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A+A-

    因为无论是酒楼还是面馆, 都需要大量的油,孙蓁蓁花钱雇佣孙家村种植油菜,哦, 在这边,它的名字叫芸薹, 大部分人的吃法, 是吃它的叶子。

    反正她出银子, 让人大量的种植芸薹,当然是在不影响种植粮食的情况下,农民最重要的, 那还是粮食。

    之前孙蓁蓁就用稀释的灵泉水泡过种子后,再给族老送去,就当是她对族中的一种回馈,经过灵泉水的改造,这种子比起一般的种子更加的生命力旺盛,甚至种出来还天生带了一丝

    微弱的灵气,经常吃可以改善身体,特别是像某吃货王爷,十分的适合。

    不想总给吃货王爷做饭的话, 大概就是要从原材料上解决问题,不然这货哪也去不了。

    酒楼对油的需求量大, 光孙家村种的那些,估计都撑不了几个月的, 还是太少了……

    事实证明了一点, 步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千万不要跨度太大, 否则容易扯到裆,孙蓁蓁这两天都在给员工培训,都没时间搭理那吃货王爷。

    赵令闻就给孙蓁蓁送来了几个盒子作为礼物,并非他自己过来的,因为水泥路已经铺的差不多了,而之前开设的玻璃厂,已经可以烧制玻璃,等孙蓁蓁开那礼物,里面放着的是十

    二个摆件,分别是十二生肖。

    因为这东西相对简单,还有两组玻璃花瓶,颜色素雅,用来装饰酒楼还是很适合的,孙蓁蓁直接让人将花瓶放在了赵令闻常去的包间,自从这吃货王爷去过那包间,差不多就被他直

    接包下来了,所以将花瓶放在这包间里也没什么毛病。

    十二生肖玻璃摆件,图是她画的,没想到这能工巧匠有点厉害,居然神还原她画的,以后要是有些别的想法,也可以找玻璃厂订做。

    不过孙蓁蓁知道,目前来这玻璃厂主的,还是一些简单的艺术品,外加完全透明的玻璃。

    至少她所知道的订单就有不少,听那些王室的,还有达官贵人们,都纷纷下单,毕竟谁不希望自己家光线明亮,谁也不缺那点换玻璃的银子。

    当然了,换玻璃的同时,还要换门和窗户,好家伙,又是另外的一笔钱,工部很是开心,换窗户换门的,还不都是他们的活,养的那么多的工匠,来这么多活,底下的人又能过个好年了。

    这一切都要感谢舒王,因为有他才弄出这个玻璃来,还别,工部已经提前换了窗户,按上了玻璃,因为是让工匠们试手,所以并没有弄太过复杂的花纹,只要将玻璃卡进窗户上,按在上头就行。

    工部办公的地方就亮堂起来,在保证明亮的同时,还不用担心外头的风吹进来。

    这简直太棒了吧!

    一下子,工部的人都爱上了玻璃!

    然后他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想要给自家换上玻璃的门窗,他们必须排队!

    还没办法插队,简直难受,明明他是工部的人,却不能提前给自家安装全新的玻璃门窗,这找谁理去。

    不过他们也没有胆大包天真的去插队,毕竟还有个舒王盯着呢,谁敢放肆?

    又不是不知道,舒王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先前还插手户部的事,谁知道他脑子一抽,会不会来管户部,更何况,人家舒王可是官家的亲弟弟,他们能跟舒王做比较吗?显然是不能的!

    弄了不好连那乌纱帽都保不住,那就亏大了,不就是换门窗嘛,他们等的起!

    对于户部的人那些心理活动,赵令闻是一点都不知道,废话,他又不是吃饱了撑的,去管那户部的人。

    他有空闲,不如上悦丰楼去吃点好吃的。

    为什么身体好了以后,他要这么忙碌,怀念当初那躺着不动的日子……

    这要是孙蓁蓁知道,怕不是会告诉对方,你只要少来吃几顿,很快就会恢复到先前那半死不活的状态。

    “东家,我们真的可以吗?”所有人都深表怀疑,当然了,不是怀疑她们东家,而是怀疑自己能不能行,毕竟她们一个个都二十几岁这么大年纪了,也不如男的这么灵活脑子转的快。

    在古代,二三十岁已经年纪不了,要知道这古代平均死亡年龄也就三十来岁。

    “自然是可以的,今后一段日子,我会给你们特训。”孙蓁蓁可不这么认为,有什么不可以的,她能选她们出来,自然是因为无论是品性还是其他,她们都是最优的选择。

    不如男子那是不可能的,孙蓁蓁一向认为,古代女子只是没那机会,只要给她们足够学习的空间,地球都给你撬起来!

    “特训?”众人傻眼中,不禁问道,“东家,什么是特训啊?”

    “当然是教你们读书识字,还有算数。”孙蓁蓁也不绕弯子,直接宣布的道。

    “读书识字?”一众都懵了,谁也没有想到孙蓁蓁会要教她们这些,要知道女子读书识字,在一般家庭基本不可能,谁也不会花费那些个银子送女娃娃去学堂,很多女娃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反正嫁人了,也就是自己带个姓氏,挂在夫家的姓氏后面,生孩子前是某某家的,生了孩子以后就是孩子他娘。

    还读书识字呢,想的倒是挺美的,她们也就听过,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娘子不用为生计奔波的,才能悠闲的学那些有的没的。

    结果,她们东家告诉她们,在面馆工作的她们,也需要学习这些?

    “没错,学的好的将会有奖励。”孙蓁蓁一脸神秘的道,“至于学的不好的,相信我,你们不会想知道会发生什么的。”

    不知道为什么,她们忍不住了个寒颤,也有人提出疑问,“就我们要读书识字吗?”

    “没错,其他人都多多少少认识几个字,所以,我们也不能落后了,你们对不对?”这才是她无语的地方,都知道男人要学认识几个字好找工作,女人就不需要了?

    多读书才能懂道理,识大体,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能保护自己。

    “东家的都对!”一众立刻毫无原则的认同道。

    很好,这就是一群脑残粉没跑了。

    至少这还是有点好处的,那就是,听话!

    哪怕觉得辛苦,只要是孙蓁蓁提出来的,她们都会乖乖的听话学习,孙蓁蓁顺便就把她老娘也拎过来一起学习。

    相比她们,阮氏稍微还带了那么一点优势,她好歹还多认识几个字,有儿子教,她也不好意思不学。

    不过她认识的那几个字,或许还没她女儿多,毛毛如今已经能背下好几页的菜谱了,别人启蒙是百家姓,千字文,好家伙,他们家是菜谱。

    也算是独树一帜了,好在没人在意,他们家本来就是做酒楼生意的,背点菜谱也没什么奇怪的。

    没人知道,孙蓁蓁已经在准备培养她最的妹妹,毕竟看前头两个,有那么点指望不上。

    若是孙彬彬真走了科举之路,朝廷命官可是不允许做生意的,沾都不许沾的那种。

    这种事要么交给家里的管事的,要么就是娶的老婆管,不定,管着管着,就改了姓了。

    孙蓁蓁不可能将自己辛苦下的江山送人,那就只能培养继承人。

    若是以前酒楼怎么样都无所谓,如今面馆可是花她的银子买的,虽是吃货王爷送的,可架不住用的是她玻璃配方的红利,四舍五入,这不就是她的银子吗?

    便宜别人她肯定是不乐意的,让自家的妹子继承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二妮这孩子大大咧咧还有些冲动(从在乡下揍人看出来的),加上还有点的自卑,培养还没定性的毛毛可能更容易一些。

    倒不是孙蓁蓁偏心谁,让妹妹们掌握一种或者几种的技能,是她能为她们想到安身立命最好的办法。

    没瞧见她那八岁的妹妹,已经能站在矮凳上,拎着炒锅了吗。

    无论是酒楼还是面馆,所有的烹饪工具,那都是孙蓁蓁亲自画图,然后找人造的,当然了,部分是找的铁的,选的都是没什么难度的,剩下的让傀儡造,经过特殊手法,那些工具用个上千年都不是问题。

    并且还能辅助更好的掌握火候,简直就是厨房必备利器!

    古代的时间,跟现代还是不同的,到了五点左右,街道上差不多已经没什么人了,毕竟城门一关,没什么人流量,加上虽是宋朝开启的一日三餐,那也是在达到巅峰的时候,现在大部分的人还都是一日两餐呢。

    也就是孙蓁蓁的面馆,推出了早餐,不少人觉得新奇来尝尝,这一尝吧,还品出点好处来,早上吃饱了以后干活特别精神。

    因为这,面馆早上的生意好到不行,连孙蓁蓁都会过来帮忙,不帮忙不行,最受欢迎的,还是直接可以带走的包子,特别是肉包子。

    甜蜜蜜的豆沙包也好吃,总归不如肉,不是没人怀疑这怎么可能是猪肉,但是,孙蓁蓁这边也没有谎的必要,谁做生意还会把好肉成低价的猪肉的,又不是脑子坏了。

    在忙碌的工作中,生活的速度仿佛被按下了快进一般,至少孙蓁蓁看来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按部就班的生活,为自己或为家人奋斗。

    如今她家弟弟妹妹的武艺也有成,孙蓁蓁没再拘着二妮不让出门,要是可以的话,孙蓁蓁挺想把二妮也送去学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