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A+A-

    潘敬她们等了一会儿,终于等到了孩子们下课。

    在等待期间,她多次仰头看三楼以上的窗户,确定窗户是封死的,很难逃脱。

    三楼的楼梯门如果再锁上的话,一旦发生事故,根本无法逃生。

    潘敬声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顾隽和张红娟。

    顾隽:“那我们待会问下,如果楼上真的没有灭火器的话,我给我爸打个电话,从商场送几个过来。”

    下课了,孩子们走了出来。

    潘敬他们站在门口,笑着和孩子们打招呼。

    孩子们很平静地看着他们:“哥哥好,姐姐好。”

    并没有很欢迎的样子。

    孩子中的一个女孩停下来,看着他们,喊了一声:“是你们啊!”

    女孩混在孩子里,潘敬没看清是谁。

    那个女孩声音再次响起来:“我是十二啊!”

    女孩走了过来。

    是上次那个坐着轮椅,脸色煞白、嘴唇青紫的姑娘,今天好点了,但是仍然没有气色。

    潘敬摸了摸她的头:“你哥哥呢?”

    十二:“教室里擦黑板呢,这就出来。”

    果然,话刚落,男人就走了出来。

    十二的朋友们叫她了,她向潘敬他们道了个谢:“哥哥,上次是你们请我们吃的饭,谢谢啦。”

    然后,十二跟着其他孩子走了,在空地上玩起来。

    男人拍打着肩膀上的粉笔灰:“你们好啊。”

    顾隽和他握了握:“你好。”

    潘敬介绍了自己:“我叫潘敬,我们还在读书。上次见到了你们,有些惦记着,所以想过来看看。”

    男人笑起来:“我叫宋城杨,高中毕业已经五年了。”

    这个表述很特殊。

    张红娟忍不住问他:“为什么高中毕业?”

    “因为我没读大学。”宋城杨坦诚地:“我只读到了高中。”

    宋城杨记得那顿饭,对他们很热情,在那栋楼的一楼休息室招待他们。

    宋城杨对他们印象很好,起了自己的经历。

    “高三的时候,我打球,伤了眼睛,”他:“什么都看不到了。”

    “没办法上学了,我在家里呆了很久。”

    “那段时间,我体验到了盲人的生活。或者,那段时间,我就是个盲人。”

    “很痛苦,我受不了,时常崩溃哭泣,甚至还想过自杀。但是我家人没有放弃,一直在帮我寻找眼角膜。”

    “大概一年多之后吧,”他想了想:“对,差不多就是一年半,我姐找到了供体。”

    “是个孩子,因为心脏病去世了,临死前决定捐出自己的所有器官。我获得了他的眼角膜。”

    “再次能看到光之后,我非常感动,觉得他是我的恩人,想报答他。所以打听到了他的身份。”

    “他是个孤儿,就长在这个福利院里。”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带着很多衣服和吃的。然后见到了那个孩子的妹妹。孤儿当然没有妹妹。但是他们两个都有心脏病,关系更亲近些,就自己认了兄妹。”

    潘敬认真听着,听到这儿插了句嘴:“十二?”

    宋城杨点头:“对,就是十二。我想为了那个男孩,对十二好,但是,十二不理我。”

    “后来,院长,孩子们对我这样的志愿者,不太欢迎。因为来了又走了,谁认真了,谁就伤心了。所以这里不喜欢让志愿者进来”

    潘敬能明白。

    同情心上来了,就有人来福利院陪陪孩子们。

    等这阵同情心缓过来了,人就走了。

    也有真正善良的人,经常来,但这终究不是他的全部生活。他还有工作,还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意外事故。

    如果把期待放在了志愿者身上,等他不来了,那就是天崩地裂的难过。

    孩子们从被抛弃,不想再被抛弃第二次。

    宋城杨叹了口气:“那时候,我年轻,就想着,一定要对十二好。所以我经常来,经常来。”

    “慢慢的,十二开始和我话了,我告诉她可以把我当哥哥。后来有一次,大半夜,我接到了福利院的电话,十二在电话里哭,有一个孩子病发了,他们很害怕。”

    “我打了车就往福利院跑,但是到的时候,那个孩子已经没了。”

    “那个孩子刚被送来没多久,很,送去过医院,但是本来就是重病,就算经过了治疗,也很难活。”

    “但我总想,是不是如果我当时就在福利院里,那个孩子还能有救?”

    “就这样想着,我住到了福利院里,本来只想住一段时间,但是住着住着,就不想走了。我爸妈,如果我不读书的话,就断绝关系。可是孩子们已经开始相信我了,我不敢走。”

    “到了现在,我已经是他们的哥哥了,走不了啦。”宋城杨又笑起来。

    顾隽皱着眉头:“不是应该有其他员工的吗?”

    “有啊,这里的员工还有编制呢。但是,这里对他们来,只是份工作啊。他们想要的是一份有双休,早九晚五的工作,而不是来当孩子们的家人的。”

    宋城杨:“我给你们讲个笑话。”

    “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听到工作人员在批评一个孩子。那个孩子不太守规矩,工作人员就他,欸,你怎么能这么做,你把这里当什么?当你家了吗?”

    “然后,”宋城杨嘴角翘起来:“那孩子就很懵地,这里就是我家啊,不当家当什么?”

    宋城杨为了这个笑话笑出了声。

    但是,潘敬他们笑不出来。

    甚至心里有些苦。

    工作人员和孩子们对这里的定位不一样啊。

    顾隽下定了决心,想给他们提供帮助:“你们需要食物或者衣服吗?或者需要其他的什么东西吗?”

    宋城杨摇头:“都够的。经常有人来送。”

    看起来孩子们生活不是问题。潘敬想着怎么措辞,问一下楼上宿舍的情况。

    宋城杨在这里很久了,潘敬觉得他一定发现了院长的事情。

    潘敬问他:“院长呢?她不在院里吗?”

    宋城杨解释:“她一般不在院里,有自己的事情做。”

    顾隽口无遮拦:“这不是旷工吗?”

    宋城杨严肃明:“不是的,院长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但他没有继续下去是什么事情。

    潘敬惦记着灭火器。

    但这个话题确实不好问,她选择了不太客气的问法:“孩子们是不是一般住在楼上?楼下用来拍新闻照片。”

    宋城杨脸色不太自然:“是,但是福利院一般都这么做,留个最好看的地方,用来拍照片。”

    潘敬接着问:“那楼上的居住环境怎么样?和楼下差距大吗?”

    宋城杨低着头:“挺好的,和楼下一样。”

    显而易见的撒谎。

    潘敬直接问:“我想问下你们楼上设施齐全吗?有没有必要的安全设施?比如灭火器什么的。”

    宋城杨脸色变了,但他尽量保持平静:“和楼下一样的,什么都有。”

    张红娟话直接:“如果没有灭火器的话,一旦发生火灾,有些孩子腿脚不灵活,很容易发生重大事故。”

    顾隽不信他的话:“如果有,就让我们上楼看看吧。”

    宋城杨拒绝:“楼上是孩子们住的地方,不能让你们上去,侵犯他们隐私。”

    顾隽了软话:“如果你们没有的话,我给你们提供。”

    宋城杨坚持他的辞:“都有的,和楼下一样。”但他不敢抬头。

    潘敬下了剂狠药:“你们窗户是封死的,也有几个脑瘫孩子,怎么永远避免他们不玩火?腿脚不灵活的跑不下来,眼盲的又怎么办?”

    宋城杨深深吸了一口气:“和楼下一样的,什么都有。”他重复了一遍。

    然后,他调整了表情,挤出一个笑:“但是这种东西也不嫌多,如果你们能提供的话,我们也是愿意接收的。”

    顾隽无奈地看着他。

    然后,他们又问了孩子们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吃的也还可以。

    很少有人捐献东西时,提前让孩子们选。

    孩子们热热闹闹地讨论着。

    十二帮不出的话的孩子翻译。

    孩子们很懂事,尽管很馋,但是都很克制,每个人只了一样东西。

    那两个呆呆愣愣的脑瘫儿,没有什么反应。

    那个独眼女孩很有经验地对拿着笔的张红娟:“姐姐买些大号纸尿裤吧。”

    “之前别人捐的纸尿裤都是给婴儿的,他俩穿不下。”

    他们把这些东西记在了本子上,然后就准备回家了,下次带着这些东西一起过来。

    路上,张红娟非常困惑:“我不理解,为什么他不承认。”

    潘敬也不明白,基本可以确定他们楼上的居住环境,确实不太好,并且没有灭火器。

    但是,如果宋城杨已经知道了院长贪污,孩子们居住环境不好的话,他为什么要帮忙隐瞒?

    潘敬不相信宋城杨是个和院长一样贪赃的人,他能放弃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来,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他是真正的好人。

    甚至,在上一世的火灾中,他可能就死在了火中,尸身和孩子们混在一起,永远无法割离。

    那他为什么,为什么要替院长隐瞒?

    潘敬想起来宋城杨那句“院长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应该是知情的。

    院长到底在做什么?

    他们的钱又去了哪儿?