足于边界主动出击,或可发兵抢回尼布楚。

    “皇上圣明。”索额图带头跪下拍马屁。

    其他人心里鄙视索额图,一同跪下口称:“皇上圣明。”

    没人不爱听好话,康熙虽知是马屁一样心里高兴。

    沙俄信使接到消息,商量了一番同意谈判地点定在于他们也有利的尼布楚。

    启程之前,康熙对索额图:“朕鉴于所用洋人,皆忠贞可靠,足资依赖。”让其有什么事可以同徐日升和张诚商量。

    带着重任离京,回望身后的紫禁城,索额图只盼此行顺利,不要像上次一样夭折。

    时隔一个月,胤祚又做恶梦了,蹭的一下子用力过猛翻到了床下,咚的一声重重的掉在地上。

    身处梦境四周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整个人在不断的下坠,永远到不了底,那种找不到着力点的失重感,胤祚第一次经历,比过山车还要命。

    “顾生,拿套里衣。”胤祚惊魂未定大喊。

    顾生快去快回,扶起地上的六阿哥擦汗更衣,又去倒了杯蜂蜜水递过去。

    “壶。”不要一杯一杯的喝,胤祚要整壶。

    顾生心弦紧绷,这次的梦比上次的更激烈,难不成是不祥之兆。

    咕噜咕噜整壶蜂蜜水下肚,胤祚缓了缓神问:“朝中大事。”

    顾生一听即明:“和谈的使节在路上,这一次是尼布楚。”

    胤祚沉默半晌,张了张嘴想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等,还是现在就去?胤祚思来想去,不能再等了,晚去一时尼布楚条约一签,此后再想夺回北边领土难上加难,沙俄的火器力量不是开玩笑的。

    “收拾出行的东西。”胤祚走到门口,“去见皇阿玛。”

    出行?顾生一时诧异反应不及,跟在六阿哥身后确认道,“城门不开。”

    “会开的。”胤祚急步赶往乾清宫。

    梁九功恰巧值夜,出恭回来就见远处一前一后两个人影。

    “六阿哥!”人到近前,梁九功吓了一跳,“您这是?”

    “我要见皇阿玛,急事!”胤祚站在门外等候。

    梁九功此时与顾生对上眼,从对方眼中看到凝重之色,立刻进殿通报。

    康熙睡得正熟,忽闻梁九功低唤,睁开眼睛问:“几更天了?”

    “回皇上话,三更了。”梁九功紧接着道,“六阿哥有重要的事。”

    “胤祚?”这么晚了有什么事不能明天?康熙披衣下地走到桌前坐下,“让他进来。”

    康熙倒了杯茶漫饮,见到一脸严肃的胤祚,“又做恶梦了?”不然不会这么晚来搅。

    “尼布楚。”胤祚只三个字,等康熙接话。

    “索额图一行人走了快一个月了,沙俄一方重在平稳。”康熙简单明。

    胤祚就知道康熙为了征战噶尔丹放弃尼布楚谈判,当即扔下一记惊雷,“那里有一座银矿。”

    啪!

    哗啦!

    康熙手中的茶盏滑落掉到地上摔了个稀碎,“你什么?”

    “我梦到了。”胤祚假称,不来点重磅消息康熙是不会听进去劝,矿藏再丰富哪有银山来得更震慑人心。

    梁九功、顾生缩到门口,一边装听不见,一边注意到门口的动静,以防隔墙有耳。

    康熙冷静下来:“你是为了那块封地?”

    “不全是,黑龙江区域适合种大豆、玉米、土豆等耐寒作物。”胤祚补了一句,“我看到大片大片的黑土地。”

    康熙起身背着手在屋中踱步,其他的不重要不必在意,只有银矿,无论产出多少绝对能够解决眼下国库空虚,对战噶尔丹把握会更大。

    当然康熙没忘大前提,能够找到银矿并成功开采出来。

    胤祚敢肯定会有,康熙停下看向六,“你之意?”隐约察觉出六的意图。

    “我带着人前去谈判。”胤祚私心里压根没准备单单动口,动手一锅端更快速省事。

    “不行。”康熙立刻否决,“你才多大知道什么是和谈!”

    胤祚坚持:“成败在于尝试。”

    “以你这副样子,不像是去谈判,有什么话直。”康熙了解胤祚,定是有些想法。

    “胜者为王败者寇,沙俄是战败方。”有什么值得必须退一步息事宁人的,胤祚就是这么钢。

    康熙不是不清楚这一点,“没有充足的人手压制沙俄,噶尔丹野心昭彰孰轻孰重你当知晓。”

    “威逼不行就利诱,通商也可。”胤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京中抽不出人手,胤祚不介意向沙俄要些奴隶先紧一时之需。

    康熙拍了拍胤祚的肩膀,“考虑问题太过简单,事情比你预料的还要复杂多面。”

    先前康熙不愿冒这个风险分出人力拿下尼布楚,而今因一座可观的银矿犹豫不决。

    胤祚据理力争:“北边部族可堪一用,加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手里握着使节谈条件成功的机率五成以上。”

    他是知道这个时间的沙俄内部动乱不安,不然以沙俄屡教不改厚颜无耻一再来犯的尿性,不可能先提出谈判。

    “利诱?”康熙一下子抓住重点,“你是指那些耐寒的作物?”

    还有兵器,胤祚垂涎已久,能不能达成所愿去了才知道。

    康熙沉吟半晌:“沙俄在背后支持噶尔丹,一招不慎你要是成了敌人的俘虏,最终结果依旧是让出尼布楚。”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不做也罢。

    胤祚清楚的知道如果这次不能干净利落拿下尼布楚,从二十九年之后,康熙三征噶尔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不足矣支撑再从沙俄手中夺回尼布楚。

    沙俄对尼布楚的开发,绝对会在一到两年内发现银矿的存在,夺回的机率微乎其微。

    康熙虽然重视火器,却比不上沙俄士兵配备火器的数量,以及善于运用的程度,冷兵器拼不过热武器,平白无故送人头,战后休养生息的时间只会更漫长,一步慢步步慢,这是胤祚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儿臣请命,错过了再难挽回。”胤祚跪下,铁了心前往。

    康熙别人的话可能信三分,胤祚的梦每次皆有预示,轻忽的后果真的担不起。

    “抽掉五百人,就这么多。”康熙拿出了七成的私兵,火器营的人另备五十名。

    胤祚:“制造火器的匠人必须有。”

    康熙点了点头,明白胤祚的用意,人贵精不在多,以火器出其不意设套威慑,胜算率会拔高。

    “你要的粮种可以从皇庄上挪用。”康熙弯腰扶胤祚起来,语重心长道,“保重自己为要。”

    失了尼布楚可以抢回来,没了胤祚是康熙不愿意接受的沉痛击。

    “儿臣知晓。”胤祚很惜命,没把握的事谁会去做。

    康熙看着长大不少的儿子十分欣慰,“若能拿下尼布楚稳住沙俄,那里便是你的封地。”

    胤祚内心无波无澜,很现实在的一个问题,身边所用的人手全都是康熙的人,是他的封地,实际上他仅仅是个管理者罢了,这就是帝王心术,不得不佩服极有感染力。

    “皇阿玛放心。”胤祚心态贼好,他要的是大清整体发生变化,而不是从个人利益为前提,希望在康熙重视他这段有生之年内,实现历史进程的飞越。

    “穆克登随你走这一趟,带上顾生。”康熙做出最好的安排,给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

    胤祚强调一点:“以我为主。”如果此去连话语权处置权都没有,白白浪费一番唇舌,肯定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

    “都依你。”康熙此次算得上破釜沉舟,也是为了更好的观察胤祚的能力。

    有这句话足够了,胤祚心满意足回去准备出发,天微微亮分头离京再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